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集 五運六氣(八)——什麼是「五運三紀」(2)?

昨日總結:

昨天我們講了五運的“太過,不及,平氣”的概念和“太過,不及”歲運的運行特點。

知道了五運三紀的基本概念,知道了10種歲運的運行特點:

土太過之歲:溼,土不及之歲:風。

金太過之歲:燥,金不及之歲:暑。

水太過之歲:寒,水不及之歲:溼。

木太過之歲:風,木不及之歲:燥。

火太過之歲:暑,火不及之歲:寒。

如圖:

第35集 五運六氣(八)——什麼是“五運三紀”(2)?

10幹之歲餘氣圖

今日我們:五運三紀,平氣。

1、五運三紀的概念:

五運:金木水火土五運。

三紀:太過,不及,平氣。

太過,不及,平氣,這三紀,是用來進一步確定五運的運行特點的。

不及和太過我們昨天已經講了他們的特點。平氣還沒有講

2、別稱:

《素問·五常政大論》講:

黃帝問曰∶太虛寥廓,五運回薄,衰盛不同,損益相從,願聞平氣何如而名?何如而紀也?(寥廓,玄遠也。回,循環也。薄,迫切也。此章詳明五運盛衰之有不同,而悉其平氣、不及、太過,三者之紀也。)岐伯對曰∶昭乎哉問也!

木曰敷和,(木得其平,則敷布和氣以生萬物)。火曰升明,(陽之性升,其德明顯。)土曰備化,(土含萬物,無所不備。土生萬物,無所不化。)金曰審平,(金主殺伐,和則清寧,故曰審平,無妄刑也)。水曰靜順。(水體清靜,性柔而順)。

這個別稱主要是在《黃帝內經》裡面的別稱。

把上圖在細分一下如下表所示:

第35集 五運六氣(八)——什麼是“五運三紀”(2)?

五運三紀統計表

上表詳解:

土運太過叫敦阜(高、厚的意思)。土有餘,溼。

土運不及叫卑監(屈而不化,氣陷)。土不及,木有餘,風。

平氣叫作備化(土含生萬物無所不備,無所不化)

金運太過叫堅成(堅剛成物,水分失去)。金有餘,燥。

金運不及叫從革(不及則被火化而變革)。金不及,火有餘,暑。

平氣叫作審平(殺伐適中,審判公平之象)。

水運太過叫流行(水滿則流溢)。水有餘,土不及,寒。

水運不及叫涸流(水少則源流乾涸)。土有餘,水不及,溼。

平氣叫作靜順(平靜柔順)

木運太過叫發生(氣有餘則發生)。木有餘,金不及,風。

木運不及叫委和(陽合之氣委屈)。木不及,金有餘,燥。

平氣叫作敷和(敷布和氣)。

火運太過叫赫曦(陽光炎盛)。火有餘,水不及,暑。

火運不及叫伏明(陽不彰而光明伏),火不及,水有餘,寒。

平氣叫作升明(陽升而明)

已經有了風寒暑溼燥這五運的名稱了,為什麼還要用敦阜,伏明等這十個三紀來命名呢?是不是多餘呢?

當然不是多餘的,五運三紀命名更加具體,更加準確和形象。

下圖是60甲子的五運三紀綜合圖:

第35集 五運六氣(八)——什麼是“五運三紀”(2)?

60甲子五運三紀圖

最內圈是太極,第二圈是後天八卦圖,第三圈第四圈是五運三紀,其中第三圈平氣之歲的三紀名稱。第五圈是五運風寒暑溼燥五運,最外圈是60甲子。

把以上內容排好,您會發現60甲子也是符合八卦規律的。這個得仔細去推算才能發現。

今天就只講“五運三紀”。

明天我們單講“平氣”。

第35集 五運六氣(八)——什麼是“五運三紀”(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