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季节,秸秆不要烧,加工生物燃料乙醇减少环境污染

又是一年秋收之时,农民沉浸在秋收的喜悦中,但随之而来铺天盖地的秸秆,让很多农民都很是头疼,不少人选择直接在田间地头烧掉的方式来处理这些秸秆。


秋收季节,秸秆不要烧,加工生物燃料乙醇减少环境污染

龙力生物呼吁秸秆不要烧,加工生物燃料乙醇减少环境污染

各地纷纷发布最严禁令,禁止焚烧秸秆,因为烧秸秆会带来很多严重的问题:

首先,污染大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焚烧秸秆时,二氧化硫的浓度比平时高出1倍。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比平时高出3倍。当可吸入颗粒物达到一定浓度时,对人的眼睛、咽喉,还有黏膜的部位刺激较大,还能造成哮喘、胸闷、流泪,严重时可导致支气管炎、心脑血管疾病等。

第二,引发火灾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焚烧秸秆容易引燃周围可燃物,尤其是在山林和村庄附近,一旦引发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秋收季节,秸秆不要烧,加工生物燃料乙醇减少环境污染

龙力生物呼吁秸秆不要烧,加工生物燃料乙醇减少环境污染

第三,影响道路交通和航空安全。秸秆焚烧形成烟雾,造成空气能见度下降,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第四,破坏土壤结构,造成耕地质量下降。焚烧秸秆时,地面温度急剧升高,会直接烫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影响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利用,直接影响农田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这些白白烧掉的秸秆,如果利用起来,加工成生物质燃料,不仅可以解决焚烧污染的问题,还可以减少化石能源消耗。例如,秸秆成型燃料、秸秆发电,还有秸秆乙醇(纤维素乙醇)等。近些年,由于低碳环保、可用于车用燃料等诸多优点,各国争相发展生物燃料乙醇,以纤维素为原料的乙醇成为热点。

根据农业部相关报告,中国包括玉米秸秆、稻草、麦秸在内的农作物秸秆可收集资源量约7亿吨。目前农作物秸秆利用率为69%,能源化可利用量约2.1亿吨,理论上每年可生产4000—5000万吨纤维素乙醇。


秋收季节,秸秆不要烧,加工生物燃料乙醇减少环境污染

龙力生物呼吁秸秆不要烧,加工生物燃料乙醇减少环境污染

发展纤维素燃料乙醇可减少秸秆露天焚烧,直接减少PM2.5排放量为每公斤秸秆20克(20g/kg 秸秆)。将乙醇加入的汽油当中制成乙醇汽油,其中乙醇取代汽油中部分芳烃,可进一步减少初级和次级PM2.5的排放,大大减少环境污染。

在各国政府的鼓励和财政激励下,近年来,多家企业已陆续开展纤维素乙醇示范工程的建设。2014年,美国、西班牙、巴西等国已经陆续加入到大力发展纤维素乙醇的行列中。相关的规模化测算结果表明,在美国,纤维素乙醇的成本已基本与玉米乙醇处于同一水平。


秋收季节,秸秆不要烧,加工生物燃料乙醇减少环境污染

龙力生物呼吁秸秆不要烧,加工生物燃料乙醇减少环境污染

国家车用乙醇汽油推广工作领导小组特邀顾问、教授级高工乔映宾介绍说,每年产生的秸秆,有的要造纸、有的要做饲料、有的还要还田,如果拿出2亿吨的秸秆能做乙醇,按照7吨秸秆做1吨的比例,可生产3千万吨乙醇。

中国生物质资源丰富,从保护环境和能源安全考虑,应充分利用生物质能源。随着中国燃料乙醇跨入能源项目、审批权限下放、试点规模扩大、纤维素乙醇补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纤维素乙醇的产业化环境已经具备。未来几年,随着原料收储运体系的逐步完善,2-3年可实现长周期连续稳定运转,3-5年有望实现盈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