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强医生告诉你:“静蹲”在膝关节痛治疗中的作用

“静蹲”是各种膝关节的康复训练的常用方法,但是,在膝关节的康复训练中“静蹲”能起多大作用呢?

解强医生告诉你:“静蹲”在膝关节痛治疗中的作用

做“静蹲”练习,是为了达到加强肌肉力量的目的。通过研究发现,膝关节患有伤病后,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在24小时内就开始萎缩。通过加强肌肉训练可以提高膝关节在运动中吸收冲击力的能力,来减少受伤软组织的压力,给伤病组织创造一个良好的恢复条件,同时稳定膝关节,做“静蹲”练习是膝关节痛治疗中早期的疗法,后续还需要很多手段介入到膝关节康复过程中。“静蹲”时,膝关节周围的肌肉是等长收缩,没有肌纤维的滑动,对预防和缓解肌肉萎缩的发生有一定的作用,在膝关节还没有损伤的情况下可以将做“静蹲”练习作为一种预防膝关节伤病的训练手段。

适用病症:

1)伸膝装置劳损:包括:脂肪垫炎、髌骨末端病、股四头肌止点炎、髌腱炎。

2)髌骨关节病(髌骨软化),髌骨软化,髌股关节软骨损伤,髌骨上下两极的疼痛性病变,下蹲力量弱或者容易疼痛的患者,平时锻炼很少的想加强大腿肌肉力量的人,膝关节损伤或手术后处于早中期恢复期的患者等等。

解强医生告诉你:“静蹲”在膝关节痛治疗中的作用

具体练习方法:

1.动作要领:背靠墙,双足分开,与肩同宽,逐渐向前伸,和身体重心之间形成一定距离,大概40-50公分。此时身体就同时已经呈现出下蹲的姿势,使小腿长轴与地面垂直。大腿和小腿之间的夹角不要小于90度。因为蹲得太深,会明显增加髌股关节的压力,也不对大腿肌肉力量产生强烈的锻炼效果。

2.次数和时间要求:一般每次蹲到无法坚持为一次结束,休息1-2分钟,然后重复进行。每天重复3-6次为最好。

3.特殊注意:蹲的角度非常有讲究,因为维持姿势的肌肉有“溢出效应”,简单的说就是每部分肌肉只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起维持姿势的作用。所以,静蹲最好分不同的角度来做。例如30,60,90度3个角度,效果则会更好。蹲的时候最好在不引起明显疼痛的角度进行。否则练习不当会加重损伤。

解强医生告诉你:“静蹲”在膝关节痛治疗中的作用

那么经常进行“静蹲”这种动作的力量训练,膝关节就不容易发生运动损伤了吗?

首先,你一定要知道的膝关节在日常运动中所承受的压力:

1.躺下来的时候,膝关节的负重几乎是0。

2.站起来和走路的时候,膝关节的负重大约是1~2倍。

3.上下坡或上下阶梯的时候,膝关节的负重大约是3~4倍。

4.跑步时,膝关节的负重大约是4倍。

5.打球时,膝关节的负重大约是6倍。

6.蹲和跪时,膝关节的负重大约是8倍。

通过前面的叙述,我们应该大致了解了膝关节的解剖和生物力学,什么情况下剪切力最大呢?如下图所示,下蹲弯腿0~60度时前侧剪切力最大。

解强医生告诉你:“静蹲”在膝关节痛治疗中的作用

解强医生告诉你:“静蹲”在膝关节痛治疗中的作用

为啥有时医生不建议靠墙静蹲

“静蹲”是膝关节伤病后的康复训练手段之一。千万不要认为只要是膝关节伤病我就一蹲就OK了,下蹲弯腿0~60度时对膝盖前侧剪切力最大,如果刚好是髌腱炎前期,做靠墙静蹲甚至还会影响恢复效果。膝关节伤病恢复是一个系统科学的康复过程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起码要明确在组织恢复的不同时期应该提供怎样的针对性康复训练,关节损伤要消炎消肿、要恢复活动度 ,要恢复力量,要恢复基本的功能和技术水平,这就决定了不同阶段干的事情不一样,训练动作的选择,训练量和强度的把控就不一样,总而言之,就是这个训练动作得用在合适的时候才能发挥功效,否则徒劳甚至加重损伤。

你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不管为了预防还是恢复,不要只是简单做靠墙“静蹲”。

你需要做什么?一句话概括:通过专业人士或机构评估,了解你的问题出在哪里,再为你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系统膝关节训练计划才是王道。

关注《今日头条》“骨科与运动医学”头条号,了解运动医学常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