在一起,生气;不在一起,想念

在一起,生气;不在一起,想念

— 1 —

人,是一种很奇怪很奇怪的动物,很容易就会迷恋上一个偶像,却也会很容易就能抛弃TA,遗忘TA!直到不知道多少年后,突然因为某首歌、某部电影、某个新闻或者某档综艺节目而记起这个曾经带给你那么多美好时光的人!

人,是一种很奇怪很奇怪的动物,我们也会像迷恋偶像一样很容易就会迷恋上一个人,却也会很容易就能抛弃TA,遗忘TA!直到不知道多少年后,突然因为一起听过的歌、一起看过的电影、一起吃过的美食或者一起到过的地方而记起了这个曾经带给你那么多美好时光的人!

人,是一种很奇怪很奇怪的动物——有些人,在一起,生气!不在一起,想念!

— 2 —

我想,当看到这里时,你心里应该在想你的“欢喜冤家”——想你们矛盾、闹别扭,想你们的床头吵架床尾和……

可是,但是,可但是,但可是,but,今天,艾伦今天不想谈情说爱,只想和你聊一聊【在一起,生气!不在一起,想念!】中的另外为我们付出最多,我们很容易就会感动,却也可能会很容易就因为恋人、宝宝的出现甚至其它一些形形色色的原因而忽视或者欠关注的父母……

之所以今天想说这个话题,是因为下面的这张图片:在一起,生气;不在一起,想念

我相信,这事情不是个案,这是许多人、许多家庭都存在的问题。

据统计发现,心理咨询有超过30%的问题都是有关家庭的:父母、孩子(关于兄弟姐妹的也有,但是比较少),另外还有30%和亲密关系,也是爱人、另一半有关。而在这些各种困扰的背后,家庭始终是一个绕不开,也无法躲避的源头!

— 3 —

古人自古就云:“家和万事兴!”家和,自然就是一家人相亲相爱,其乐融融、和乐美美;而万事兴,自然就是万事兴盛!

意思就是说只有家庭稳定了,才能有心思,有精力,有信心,没有后顾之忧地去做其他事情。家和呢,就像房子的地基,地基深,地基稳,房子才能经历风雨,才能为你遮风挡雨!家和了,其余的困难、问题,都会很容易解决甚至迎刃而解,也正因为有了和睦的家,才能信心满满地去迎接明天、实现理想!

从本质上讲,人是社群动物,而2个人就是最小的团队,正所谓“家是小的国,国是大的家”——而,“两个人就是一个小世界”!

这个小世界就像《三体》里的人造小宇宙,它半独立于外面的世界,是两个人的“港湾和保护罩”!

— 4 —

今人一直曰:“攘外必先安内!”

这句话,想必不需要我多解释,没有稳定的大后方,前方冲杀在一线的,不管是千军万马还是一个人的军队都无法安心,更无法专注!

其实,古人和今人说的是一个意思——不管是小家庭还是大国家,内部的和谐稳定是大过一切的终极问题!

“打仗亲兄弟 上阵父子兵”是磨合的理想状态,但是很显然,前期需要有顺畅的沟通才可以实现。

那么,我们到底怎么样才能和父母顺畅地沟通。当然,如果你为人父母,怎么样才能和孩子们顺畅地沟通呢?

在一起,生气;不在一起,想念

— 5 —

“我是一切的根源”!学过教练技术的朋友都知道这句话。那“我的根源”是什么呢?

“我的根源”是家庭!!!

我们怎么接人待物,包括如何选择恋人,以及怎么和恋人、孩子相处等等这些心智行为模式无疑要么是从家庭沿袭下来的,要么是潜移默化,只是自己不知道罢了。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这个时间段,虽然有老师、学校和社会的参与,但是比重很小,绝大部分还是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更多。所以,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家庭注定深深地影响我们的一生!

不管是父母酷爱琴棋书画、诗书礼仪还是贪恋红尘,不管是父母恩爱还是隔三差五地打仗,也不管是父母对你过于溺爱还是过于严格,这些都会一一刻入你的潜意识,刻入你的神经回路,最终在大方向上决定你的性格,决定你的心智行为模式!

— 6 —

很多人都会或多或少地有这样的想法:我为什么是现在的样子,这不是我所希望的。当然也会不理解自己的父母和亲人,为什么他们会这样,为什么他们那那样?为什么我的父母和别人的父母不一样?

这样的问题很多朋友想过,但是慢慢地就不愿意去再想了,因为事先准备好我要准备怎么样和父母交流,他们应该怎么样回应这样的设想一次次被现实击得粉碎!

与其做无用功,而且每次想到就心烦意乱倒不如眼不见心不烦、话不说不争执。就维持这样表面上的“和和美美”也挺好。就这样,关系就日渐不如从前,话语也越来越少。

为什么,我们和父母沟通那么不顺畅呢?难道只是因为代沟吗?除了代购外就没有其它原因吗?

答案是:有!

举个最简单也最俗的例子,你有20万元,你和拥有30万的人在一起就感觉不爽,而当你同样还是只有20万元,却和负债30万的人在一起,你就肯定感叹自己幸福。没有对比,我们就难以识别出家庭、爸妈、孩子的不一样。

很显然,我们大部分人都在一个家庭里长大,没有对比,也就没有参考系!我们就像宇宙的中心到底是地球、太阳、银河系还是其它物体一样,傻傻分不清楚。

在一起,生气;不在一起,想念

— 7 —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善意的谎言”!

在父母心里,孩子永远是孩子,父母会出于保护我们等等原因而跟我们隐瞒很多信息。所以,你对父母还有家庭状态的判断不一定正确。当然,我们也一样,会出于各种目的向父母隐瞒很多信息。

你仔细想想,你对小时候的记忆有多少,而长大后你每年能有多少时间和爸妈在一起?你是不是真正了解自己的家庭到底发生了什么?你是不是了解父母从小到大都发生过什么,他们是怎么相爱的,他们如何看待自己和每人家人,他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到底是什么?你真的清楚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看到的往往只是表面,只是残缺的真实。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道他们的故事,怎么了解?

“沟通为王 理解万岁”,没有了解就谈不上理解!所以,我们不容易相互理解,不理解,没有换位思考还谈什么沟通顺畅呢?于是乎,就这样影响了我们和父母的关系。

真实而尽量多地了解父母和家人,是最最重要的!我们只有了解后才能理解,理解后才能通过“换位思考”去更好、更有效地沟通,去理解TA的心智行为模式。

— 8 —

前面,我们说过“我是一切的根源”,而“我的根源是家庭”,所以当你坐井观天地只是从“父母”这个角度看待他们的时间,那只是TA的一部分,所以你的了解不够全面,判断谈不上多么正确。

我们还要了解他们为人父母前的故事,还有TA在社会上除了父母外其它的身份所赋以他的能够影响他的身份和故事……

一句话总总结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如果你想对父母和其他人有更加客官、更加准确的了解,请尽可能地多倾听,让对方讲TA的故事……

这样还有一个好处是,讲故事的时间,父母的情绪会因为焦点转移而平和,会和你分享会自然而然地在潜意识层面拉近你们的亲密距离。

当我们遇到问题和困难,我们可以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子里自欺欺人,也可以像惊弓之鸟一样躲得越来越好。但是,我们还有另外一个选择:直面人生,勇敢前行!

我们不一定能一下子理解父母,解决问题,但是多一个电话,多一条短信就让我们离“家和万事兴”越来越近!

“我是一切的根源”——“家庭是我的根源”,我们可以跳过父母赚很多钱,但是我们无法跳过父母取得内心真正的安宁和幸福!我们必须了解父母,通过换了解、理解、换位思考,父行子效去提升一家三代的幸福感!

思念时,多一个问候的电话;误会或者闹别扭时,多一条心平气和道歉并讲解自己想法的短信;逢年过节时,多一次回家看看,多一次专注地听他们讲故事,你家就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和谐!

最后,艾伦衷心希望你能通过努力重新认识父母和家庭,并衷心祝你“家和万事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