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上百年了,清華沒有諾貝爾獎金獲得者你認爲是什麼原因?

一路格桑花199236576


這個問題不成立,問出這樣的問題是一種妄自菲薄。有諾貝爾獎得主畢業於清華大學,也有諾貝爾獎得主在清華大學工作。

楊振寧在1957年摘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1922年本科畢業於國立西南聯和大學,當時西南聯大是由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聯合建立的。楊振寧在1944年還獲得了碩士學位,並且是清華大學的碩士學位。而且楊振寧現在就工作在清華大學,他是地地道道的清華人。

諾貝爾獎自1901年開始頒發,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上個世紀初的幾十年內,是現代科學迅猛發展的時期,抓住了那個時代的機遇就有可能成為諾貝爾獎得主。那個時期的中國是軍閥混戰時期,國內的教育、科研資源非常落後,當時在國內做出諾貝爾獎級別的科學成就幾乎是不可能。中國人並不是不聰明,當時有一些人走出國門到國外去學習,他們中有幾位比較接近諾貝爾獎。

建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國內的教育資源也是比較落後,後來還經歷過十年浩劫。雖然青蒿素的發現使得屠呦呦摘得了諾貝爾獎,但是青蒿素的發現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投入的資源非常多,效率非常低。

中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摘得的諾貝爾獎數量遠不能和人口比例相匹配。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不僅僅是清華大學這樣的國內頂尖學府需要反思,社會各界都有反思的義務。

近些年來,中國的科研實力整體在穩步增長,已經有一些科研成就具備了衝擊諾貝爾獎的實力。比如清華大學的薛其坤首次實現了量子反常霍爾效應,楊振寧評價這一成就為諾貝爾獎級別的成就。薛其坤也憑藉這一成就斬獲了中國版的諾貝爾獎未來科學大獎。

中國的本土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前景要比幾十年前美好很多。


刁博


是呀!清華大學到現在已經107年還多了,可嚴格意義上來說沒有走出一位諾貝獎獲得者,這是為什麼?(楊先生暫且不論,在校期間那叫做西南聯大。)

不但這樣,而且感覺當代也沒有民國期間那樣具有影響力和學術氣息了,這是為什麼?

昨天還在群裡討論這中國的高校,尤其是清華和北京大學。

在進入這個話題之前,我們來看看幾個觀點。

1、北京大學錢理群教授的非常犀利的批評了中國的高校。

是的,錢教授批評的沒錯。但大笨new認為利己主義並沒有錯,恰恰是刻意的消滅利己注意是危險的。當我們刻意消滅利己主義時,很多人會大言不慚的打著利他、大公無私的帽子去幹一些利己主義的勾當。

實踐也證明了,刻意消滅利己主義並不能帶來社會的進步,記得我們的歷史上有一個時期叫

“人民公社、大鍋飯”,那個時期並沒有給社會生產力帶來進步,相反餓死了不少人。

2、香港東方日報評論

大學能培養富豪、能培養出政要,是一件好事,但是大學若丟失了學術陣地,那真的就是高校的悲哀。誠然中國的高校學術氛圍的確不如發達國家,但也並非不學無術,而且這也全非學校本身的因素。

3、關於大學排名

坊間極為看中各種國際排名,各種版本、各種討論,要麼認為我們大學排名很高,西方排名按照西方標準,故意壓低我們大學的排名;要麼我們打大學排名很低,一無是處。

往往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其實大學排名就那麼回事兒,看淡一些反而更好,關注學術、不關注排名更接近大學本質。

諾貝爾獎在某些方面代表了最高的學問成就,是所有做學問的人追求之一;那麼為什麼我們的大學沒有在諾獎方面取得成就(學術水平發展的滯後)。

大笨new認為是如下原因所致:

第一:環境


1、生存環境

當年魯迅一年的薪水可以在北京買房,現在清華大學教授一年薪水有多少,教授能拿到手的薪水不足15萬(可能還不足12萬)。

能進入清華大學而且還評為教授的人,應該比大多數的人都要努力,這點收入顯然是不符合他們的努力程度。

所以他們得掙錢,很多老師會加班做項目、做課題,不過是為了在京有個住所,然後再有點生活的保障;幾遍不佔用科研時間,但也絕對佔用了科研精力。

在各種電視上看到愛國科學家從國外回來,都說:“這些科學家放棄了國外優異的科研條件。”這真不是說說而已的。

2、科研環境

科研著實是一件奢侈品,科學研究不過是國家拿錢滿足一小部分的興趣和好奇。

顯然我們的科研並沒有這樣的純粹,每一個課題需要:

研究背景——文獻綜述——研究思路——技術路線——預計成果……。既然都已經預計到成果了,還研究個什麼勁兒(當然預計成果很多以論文多少、培養碩士、博士多少等等);還有中國的科研項目幾乎不允許失敗,每一個課題在解題時得出的結論都是科研成果世界先進,這大概不符合客觀規律吧,我覺得很多課題並沒有取得什麼像樣的成果,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我信。


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捂上眼睛,不願意看到失敗。

科研不是蓋蓋樓、修修橋、建建壩,科研不是一蹴而就的,科研不是一下砸個幾十億就可以可以提升,而是一項持續的投入,在你沒有結果和產出的時候你還願意投入

所以科研在一定程度上跟國家的發達程度相關(更準確的說跟教育的投入和保障程度相關);我們看到:美國、英國、日本、德國、香港地區、瑞士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經常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但很難聽到埃塞俄比亞、特拉尼達和多巴格、埃及、尼日利亞出了什麼像樣的科研成。

3、教育環境

大學的成敗的種子,其實在中小學階段已經種下,當你種下的一粒松樹的種子,那麼在大學期間你可以培育成一棵參天的大樹;當你種下的是一粒豌豆種子,充其量長成一棵豌豆射手。


一所小學的成敗不是他能讓多少孩子考上重點初中,一所初中的成敗不是讓多少孩子考上重點高中,一所高中成敗不時讓多少學生考上重點大學;而是這些學校的孩子最後成為什麼樣的人,他們有什麼樣的人生。

在這個階段給他們堅毅的品格,形成良好的思維,而非把學生看做流水線上的產品,小學的成品是初中;初中的成品是高中;高中的成品是大學。高中有多少老師告訴學生:“現在不是玩的時候,大學有的是時間玩!”

這樣的環境下給很多的學生形成一種什麼樣的觀點?恨不得讓學生記住每一個考試知識點,完全成為應試的產品,二恰恰考試的方式又很是流氓,拿歷史考試來說:我們考甲午中日戰爭發生在哪一年?西方考的二戰有沒有可能避免?這樣的以不同方式教出來的學生是不同的。

我們中學教出來很多的存儲器,而西方教出來的是處理器,我們希望博聞強記,而西方教育出來思考著。大腦是用來思考的,不是用來記憶的,尤其是在信息爆炸、信息易得的互聯網時代,思考力遠遠比記憶力重要得多。

第二:形而上學盛行

100多年的歷史,說短不算短,說長比不過牛津、哈佛,劍橋、斯坦福。

但是我們卻經歷了院系調整、高考停考、恢復高考、院校合併、211計劃、973計劃,雙一流等等一系列的事件。

當然初衷都是好的,但客觀上並不見得是好事。

1、院校調整

主觀上說為的是國家建設所需,客觀上講把學術氛圍強行轉到工程技術上,讓許多學校的失去了歷史,恰恰歷史是高校的文化之一。大學在介紹自己時往往喜歡尋根,尋找最遠古的那個根,然而很多高校最遠古的那根連個毛都沒有留下。

2、停止高考、恢復高考。

這個不必言說。

3、高校合併

再一次走入歧途,貪大而棄精,貪多嚼不爛。

4、各種計劃

看似是為了加強學校建設,增加支持力度,然而事實如何,真不好說。

本身各種計劃,給了高校很大壓力,為了所謂成果,甚至不惜造假。

為了這個名頭,哪一所學校沒有花精力、人力、財力、物力去“活動”過?有這份心思不如去研究一下教學研。

5、形而上學

1) 中學、大學很多政治類的課程,先入為主的告訴了學生“辯證唯物主義”是對的,“形而上學”,“唯心主義”是錯的;“可知論”是對,“不可知論”是錯的;“一元論”是對的,“多元論”是錯的,這種哲學教法本身就是形而上學的。

況且不說有多少諾獎獲得者是唯物、唯心,科學揭示的出來的世界越多,讓我們認為人類完全感知這個客觀存在能力越發有限。

2)很多所謂的科學捍衛者,在捍衛宇宙大爆炸、生物進化論時,用一種鄙夷的神態來批評哪些懷疑者,大笨new也是支持大爆炸和進化論學說的,但大笨new也在懷疑這些理論,科學是容得下懷疑的,而太多的不容置疑,讓很多學說在成了死水,成了宗教。

簡單舉個例子:“地球為什麼公轉?是怎麼繞著太陽轉起來的?”就連這樣一個問題都無法解釋,那麼浩瀚的宇宙哪些哲學老師怎麼就一句“可知”概括了?

3)形而上還在忙著批判和打到;我們往往把現在的失敗歸因於一點,或者孔子儒學、或者行政干預、或者高考制度、或者房地產?

然而這並非一事一物所致。

4)學科設置,很多人說中學強化物理弱化英語,有利於科學。

然而偉大力學家錢偉長中學數理化都很差,然而成為偉大科學家,大笨new恰恰認為閱讀、史學、國學、哲學反而更有利於科學;高中階段的數理化無非是記住某些定義、定理、公式、範式、試驗要領等等,通過運用這些來解決有既定答案的問題,所有的問題解決方案都是固定於一兩種,而非思維性的問題解決方案。

如同二戰能不能避免?甲午戰爭清朝獲勝會如何?清朝在中國歷史上的作用?等等,這樣的考題沒有答案可以寬泛不固定,但可以看出一個學生分析問題的邏輯思維能力。

第三 德育理念上跑偏

過度強調所謂的奉獻,大公無私、助人為樂,而且不能告訴孩子們正確的方式。我想大多數人努力的動力都是為自己更好的生活。

奉獻、大公無私、助人為樂都沒錯,但是大笨new認為,通過努力在道德框架內讓自己財富增加,生活的更好就是奉獻、就是助人為樂;個人合法財產的增加也是社會財富增加的一部分。

還記得我們的:“公平有限,兼顧效率”嗎?思考一下為什麼分配原則會調整為“公平有限,兼顧效率”。

最後跟大家分享一個成語:知促常樂

大笨new的解釋是:自己的努力,應該對符合規律的收穫感到快樂。


大笨new易數學


清華大學建校至今已經有上百年了,對於我國來說是數一數二的高等院校,為什麼至今還沒有諾貝爾獎金獲得者,這是什麼原因呢?


首先,科學研究需要的不僅僅是金錢的投入,還有就是堅韌不拔的耐心和承受能力。科研要的是有不怕輸堅持到底的精神,科研要的是能扛得住外界的眼光,在沒有結果和產出的時候,任然堅持走自己的路,不放棄不拋棄的毅力。


其次,環境影響人的成長和後期的發展,不管是清華大學還是其他的著名院校,學生們都是從小學,初中,高中一路走過來的,而這一路上,學子們更多的只是為了學習而學習,他們的電腦一直處於背背、考試、成績這樣一條路上,很少有老師讓他們去創新、思考,只是為了應付考試,為了將來考上好的大學。


老師們常常把“考上大學後,你們有的是時間去玩,現在最要緊的是考上大學”。孩子們長期被灌輸這樣的思想,在上大學之前也把考上大學作為主要目的。有怎麼能指望這樣的學子們能有投身於科研,去做那樣枯燥無味的事呢?


還有就是沒有獲得諾貝爾獎,並不代表清華大學就沒有科研成就,諾貝爾獎是用來鼓勵人們去投身某一項事業的,而不是為了獲得諾貝爾獎而去努力的。所以我們不要本末倒置了,一所大學的成就不能僅僅用有沒有獲得諾貝爾獎來衡量的。


決勝網



前一段時間,連續在任職的高校聽了兩場“千人計劃”的講座,說實話很有感觸。兩個教授都是從國外回來的,一個從美國國家航天航空局(NASA)回到自己原來的母校,另一教授則是因自己的夫人從德國回到湖南。


兩個教授都講了自己這些年在國外的感受以及對科研的認識,在我看來是真實的,也是有道理的。其中,就講道了為什麼國內那麼多研究機構,那麼多優秀的高校(北大、清華等)發表一篇Nature 或Science都這麼困難。更者,除了屠呦呦,在自然科學領域沒有一箇中國人獲得過諾貝爾獎?


究其原因大致有三,首先便是國內的學術環境和氛圍。目前,國內科研人才的帽子滿天飛,你有“千人”、我有“萬人”,你有“長江”、我有“黃河”……各部門,各省市出臺的創新人才計劃有近百個,名目繁多的“帽子”滿天飛,這在全世界是絕無僅有的。

這種政策,在吸引、支持青年創新人才方面發揮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名目繁多的“人才計劃”把青年人的眼光聚焦到了“帽子”上,偏離了科研的正確方向,貽誤了科研的黃金時期。再者,如李德仁院士所說,有些導師,滿足於爭取小的橫向項目,把年輕的老師或者學生當做“勞動力”,整天沉浸在重複且沒有挑戰性的勞動中,沒有成就感的同時又承擔著各種生活壓力,慢慢地科研興趣就淡了。說白了,現在的科研人才基本都是急功近利,難以靜下心來做真正的科研,因為耗不起。


其次,國內青年科研者的壓力太大,加之政府補貼不均衡,難以靜下心來做科研。目前國內房價算是暫時穩定了,但大部分人都知道,這只是暫時而已,有很多地方的房價還在上漲。基本上,省會的房價基本在一萬以上了吧,更別說北上廣。有些年輕科研人員得愁自己的住在哪裡,孩子養不養得活,天天得思考怎麼養家,一來二去,哪還有什麼精力搞研究。聽說,在北京某科研所的一個老教授,一輩子都沒能在首都買上一套房,居無定所,聽上去很是淒涼。


再者 ,國內科研者的思維方式或研究思路比較“獨特”。國外的人做研究,思路都很簡單,比如研究城市對樹木生長的影響,就花了幾年的時間來做這個實驗,一棵樹放城市裡面,另一棵則放在農村。結果發現,城市的環境反而能使樹木生長得更好,結果變發了幾篇Nature。而且,他們又驗證了這一現象。利用遙感數據計算了城市地區植被碳儲量和郊區的碳儲量,發現城市區域的碳儲量比郊區碳儲量密度更大,結果又發了兩篇Science。反過來看看國內許多研究者,很喜歡把問題或者實驗往復雜的方向牽引,覺得越複雜,就越高級,就能出好的成果。但,又有幾人能發Nature或Science呢?更別說獲諾貝爾獎。


總之,科研是需要真正沉下心來搞的東西,是一個長時間的過程,需要耐心,需要沉澱。


以上僅為個人看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方便時給個關注,謝謝啦!


DS二當家


百年名校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為中國培養了大批科技人才。卻沒有一位獲得過諾貝爾獎,實在有點遺憾。然而,仔細分析世界形勢,不難發現,諾貝爾獎評委們,有很大的政治歧視作用。

從諾貝爾和平獎、經濟獎得獎者及評委方式來看,評出的獲得者,多是為許多國家民眾並不認同者。如奧巴馬總統,剛上臺不久便獲諾貝爾和平獎,不久便發動戰爭,這簡直是對諾貝爾獎和平獎的巨大諷刺。

至於其它獎項,也可發現,這其實與諾貝爾評委們的政治歧視有關。1949年之前,中國的貧困落後,民不聊生,各方面全面落後,諾貝爾評委會不給機會還嘗認可。然而,在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各方面科技蓬勃發展,兩彈一星,航天等科技全面趕超歐美,經濟發展躍上新臺階,解決了世界上人口最多國家的溫飽問題。然而,那些評委們都是眼瞎的。

從十年前,諾貝爾文學獎授給了那位反華文人(劉?)看。這個諾貝爾評委會員,根本就是骨頭裡就包含有反華成分。至於物理、化學等,我們雖然與美歐有一定差距,但並非很大。只是,我們的科技人才,在撰寫成果時,並非都用英文,這對諾貝爾評委瞭解我國的科技,有一定隔陔。但從文學、和平及經濟學獎來看,物理、化學、醫學等評委們,自然帶有一些歧視眼色。

獲得諾貝爾獎者,未必是最好的。最好的學者,也未必入選諾貝爾獎評委們的眼睛。我們要堅持自己特色,並吸收其它大學先進辦學理念,一樣可以成為世界名校。


憤怒野虎


“我們的大學怎麼培養不出世界級尖端人才

?”錢學森之問猶言在耳。的確,即便是國內北大、清華最頂尖雙一流高校,在培養世界級科學大師方面不可謂不用功,不可謂不勵精銘志。遺憾的是百十年來乏善可陳,顆粒無收,落下培養 “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之稱謂,奈何乎?乃為也!

國內高等教育同歐美高等教育相比較,其差距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寬進嚴出的高教機制。在西方每個人都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權力和機會,但能否學成圓滿畢業那靠個人的稟賦和毅力。因此,歐美高校生是通過勤奮刻苦獲得畢業成果的,反觀國內高校嚴進寬出的庸庸散散,孰強孰弱一目瞭然;

二是能伸能屈的高教作風。西方高等教職員工,其薪水、待遇、升降、獎懲機制,都和其授課質量、學術成果轉換率、綜合滿意度等動態掛鉤,其去留升降評估都有一套完整體系。因而,西方高教師資力量大都學術嚴謹、作風優良、專業紮實,不敢誤人子弟的混日子,更不敢在科研學術上弄虛作假,欺世盜名;

三是敢議敢言的高教環境。西方教育的一個最突出的特點是:認真探討和研究巳有的思想、觀點、及理論學術成果,但又不迷信任何人的思想、觀點及理論學術成果。對一切文明成果持批判吸收的態度。故此,在西方近一二百的時間中,誕生了愛因斯坦、阿基米德、居里夫人、達爾文、愛迪生……現代的羅布斯等人,無不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跨越前者達到峰巔。

如果說獲得諾貝爾獎是代表世界科(研)學成果的一種最高榮譽,那麼其過程必將是艱辛而漫長的執著與探研,持之以恆的探求欲及工匠精神必不可少。從某種層面上說西方高等教育,不僅在體制、機制上其設置合乎科學性,且還在人的精神塑造上亦很成功,不然,近現代全球的科技文明、科學成果出自西方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說句很形象的話,沒有豐富肥沃的土壤,縱有好的種苗也難結碩果,反之亦然,我們的教育缺陷在哪裡?想必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認知和評判!


手機用戶聽取蛙聲一片


清華大學本來是一個預備學校,相當於美國大學的中國預科。如果說清華有什麼成功的教育,那就是想象中的事。清華在1949年前不是一流大學。

1949年以後,對高等教育進行改革,其實應該叫改造。全面從歐美模式轉向蘇聯模式。綜合大學拆分出若干專業學院,培養一塊磚式的“人才”。這次院校調整極大的摧殘了中國本來就脆弱的高等教育。相當於拆毀了北京城牆。此後幾十年中國都在為這次強拆買單。

中國搞兩彈一星,主要依靠的是歐美留學歸來人員。有一部分是留蘇的。需要大量底層做事的技術人員。專業學院適合這種模式。換句話說,當時科研走的是手工勞動,不是大機器勞動。

綜合教育和專科教育的區別就像是乘公交和乘地鐵的區別。專科教育就像乘地鐵,只注重結果,沒有橫向比較。不像乘公交車可以觀看不同的環境景色。專業教育培養出的人才適應性差,缺乏研究能力和創新能力。改革開放後,特別強調拓寬知識領域,培養T字形人才。解放以後的蘇聯模式教育,加上對外關係惡化,對外交流中斷,長期閉門造車。各個大學的教學科研大同小異:明天的你我依舊重複著昨天的故事。

科研必須站在最前沿。必須和世界進行交流。通過學術會議,學術刊物,學術著作跟蹤世界前沿。中國(包括清華)能做到的不多,做好的更少。

大學要分為培養知識型人才的科研大學,和培養工程性人才的技術大學。或者在一所院校內把兩種教育區別對待。中國的大學大部分都不清楚自己在幹什麼。很多理工大學只是成立了幾個文科系,比如中文系、法律系、外語系、金融管理、經濟系,就自詡綜合大學了。為了掩蓋自己單一領域的尷尬,往往喜歡改名什麼科技大學,理工大學,工程大學,工業大學。清華也是走這樣的道路。教學還是按照教育部編制的統一大綱。

清華的地位基於幾個方面,第一是歷史性,第二是地理性,第三是政治性,第四是經濟性。

歷史上清華是國立大學,開店早,老字號,輩分高。地理位置好,天子腳下,近水樓臺先得月。國家機關人員都願意給自己孩子弄個離家近的好大學。政治性就是形象工程,要衝出亞洲,走向世界,國家撥款搞建設,重點培養扶持。經濟性就是學科建設好,資源優先。國家有什麼重點實驗室首先考慮幾個名校。

但是好大學的標準在不同時期是不一樣的。解放前的好大學是能留洋,能做高官。解放後的好大學是重點,優先被選。改革開放後又是能出國。現在又回到了能進機關。

教育的目的不是鑽研學術,而是鑽營權勢。學術不能和權貴交朋友。那樣學術喪失了自由的天性,淪為利益的奴僕。公爵可以有很多個,貝多芬只有一個。

學術按照行政去管理,出的就不會是學術成果,而是行政成果。


天明遙遙山海關


改革開放前,中國知識分子叫臭老九,知識越多越反動。改革開放後是一切錢看 ,精英們都去搞金融地產,不需要多少知識的產業。最重要的是中國自古以來是學而優則仕,精英們都去當官了。


隨緣23137886


為毛要去爭什麼諾貝爾?現在的諾貝爾以經不像從前了,參雜了太多的政治因素,以脫離了純學術研究軌道,早以名不符實,我們坐看他鬧鬼就好!另外也要加強我們自己的學術獎勵機制,創立我們自己品牌的最高科學獎項!!!


單槍匹馬55456171


有科學曾說過:北大是培養利已主義的大本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