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疫情假期扼殺孩子想象力的‘殺手’,父母應當重視,刻不容緩


警惕疫情假期扼殺孩子想象力的‘殺手’,父母應當重視,刻不容緩


警惕疫情假期扼殺孩子想象力的‘殺手’,父母應當重視,刻不容緩


當新冠肺炎成了所有人關注的焦點。

當病毒蔓延,全國各地的人們都響應國家號召,宅在家裡,幾乎都是足不出戶。

這副圖是不是讓大家產生了共鳴?

你是不是也被你們的‘小神獸’折磨的快崩潰了,你這邊要在家辦公,他這邊要陪著玩,咋辦呢?於是你想出了一個好辦法,那就是“看電視”,這時候一切就變得安靜,各忙各的,都很開心!

在這個特殊假期裡,小涵媽看到很多小朋友們,由於足不出戶無法戶外運動,電子產品就成了孩子們最好的朋友,安靜是安靜了,殊不知更大的問題隨之而來,那就是電視‘副作用’?

今天呢,小涵媽就和大家來聊一聊父母們也想過的問題,“電視到底能不能看?”“有什麼辦法能讓孩子們從電視中解放出來?”,希望通過我的這篇文章中,能夠引起父母的重視。


警惕疫情假期扼殺孩子想象力的‘殺手’,父母應當重視,刻不容緩


凡事不能過度,看電視同樣也是


可以很肯定的回答,電視是能看的,孩子看電視的好處也有很多,優秀的電視作品中,

能提高孩子的記憶力,因為電視的聲音與畫面,能吸收到孩子的注意力,並且,這些精彩的畫面不同於枯燥的文字,能提高孩子的興趣,對於孩子的思維能力有提高的作用,還能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對於電視講述的事情記憶深刻。其次,通過那些優秀的國內外電視節目可以增長知識,孩子不論是看動物世界,還是其它的一些電視節目,可以拓展他們的知識面,能夠鍛鍊孩子的智力。讓孩子看看動物節目能夠從中學習到自然、動物的知識,看了之後父母還可以帶著孩子到動物園去看看,讓孩子加深對動物印象。再次,看電視可以增加生活的樂趣,孩子有他們的世界,若是父母不讓他們看電視,會讓他們與朋友們交流時少了不少共同話題。

你瞧,看電視的好處還是挺多的,但這都只能是適可而止,孩子過早看電視或者每天看太多的電視,不僅不會讓孩子不能享受到這些好處,還能帶來很多的電視‘副作用’。

所謂的副作用,就是過度的觀看電子產品,會影響孩子們的視力,這是毋庸置疑的,其次,過度的觀看更能影響孩子們的大腦發育、注意力、閱讀能力、還有就是孩子的想象能力!

國內外當下就針對孩子和電視之間的關係,做了很多研究。比如美國的科學研究:

美國最新研究顯示,看電視會影響兒童的行為方式,常看電視的孩子攻擊性更強,主要表現為好鬥、易怒、不聽話等。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的科研人員在11月份出版的美國《幼兒與青少年醫學檔案》(the Archives of Pediatrics & Adolescent Medicine)月刊上報告說,為了解電視對兒童行為的影響,他們對3000多名在1998年至2000年出生的兒童進行了跟蹤調查。在分析了諸多因素後,研究人員認為,看電視對兒童的行為影響比較大。與不常看電視的孩子相比,經常看電視的孩子攻擊性更強。

研究人員指出,電視裡經常出現的暴力畫面會對兒童的行為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建議父母應嚴格控制孩子看電視的時間和內容,多抽出時間陪孩子玩耍和閱讀。

再比如:

德國的兩個科學家用一個直觀而極具說服力的實驗證明過度的電視會讓孩子失去想象力。它就是著名的"畫小人"實驗。科學家隨機挑選了三組5歲兒童,讓他們在一張白紙上畫小人,結果令人毛骨悚然。第一組兒童,每天看電視不超過1小時,圖層次豐富、線條柔和,第二組兒童,平均每天看電視3小時,圖就是用簡單的線條組合的骷髏人,第三組兒童,看電視的時間和內容不加限制,圖變成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大卸八塊!這個實驗以一種顯而易見卻又無可辯駁的方式,證明了電視對兒童創造力的傷害!包括思維分析力差、想象力萎縮、社交能力低、性格孤獨,甚至可能患上電視孤僻症。

還有一系列的研究,證明了這麼電視‘副作用’的問題,而且很多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鬼魁禍首的也是過早過度的看!電!視!所以,當下的父母們,一定要重視對孩子的電視管理,切記讓電視害了孩子的一生!

警惕疫情假期扼殺孩子想象力的‘殺手’,父母應當重視,刻不容緩


英國教育專家馬丁·洛森說:"如果你能讓孩子在12歲之前不看電視,他們終生都將獲益。"

在當今信息大爆炸的時代,要讓嬰幼兒完全和電視隔絕是不太現實,但我們可以幫助孩子科學地看電視。那麼我們做父母的如何正確引導:

1、時間上的控制

國外科學家的建議,3歲前,禁止看電視;6歲以前,兒童連續看電視不要超過半小時;6-9歲兒童不要超過1小時,9-12歲的兒童不要超過1.5小時;12-15歲的學生不要超過2小時。或者有條件可以在家裝上智能WIFI或者電視內置時間系統,對孩子電視時間形成精準管理。

2、不要再把看電視作為一種工具

相信很多的父母會把電視當做一種工具。聽話的時候,電視成了獎勵的工具;調皮的時候,電視又成了懲罰的工具;不吃飯的時候,電視又成了下飯的工具。孩子們的心目中就會對電視產生一種誤解,我們不妨轉移孩子注意力,引導他們關注更加有趣的東西。

3、電視不只是孩子一個人的,父母也應和孩子們一起看

孩子看電視時,會被屏幕中變換的圖像和聲音吸引,但他什麼都看不明白,這時候父母要讓孩子們知道他看了什麼、聽了什麼,這樣才可以與他交流、解釋,如果孩子不說話,我們在旁邊問:“佩奇怎麼啦?”“這是什麼動物呀”這樣孩子就知道電視不止是他看到的圖像,也是我們交談的內容,從而促使孩子積極思考和家長互動。


警惕疫情假期扼殺孩子想象力的‘殺手’,父母應當重視,刻不容緩


4、嘗試讓孩子閱讀繪本來逐漸替代電視

閱讀的好處特別多,能夠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一旦孩子愛上閱讀便欲罷不能,他們會不停的閱讀,越讀越好。一個是被動式的灌輸,一個是主動式的思考,雖然相比看電視有些枯燥,但是孩子通過閱讀能夠想象出自己心目中的動畫形象,讓被動成為主動,能夠更加完善孩子大腦發育,很多教育家認為:閱讀興趣和習慣需要在早期就要養成,是在潛移默化中逐漸形成,一旦大量電視類介入,就會變得事半功倍,甚至勞而無功,所以,父母們重視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不能讓這種被動的習慣養成!


警惕疫情假期扼殺孩子想象力的‘殺手’,父母應當重視,刻不容緩


5、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應該以身作則

隨著職場的日益忙碌,父母們越來越忽視自己的孩子,放棄對他們的塑造和影響,而任由電視來影響他們。久而久之,孩子越來越多的問題出現,父母們又開始抱怨,其實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父母,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當你失去耐心時,你是不是想用電視來打發孩子?當你想要偷懶時,你是不是也想用電視來打發孩子?父母應該以身作則,父母的行為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身心發展,從現在起,我們應該做到放下手中的手機,即使再忙也要多陪陪自己的孩子。一方面要選擇孩子觀看的節目,並控制每次觀看的時間,另一方面要多給孩子提供看電視以外的其他活動:和孩子一起玩個遊戲;和孩子一起閱讀個繪本;和孩子一起去戶外做個運動。孩子和父母的互動陪伴中能夠更加投入,從中學習,這是電視無法給予的。

在這疫情下特殊假期裡,小涵媽呼籲父母們放下手中的手機,科學的引導孩子們從電視中解放出來,當然,我知道這一定很難,畢竟我們也是電子產品的受害者,但如果用最近非常流行的一句話:

“我們把龍族最好的鱗給了孩子,孩子是我們龍族的希望!”

希望父母重視起來,警惕電視的危害!

-------------------------------------------------------------------------------------------------------------

嘿!大家好,我是涵媽育兒,我是一名高級育嬰師和催乳師,希望能夠幫助需要的寶媽們!我剛剛入駐頭條,空餘時間專心在頭條碼字,堅持原創,每天更文,專注於分享育兒經驗和寶媽們的自我提升,您也可以私聊涵媽,涵媽會第一時間回覆,也希望朋友們轉發、點贊、關注加收藏!“快樂育兒,簡單分享”,有大家的支持,我們會做的更好!感謝大家!特別提示:文中所有圖片來源於網絡,若侵權必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