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來了!這些年貨千萬別大意,很可能是兒童“殺手”

看著2019年就這樣默默地從我們身邊離開了

我們迎來了全新的2020年,一切都不知不覺來的那麼的快!

而新的2020年,把所有的美好祝福都送給大家

首先祝願大家闔家幸福,平安健康。


2020年來了!這些年貨千萬別大意,很可能是兒童“殺手”


盼望著,盼望著,元旦來了,春節也快到了。

熊孩子們的好日子就要到來了。
不過,家有3歲以下寶寶的,可要睜大眼睛了。

有些常見的年貨千萬別讓孩子碰!

不!是!開!玩!笑!

1口小蘋果,把1歲娃送進ICU


小豆丁今年1歲,大大的眼睛,特別愛笑。由於是家中唯一的小寶貝,他備受家人寵愛。這天中午,豆丁爸爸給他切了一小塊蘋果,餵給他吃。
沒想到,一場悲劇上演了——
當時,小豆丁吃得太急,被嗆到了。他想哭,但哭不出聲音,很快小臉就憋得通紅,小手也胡亂地揮舞著。爸爸很快發現了異常,趕緊把手指伸進地小豆丁嘴裡,想摳出蘋果。
但孩子的嘴巴小、蘋果又卡得牢,一時之間哪裡摳得出來!這時,小豆丁的臉已經由紅變紫,呼吸越來越困難,小手也慢慢耷拉下來。


死神在逼近!

2020年來了!這些年貨千萬別大意,很可能是兒童“殺手”


豆丁爸爸的手在抖,心在狂跳,頭上冒出冷汗,連拖鞋都來不及換,抱著孩子就衝下了樓。
好在,小區門口碰上了一位好心的司機,二話不說載著他們就往最近的醫院去。一路上,爸爸一路呼喚著小豆丁的名字,可是他的臉色越來越灰,到後來怎麼叫,也沒反應了。
車剛停下,豆丁爸爸就抱著孩子飛奔向急診室。“醫生,快,快救救我的孩子”,人還未到,混著粗重喘氣聲、帶著哭腔的聲音,已經飛到了急診室。
大廳裡擁擠的人群,瞬間讓出了一條通道。訓練有素的醫生、護士,一擁而上。
這時,小豆丁已經昏迷,呼吸、心跳也沒了!“立即心肺復甦,注射腎上腺素,準備氣管插管。”一系列指令下達後,緊張的搶救開始了!
一下,兩下,三下……十多分鐘後,小豆丁的心臟開始微弱地跳動起來,自主呼吸也恢復了,但是仍然昏迷不醒。很快,小豆丁被轉送到兒童重症醫學科(PICU)治療。

2020年來了!這些年貨千萬別大意,很可能是兒童“殺手”


由於病情太重,直到昨天,小豆丁還是昏迷不醒,只能靠呼吸機維持生命。每次探視,豆丁爸爸、媽媽都心如刀割,淚流滿面。
這樣的悲劇,並不是第一次上演!這段時間,先後有6個孩子因為類似原因進了兒童重症監護室。
最近兩個月來,醫院PICU已連續接診6個喉/氣管異物病例。這些1~3歲的孩子,都是在進食中發生意外的。
蘋果、肉塊、柚子、糕點、花生……這些常見的美食,一旦闖入孩子狹窄的喉/氣管,立即露出了“獠牙”,扼住他們的喉嚨,變身為致命的“殺手”。
這6個異物卡喉的孩子中,目前只有1人康復出院。其他孩子中,2人至今還躺在PICU,生死未卜。
最讓人心痛的是,由於缺血缺氧造成的嚴重大腦損傷,有3個孩子不幸死亡。他們再也沒有機會,再看一眼父母,再看一眼窗外美好的世界。

2020年來了!這些年貨千萬別大意,很可能是兒童“殺手”


千萬別大意,它可是兒童“殺手”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對兒童氣管異物並不在意,以為不過是“噎了一下”,“長這麼大誰沒被噎過呢?”其實,在急診科,氣管異物是常見的兒童急症,也是很兇險的重症。
在美國,氣管異物導致窒息,是非故意傷害死亡的第5大原因,也是1歲內兒童非故意傷害性死亡的首要原因。
據統計,在醫療發達的美國,2013年大約有4800人因為氣管異物死亡。也就是說,每100,000名0~4歲兒童中,大約就有1人因為氣管異物死亡。 根據臨床統計,大約80%的兒童氣管異物發生在3歲以下,尤其是1~2歲之間高發。
如果你家有個男寶寶,那你就要更小心了:據統計,男寶寶發生氣管異物的幾率是女寶寶的1.5~2.4倍。
為什麼嬰幼兒容易發生氣管異物,這是因為這個年齡的孩子,大多學會了站立,能夠接觸到一些不合適的食物或小物件。他們傾向於通過嘴巴,來探索世界。而Ta的磨牙還沒有發育,不能充分咀嚼食物,加上氣道直徑較小,容易發生梗阻。
當然,如果寶寶吃東西時活動或者哭鬧,氣管異物的風險會更高。有二孩的粑粑麻麻更要注意,老大可能還會把自己愛吃的食物或者玩耍的小物品,餵給寶寶。


2020年來了!這些年貨千萬別大意,很可能是兒童“殺手”



你可能想知道哪些東西最容易嗆入氣管?
食物,好多都是常見的食物
排在首位的危險食物是堅果。在醫院急診,約70%~80%的氣管異物,“肇事者”是堅果類食物。花生、瓜子、開心果等,看起來不起眼,卻往往會給孩子致命一擊。


豆類、彈珠、光滑的小玩具等,也是常見的氣管異物。常見的果凍,也是最危險的,一旦大塊嗆入,蓋住喉口,幾分鐘內可以致命。
這幾類異物被誤吞後,孩子可能有性命危險——
●一些比較大且笨重的異物,比如食品
●圓形、不易破碎分解、有壓縮性、表面光滑的物品(比如彈珠)
●尖銳、不規則邊緣的異物(比如骨頭)
●玩具氣球或者類似物品
當異物進入呼吸道後,孩子往往會出現胸骨上明顯凹陷,焦慮不安、發紺等症狀。當氣道完全梗阻的時候,孩子通常不能言語或者咳嗽。


2020年來了!這些年貨千萬別大意,很可能是兒童“殺手”

異物嗆入寶寶喉氣管,該怎麼做?


一般來說,誤吸入的異物,大多會停留在支氣管,不會立即危及生命。如果孩子面色紅潤,沒有呼吸困難,家長不要盲目自行處理,要立即送醫。
喉/氣管異物不常見,約佔5%~17%,但要是遇上,你可能就會惹上大麻煩:一旦較大的異物卡在喉部或堵塞主氣道,短時間內即可引起窒息甚至死亡。如果寶寶出現嚴重的呼吸困難,發紺和精神狀態改變,可能發生了喉/氣管異物,需要緊急處理。
對異物嗆入氣管的嬰兒,急救的“招式”是:拍背和胸外按壓。較大的兒童,就要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氣管異物嬰兒施救過程中,如果孩子變得沒有反應,應該立即開始心肺復甦。同時,撥打120讓專業施救人員到場。千萬不要只顧著送醫院,錯失急救的“黃金時間”。
要知道,心跳呼吸驟停後,在4分鐘內開始心肺復甦,能救活的可能性為50%;6分鐘後,人體就會出現大小便失禁、昏迷、腦細胞不可逆性損害;10分鐘後才開始急救,幾乎就救不回來了。
較大兒童/成人施救,需要強調的是,如果孩子能夠言語或者咳嗽,就不應用這些急救措施。更不能盲目用手試圖取出異物。處理不當,很可能會讓異物位置移動,孩子會更危險。


2020年來了!這些年貨千萬別大意,很可能是兒童“殺手”


預防氣管異物發生,這4點要牢記


01、不讓寶寶接觸小玩意
不要給嬰幼兒玩含有小零件的玩具,不玩未充氣或者破裂的氣球;不讓兒童用嘴含著學習用品或者其他小物件;不用硬幣和其他小東西,作為平時的獎勵。家中的小家用物品,放在嬰幼兒接觸不到的地方。


02、不給堅果之類食物
4歲以下的兒童不給硬、圓的食物,包括糖果、花生、塊肉、熱狗、葡萄/葡萄乾、蘋果塊、堅果/瓜子、爆米花、生胡蘿蔔。
03、進食時不哭不鬧
給嬰兒喂固體食物的時候,讓寶寶直立或者坐位,寶寶進食時大人需在場。進食時,要細嚼慢嚥。不要呼喊、說話、玩、跑、哭或者笑。
04、教育好大孩子
教育好家中的小哥哥、小姐姐,避免Ta們給年幼的弟弟妹妹喂(玩)危險的物品。
05、學好急救知識

2020年來了!這些年貨千萬別大意,很可能是兒童“殺手”


轉自:《多個孩子不幸身亡!兒科醫生呼籲:這些底線千萬不要讓孩子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