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中東不共戴天的伊朗和以色列,何以在兩伊戰爭時秋波連連?

國家間的關係正應了那句著名的話“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國家利益是永恆的。”

如今在中東不共戴天的伊朗和以色列,何以在兩伊戰爭時秋波連連?

如今的中東強國伊朗和以色列,豈止是一般“敵人”可言,簡直是不共戴天的仇敵。在我們的印象裡,伊朗是以色列輿論宣傳中的“頭號敵人”,是“”恐怖主義、原教旨主義和顛覆主義的中心”。伊朗則是從根本上否定以色列這個實體的存在,伊朗領導人講話中沒有“以色列”這個詞,而是“猶太復國主義”或“猶太復國主義者”,堅稱要“消滅猶太復國主義,解放被奴役的巴勒斯坦人”。伊朗前總統內賈德更是以強硬著稱,他在許多場合公開宣稱納粹大屠殺是“歐洲國家制造的神話”,是“謊言”,反對以色列在中東存在的合法性,認為猶太復國主義者的行為就像希特勒。敘利亞內戰爆發以後,伊朗、以色列各自支持的代理人戰爭大打出手,爭戰不息。特別是2018年初以來,以色列和伊朗已是電光石火,鬥得不可開交,先是以色列國防軍稱一架由伊朗操作員指揮的無人機進入約旦邊境附近的以色列北部領空被擊落,隨後以色列一架F-16戰鬥機被敘利亞防空導彈擊中墜毀(這也是以色列自1982年以來戰機首次被阿拉伯國家擊中)。這導致了以色列的報復行動升級,敘利亞境內至少12個目標遭受打擊,包括多個敘利亞的防空系統以及4處伊朗的軍事據點。同時,兩國官方邀戰的調門愈來愈高。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不久前召開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上明確表示,不要試探以色列的決心。如果阿薩德政權讓伊朗力量在敘利亞不斷壯大,以色列將會改變在敘利亞問題上的立場,採取直接打擊伊朗的行動。伊朗官方毫不示弱,聲稱內塔尼亞胡發表了不明智言論,如果必要的話將採取行動將特拉維夫夷為平地,使內塔尼亞胡沒有任何逃生機會。伊朗革命衛隊副總司令薩拉米准將更是放話:希望以色列不要“擴大事態”,因為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有能力“製造一個猶太地獄”。如此看來,似乎伊朗和以色列已到了劍拔弩張的戰爭邊緣。
如今在中東不共戴天的伊朗和以色列,何以在兩伊戰爭時秋波連連?
這個仗能打得起來嗎?目前恐怕不會,因為中東關係和戰略戰局總有讓人不可思議的走向和邏輯,就如同三十多年前伊朗、以色列的秋波連連一樣讓人不可思議。如今在中東不共戴天的伊朗和以色列,何以在兩伊戰爭時秋波連連?1980年9月28日,即兩伊戰爭爆發後的第9天,讓世界驚掉了下巴的一幕出現了:以色列國防部長公開宣稱,以色列願意向伊朗提供援助以換取伊朗改變對以立場。伊朗此時嗷嗷待哺,立刻心領神會,雙方開始了短期的合作關係,以色列向伊朗提供了及時有效的大量軍事援助。光是兩伊戰爭頭兩年,以色列就通過荷蘭和阿根廷向伊朗提供了價值2億美元的武器和彈藥。後來統計在兩伊戰爭中,伊朗通過第三方從以色列購買了25億美元的武器。尤其是以色列軍事顧問、教官深入一線戰場,查看敵情,訓練軍隊,獲取資料,及時研判,調整戰略,為伊朗對伊拉克作戰提供了有力支持。
如今在中東不共戴天的伊朗和以色列,何以在兩伊戰爭時秋波連連?1975年,以色列伊朗軍方交流

實質而言,以色列對伊朗的軍事援助只是重敘舊情,因為早在伊朗巴列維王朝時代伊以兩國的軍事交流就紅塵滾滾了,只不過現在的對象換了而已。如今在中東不共戴天的伊朗和以色列,何以在兩伊戰爭時秋波連連?

為什麼會這樣呢?

——伊朗:為了長遠利益可以不擇手段
兩伊戰爭開始前的伊朗,可以說是中東伊斯蘭世界中的一葉孤舟。從種族上講,伊朗是有別於阿拉伯人的波斯人;從宗教上講,伊朗是中東伊斯蘭世界居於少數的什葉派;從意識形態上講,伊朗是“既不要西方,也不要東方,唯有伊斯蘭”的政教合一國家,戰爭開始後的孤立無援狀況可想而知。相對於作戰對象伊拉克既有遜尼派陣營沙特、阿聯酋等金主後援,又有西方美英法的明確支持,伊朗出於國家安全利益的考慮,必須進行外交妥協,重新考慮對以色列的政策的重大調整,不能老一味地對著幹。霍梅尼在此問題上的轉變極為重要,他認為伊朗與穆斯林的敵人打交道是為了伊斯蘭世界的長遠利益,為了維護和擴大伊斯蘭世界,可以不擇手段。
——以色列: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以色列的判斷就更加簡單明晰,處在阿拉伯世界包圍中的以色列必須自強求變生存,遵循“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原則,支持伊朗就是打擊更為激進的敵人伊拉克,況且伊朗此前巴列維時代兩國交好,風物長宜放眼量,誰說三四十年後伊朗不會是以色列的朋友呢?這樣,以色列當時的睿智人物拉賓等人就排除阻力開展了和伊朗的合作。


伊朗和以色列的兩伊戰爭合作只是中東歷史長河中的幾朵小浪花,即便轉瞬即逝人們都不該遺忘。更應該給我們啟示的是:握手比握槍好,合作比對抗好。

如今在中東不共戴天的伊朗和以色列,何以在兩伊戰爭時秋波連連?這不,亞太這邊美朝首腦會談將要在五月份進行了,這個“握手”和“合作”好得我們眼花繚亂,浮想聯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