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解读|汶川巨灾十周年之安全城乡思考

“时光总在流淌,人们咀嚼痛苦,但并未沉溺于痛楚中,十年间,青青草木已覆盖了破碎的山河,昔日的儿童长大成人。在汶川地震十周年之际,笔者先后应邀参加了一系列会议和活动,多与十周年纪念相关,与各界专家学者共同回望汶川地震十年来防灾减灾进展,思量颇多,归纳如下,旨在探究中国城乡如何迎来安全新局面。”

思考一:

“汶川祭”重在提升国民防灾文化素质

日本名古屋大学的专家曾说“灾害文化是推进减灾事业的基础,在接受了灾害存在的事实后,公众就会考虑灾害一旦来临应该做什么以及能够做什么”。日本强调从小培养公众安全文化,要求孩子们从小就理解“认识灾害→正确避难→快速逃生”假设与途径,知道在灾害将临时,如何将果断决定变成行动的ABC步骤。

权威解读|汶川巨灾十周年之安全城乡思考

日本自主防灾会开展综合防灾训练

国家与城市要韧性设计,家庭与个人也要学会有韧性之思的防灾理念。

思考二:汶川重建校园质量居先

地震灾难让建筑师、规划师们反思:如何才叫为生命而设计?什么建筑是校园最需要的?建筑规范如何修订才能因地制宜保障校园安全?如何整合资源才能体现为生命设计的当代观念等。

可贵的是,汶川校园灾后重建,建筑师们边设计、边研究建筑新规范,以保证新建校园质量安全。国家《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于2012年1月1日由住建部批准实施,为校园安全设计注入了与安全制度和应急机制相联系的内容。

权威解读|汶川巨灾十周年之安全城乡思考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

在《中小学校设计规范》条文说明中有了“安全第一”的含义,即学校建设必须执行的基本原则。校园建筑设计不仅要考虑地震灾害,还要考虑洪水、火灾、拥挤践踏、恐怖袭击等灾害事故中的安全。校园安全设计必须认真细致地处理每个细节,应特别关注普通教室与各种专用教室之间、教室与厕所及开水间之间、教室内从座位到门口、到楼梯口、到楼梯间及到楼门口的通道通畅。

思考三:国家应加强地震预警技术研发和政策支持

按照联合国对预警系统建设的倡议及2006年9月发布的《全球预警系统调查》报告五方面要点,今后应特别关注:开发全球综合性预警系统;构建全国性“以人为本”的预警系统;弥合全球预警能力存在的差距;为预警建立扎实的科学和数据基础;为全球预警系统的建设提供制度基础等。

令人可喜的是我国地震预警技术已有长足进步,并取得减灾实效。减轻地震灾害,显然重在两头:一是筑起抗灾防线,建设隔震减震的弹性建筑,另一方面要敢于问津“天灾难测”之路,抢先发布可靠的“地震预警”。

思考四:文化重建对灾区发展有特殊之力

汶川大地震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现为故宫博物院院长的单霁翔,在为“5·12”汶川大地震十周年撰写回忆文章时,总结了六点灾后文化重建的经验:大力发扬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灾后文化遗产保护要尊重保护工作的规律;扎实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基础工作是关键;强化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可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对文化遗产造成的危害;提高文化遗产部门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和抵御能力,需密切与灾害防御相关部门的联系与交叉研究;文化遗产根植于特定的人文与自然环境,民生为先且满足灾区精神文化和情感需求至关重要。

权威解读|汶川巨灾十周年之安全城乡思考

汶川十周年的规划成果展览

思考五:防灾减灾要瞩目国际新趋势

40年前的唐山大地震缺乏国际合作救援的教训至今记忆犹新,而“5·12”汶川巨灾的严重损失,提醒国人要充分重视减灾科技和国际合作在抗震救援中的巨大作用。汶川地震后一小时,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启动国际减灾合作机制,向《空间和重大灾害国际宪章》相关成员提出卫星数据申请,获得多国机构向中国无偿提供卫星数据的技术支持。

权威解读|汶川巨灾十周年之安全城乡思考

空间与重大灾害国际宪章(CHARTER) 组织机制运行图

如果说,十年汶川地震改变了什么?凝聚科技进步国际力量的无私援助也是重要写照,为此我们建言要将国际最前沿的“重建得更好”即BBB(BuiltBakeBetter,简称BBB)的理念在中国推广,其含义是使灾前的脆弱性不再出现,将减轻灾害风险等理念纳入开发计划中,使国家、城市和社区具有抗灾能力(韧性)。

思考六:组建应急管理部将提升国家综合减灾能力和水平

应急管理部成立意味着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正式组成,按照国务院赋予的职责,应急管理部的主要任务:综合减灾的管理、常态化为先的应急部署、统一协调的防灾减灾机制,重在将安全常态减灾与应急资源“拧成一股绳”。需要注意的是:综合减灾法律的含义在当下有变化,它不仅是一种手段,更成为一种有序状态的保障,法律秩序优于放任行动,会给社会与城市带来稳定与安全,可以从容地应对各类灾难的处置管理,使体制与机制有位、有为的发挥其作用。

- END -

图文节选自《城市与减灾》2018年第3期

全文见 《汶川巨灾十周年之安全城乡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