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冰箱裡竟藏著「流產殺手」,專挑孕媽和寶寶下手

當心!冰箱裡竟藏著“流產殺手”,專挑孕媽和寶寶下手

吃蘋果後中毒

可不一定是童話裡的白雪公主

而是溫州一位準媽媽的不幸遭遇

因為食用感染了“冰箱殺手

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

的蘋果

當心!冰箱裡竟藏著“流產殺手”,專挑孕媽和寶寶下手

她高燒、頭痛,就醫後確認

腹中5個月的頭胎寶貝已經死亡

當心!冰箱裡竟藏著“流產殺手”,專挑孕媽和寶寶下手

好媽看到這則新聞時也驚詫不已:單增李斯特菌是什麼鬼,有這麼可怕嗎?還有哪些菌也暗藏禍心?好媽一次幫您扒個明白!

事件回放

感染冰箱殺手 孕婦痛失胎兒

溫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產科副主任醫師梁輝標說,幾周前,該院接診了一名患者,市區人,今年20多歲,懷孕5個月左右,是她的頭胎。

該名孕婦在入院前,有些發熱,體溫在37.7℃上下,偶有頭痛。她原以為只是普通的感冒,可沒想到幾天後體溫波動越來越異常,甚至發起高燒。

其家人趕緊將她送到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就診,醫生檢查發現,已無法檢測到胎心,然後通過B超確診,其腹中胎兒已經死亡。

當心!冰箱裡竟藏著“流產殺手”,專挑孕媽和寶寶下手

梁輝標說,詢問過女患者的食譜,經過一番篩選,最終確認她所吃的水果的嫌疑最大:

單增李斯特菌外號“冰箱殺手”,能在冰箱裡長期生長繁殖,冰箱裡的生肉是它的理想培養基,而這位孕婦冰箱裡的水果沒有和生肉隔開存放,導致水果沾染上了這種細菌。

該醫生還表示,孕婦感染單增李斯特菌後,可通過胃腸黏膜進入體內,通過血液達到子宮,感染從子宮蛻膜開始,並在子宮蛻膜內快速增殖,侵入胎盤。

感染上這種細菌的胎兒,死亡率為30%至50%。

當心!冰箱裡竟藏著“流產殺手”,專挑孕媽和寶寶下手

當心!冰箱裡竟藏著“流產殺手”,專挑孕媽和寶寶下手

權威解讀

李斯特菌專盯孕婦和新生兒

到底什麼是李斯特菌呢?

當心!冰箱裡竟藏著“流產殺手”,專挑孕媽和寶寶下手

李斯特菌是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外科醫師,創造了外科消毒法,大家為了紀念他對外科學領域做出的貢獻,就以他的名字來命名這種細菌。

李斯特菌可以引發敗血症、腦膜炎、流產等。

當心!冰箱裡竟藏著“流產殺手”,專挑孕媽和寶寶下手

資料顯示,單增李斯特菌並非罕見細菌,而是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的病原菌,容易通過各種途徑發生播散,可造成多種食品的汙染。

麻煩的是,被李斯特菌汙染的食品,很難通過外觀辨別出來。人和動物食用被汙染的食品後,健康的成年人一般不會有嚴重健康隱患。

當心!冰箱裡竟藏著“流產殺手”,專挑孕媽和寶寶下手

文獻顯示,在多達5%的健康人大便中可以培養到李斯特菌。但對於孕婦、新生兒、老人、免疫低下者來說,單增李斯特菌卻可能致命:

感染者初期會出現類似流感症狀,如高熱、無力、頭痛、嘔吐、腹瀉

等,隨後可發展為菌血症、敗血症、腦膜炎等疾病,最終可導致死亡

李斯特菌的感染可能發生在妊娠任何時期,如果孕早期和孕中期發生感染,可能會導致流產、死胎或早產。

當心!冰箱裡竟藏著“流產殺手”,專挑孕媽和寶寶下手

當心!冰箱裡竟藏著“流產殺手”,專挑孕媽和寶寶下手

預防寶典

定期清洗冰箱 冷食要熱透

因為單增李斯特菌廣泛存在、卻知曉率不高,近年來,國家食藥監管部門、疾病預防控制部門都曾多次發出警示:

定期清洗冰箱,不要直接食用從冰箱裡取出的食物,網購食品要多留心。

武漢市食藥監局科普專家阮光鋒介紹,可能被李斯特菌汙染的食物包括:

當心!冰箱裡竟藏著“流產殺手”,專挑孕媽和寶寶下手

軟芝士、塗醬、已經煮熟的冷凍雞肉食品,以及用未經高溫消毒的生乳製作的奶酪、未經殺菌的蛋黃醬、提前做好並存放較長時間的三明治、未完全煮熟的豆芽、外面購買的沙拉包或提前準備好的沙拉等。

當心!冰箱裡竟藏著“流產殺手”,專挑孕媽和寶寶下手

現在網購甜點、沙拉很流行,建議市民在選購這些食物時,應避免購買包裝破損的食物。

此外,要定期對冰箱進行清理、消毒,存放在冰箱裡的剩飯剩菜、熟肉製品最好充分加熱之後再吃。對於不能加熱的食物,比如水果,應當清洗乾淨後再食用。

幕後揭秘

檢驗是否感染並不難

單增李斯特菌的檢驗複雜嗎?武漢兒童醫院檢驗科技師鄔歡說,並不複雜。臨床醫生遇到發熱病人,根據症狀判斷存在細菌感染,又需要確認是哪種病原菌感染,會要求抽血送檢。

當心!冰箱裡竟藏著“流產殺手”,專挑孕媽和寶寶下手

檢驗科收到血樣後做血培養,將血液標本接種到營養培養基上,“人工繁殖”細菌並做鑑定,從而判斷到底是哪種病原菌引發了感染。這個過程大約快則三五天,慢則一週。

感染李斯特菌有哪些高危因素?

當心!冰箱裡竟藏著“流產殺手”,專挑孕媽和寶寶下手

當心!冰箱裡竟藏著“流產殺手”,專挑孕媽和寶寶下手

孕媽在孕期吃過生冷的食物。

當心!冰箱裡竟藏著“流產殺手”,專挑孕媽和寶寶下手

孕媽有不良孕產史,比如:不明原因的流產、死胎、早產或新生兒早期感染。

當心!冰箱裡竟藏著“流產殺手”,專挑孕媽和寶寶下手

孕媽在圍產期出現發熱症狀。

當心!冰箱裡竟藏著“流產殺手”,專挑孕媽和寶寶下手

早產兒。

當心!冰箱裡竟藏著“流產殺手”,專挑孕媽和寶寶下手

胎膜早破時間>18 h。

當心!冰箱裡竟藏著“流產殺手”,專挑孕媽和寶寶下手

圍產期出現窒息,羊水渾濁或有異味。

專家提醒

準媽媽飲食要謹慎 劃重點

武漢市婦幼保健院

周潔瓊

當心!冰箱裡竟藏著“流產殺手”,專挑孕媽和寶寶下手

你以為只有感染李斯特菌,孕婦和胎兒才會有危險嗎?圖樣圖森破!

“女性懷孕後,一定要特別注意飲食,不要追求特殊化,否則就可能留下隱患。”武漢市婦幼保健院產科主任醫師周潔瓊說。

她曾遇到一位準媽媽,懷雙胞胎37周,眼看要生產了。正好中秋節家人聚餐,準媽媽特別愛吃蝦,想著孩子馬上就生出來了,家人就讓她放心大吃。

結果,因為吃了太多蝦,準媽媽當晚上吐下瀉進了醫院,被確診為急性橫肌紋溶解,肝腎功能受損、腎衰,一個寶寶已無胎心。後來醫生們緊急做剖宮產,才救出另一個寶寶。

當心!冰箱裡竟藏著“流產殺手”,專挑孕媽和寶寶下手

因為吃了生冷食物或不潔食物,嘔吐、腹瀉“動了胎氣”的準媽媽,臨床上更常見。

因此,周潔瓊提醒準媽媽,孕期飲食多留心:

當心!冰箱裡竟藏著“流產殺手”,專挑孕媽和寶寶下手

☆孕期最好吃平時吃慣的食物,如雞鴨魚蛋蔬菜水果等常見食物,不用特別補充。

有些家人認為孕期要多吃燕窩、人參等食物來進補,其實意義不大,現代人食物豐富,孕婦不缺乏營養。“陌生”食物一旦引發腸胃炎,也有流產、早產的風險。

當心!冰箱裡竟藏著“流產殺手”,專挑孕媽和寶寶下手

☆平時不過敏,不代表孕期不過敏,像蝦、蟹之類的高敏食物,孕期適量吃可以,千萬不要為了補充營養而吃太多,孕期內環境改變,是可能發生過敏的。

☆飲食衛生要多留心,少吃生冷食物,以防細菌感染。

孕媽們一定要提高飲食安全意識,這樣李斯特“君”就沒機會對你下手啦!

當心!冰箱裡竟藏著“流產殺手”,專挑孕媽和寶寶下手

十大常見致病菌攻略

事實上,除了李斯特菌,近年來,國內外食源性疾病明顯增多,僅2016年一年爆發的食品安全事件中,由微生物性因素所導致的事件就有778起,發病12910人,事件佔比最大,發病人數最多。

好媽對最常引起食源性疾病的病原菌進行了梳理。

01

沙門菌屬

當心!冰箱裡竟藏著“流產殺手”,專挑孕媽和寶寶下手

其引起的傷寒,病死率可高達10%,通常1-3周發病,可出現高熱39.4-40℃;嗜睡;胃腸道症狀,甚至併發敗血症等。

【食物來源】

沙門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列榜首。與動物製品有關,但是生鮮農產品,如生雞蛋及其製品也是主要爆發的來源。

02

副溶血性弧菌

感染引發胃腸炎病例的病死率約為2%,敗血症病例病死率為20~30%。

【食物來源】

通常與食用生的或未燒熟的牡蠣、鰭魚、墨魚、章魚、龍蝦、蝦、蟹和蛤蜊等有關。在亞洲國家更為常見。

03

蠟樣芽孢桿菌

當心!冰箱裡竟藏著“流產殺手”,專挑孕媽和寶寶下手

腹瀉型病症在食入汙染的食物6~15小時後發病,出現水樣瀉、腹部痙攣和疼痛。嘔吐型病症在食入汙染的食物後0.5~6小時發病,噁心和嘔吐為主要症狀。

【食物來源】

夏季室溫保存下的米飯類食物最容易受汙染,導致嘔吐型食物中毒。其他食物包括肉類、牛奶、蔬菜和魚,都與腹瀉型食物中毒有關。

04

金黃色葡萄球菌

它是人類化膿感染中最常見的病原菌。中毒引起的死亡不常見。但是通常出現症狀迅速(1~7小時),腸毒素可迅速引起噁心、腹部絞痛、嘔吐和腹瀉等。

【食物來源】

最常見的可疑食物包括肉類及其製品,有“嗜肉菌"的別稱。家禽和蛋製品,沙拉、烘焙食品、奶油餡餅和夾心餡料以及牛奶和奶製品都是常見的感染源。

05

空腸彎曲菌

當心!冰箱裡竟藏著“流產殺手”,專挑孕媽和寶寶下手

從暴露到出現症狀的潛伏期通常為2~5天。發熱、腹瀉、腹部痙攣和嘔吐是主要症狀。

【食物來源】

主要來源包括未經適當處理或未燒熟的禽類產品、未經巴士消毒的牛奶及其製成的奶酪,以及受汙染的水,其中禽類產品具有重大風險。

06

腸出血性大腸埃希氏菌

從感染髮展到溶血性尿毒綜合徵的病人的病死率為3~5%。通常在暴露後3~4天出現症狀,但潛伏期可為1~9天。

【食物來源】

生的或未燒熟的碎牛肉和牛肉製品往往是最常見的媒介物。早期的暴發也與飲用生牛奶有關。

07

克羅諾桿菌屬(阪崎腸桿菌)

當心!冰箱裡竟藏著“流產殺手”,專挑孕媽和寶寶下手

感染通常可導致很高的病死率,從10%到80%不等。新生兒尤其高危。主要症狀為餵養反應差、易激惹、黃疸、呼吸有呼嚕聲、體溫不穩定、抽搐、腦膿腫、腦積水和發育遲緩。

【食物來源】

嬰兒克羅諾桿菌感染與汙染的嬰兒配方奶粉有關。

08

志賀菌屬

當心!冰箱裡竟藏著“流產殺手”,專挑孕媽和寶寶下手

主要症狀有腹痛、痙攣、腹瀉、發熱、嘔吐、黏液膿血便等。

【食物來源】

汙染食物的最主要因素是食品加工者的不良衛生習慣。通常可通過生食的食品傳播。沙拉、牛奶和奶製品以及家禽也與志賀菌病相關。

09

肉毒梭狀芽孢桿菌

肉毒素中毒是嚴重的、甚至是致死的疾病。感染可導致肌肉弛緩性麻痺,包括呼吸肌麻痺。

【食物來源】

廣泛存在於自然界,特別是土壤中,所以極易汙染食品。各種食物,如罐裝玉米、蘆筍,火腿、香腸、煙燻魚等,都與肉毒桿菌毒素有關。

提醒,蜂蜜是引起嬰兒肉毒素中毒的肉毒桿菌芽孢的食物來源,不應給1歲以下嬰兒餵食。

第10個在哪,當然是李斯特菌。說了這麼多,總結起來只有四個字,那就是“病從口入”

別怕,只要生熟分開、多清洗、不吃生食,飯前便後洗手這些基礎措施到位,就能預防絕大部分的細菌侵襲喲。

加入好媽團 育兒伴你行

好媽手冊是長江日報報業集團和武漢醫學會聯合創辦的母嬰服務平臺。無論您是準備懷孕或正在孕期的準媽媽,還是已有大寶或二寶的媽媽,歡迎加入“好媽團”QQ社區:

奔向好媽媽(備孕交流)QQ群(742954372);

做個好媽媽(親子交流)QQ群(68005309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