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是一所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农、工、理、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是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共建大学、国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入选教育部“援疆学科建设计划”40所重点高校之一。

学校1948年创建于哈尔滨,始称东北农学院,先后隶属于东北行政委员会农业部、国家高等教育部、国家农业部、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黑龙江省教育厅。1981年被确定为黑龙江省省属重点院校,1994年与黑龙江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东北农业大学。

截至2017年4月,学校占地面积496.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3.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6亿元。设有17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开办71个本科专业。学校有全日制在校27476人,其中研究生3 876人、本科生23 389人、外国留学生211人;专任教师1426人,其中教授304人、副教授428人;具有博士学位者743人,具有硕士学位者452人。

东北农业大学

文化传统

校徽

学校标识图案为印章型。核心图案是英文字母“A”、阿拉伯数字“1948”和环绕开放圆弧;辅助校牌标准字体“东北农业大学”和英文全称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外环绕圆弧构成完整的印章型标识完整图案。

英文字母“A”:是英文字母“N”、“E”、“U”的变形构成英文字母“A”,总体是学校英文全称缩写“NEAU”的变形表达。

1948:是学校的建校时间。

整体寓意:表达学校是一所以农科为主,追求一流的办学理想和开放式的办学理念。

校训:博学笃行,明德亲民

“博学笃行”出自《礼记·中庸》。是指以渊博和诚笃为指标的学行态度,可视为对人“才”的要求。

明德亲民是指要注重思想品德的完善、人文素养的汲取,注重国家发展、民族兴衰、个人责任,注重修身正己。关注民生,具有强烈的服务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

校风:勤奋 求实 奉献 创新

东农精神:艰苦奋斗 自强不息

东北农业大学

学科建设

截至2016年8月,学校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农业部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学科群,10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农业科学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有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1个本科专业。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畜牧学。

ESI全球前1%学科: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

国家重点学科(3个):农业机械化工程、基础兽医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3个):蔬菜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临床兽医学。

农业部重点学科(2个):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省级重点学科群(2个):新型农业装备制造产业、绿色食品生产与加工。

省级一级重点学科(10个):作物学,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工程、园艺学、生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

“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5个):黑龙江省粮食作物丰产优质技术与应用、东北农区优质安全畜产工程、东北农区奶牛健康监控与疾病防治、粮食主产区现代农业装备创新工程、乳品大豆加工理论与关键技术。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畜牧学、作物学、兽医学、农业工程、农林经济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园艺学,生物学。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国家乳品工业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9个):畜牧学、作物学、兽医学、农业工程、农林经济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生态学、草学。

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48个):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农业遥感与土地利用,作物生态学,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环境水利,农业系统工程与管理工程,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动物药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畜牧系统管理,动物行为学,草学,食品科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发酵工程,植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动物学,发育生物学,遗传学,生理学,水生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生物物理学,蔬菜学,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生态学。

专业学位博士点(1个):兽医博士。

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0个):畜牧学,作物学,兽医学,农业工程,农林经济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生态学,草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101个):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农业遥感与土地利用,作物生态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业系统工程与管理工程,环境水利,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动物药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畜牧系统管理,动物行为学,草学,食品科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发酵工程,植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动物学,发育生物学,遗传学,生理学,水生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生物物理学,水文学及水资源,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生态学,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果树学,蔬菜学,风景园林学,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含:税收学),金融学(含:保险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学,会计学,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英语语言文学,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

专业学位硕士点(5个):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公共管理,工商管理。

本科专业(75个):生物科学,生物技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环境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水利水电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农业机械化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农学,园艺,植物保护,园林,农业资源与环境,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水产养殖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业工程,工程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农林经济管理,金融学,法学,英语,应用化学,农村区域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信息与计算科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生态学,,保险学,社会工作,动物药学,食品质量与安全,土木工程,旅游管理,粮食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音乐表演,艺术设计,草业科学,俄语,风景园林,乳品工程,制药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应用生物科学,软件工程,物流工程,统计学,种子科学与工程,车辆工程,农艺教育,园艺教育,畜禽生产教育,植物保护教育,广播电视编导,对外汉语,包装工程,物联网工程,环境工程,植物科学与技术。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16年8月,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教育部、农业部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4个,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基地1个,全国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1个;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提名4篇。学校是国家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院校,设有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

国家级特色专业:动物医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学、生物技术、农业水利工程、园艺、动物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乳品工程“3+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动物科学专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级精品课程:兽医外科学、动物生物化学。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乳与健康。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动物生物化学、兽医外科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植物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东北农业大学-润盈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东北农业大学-兰西县种猪场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

教育部、农业部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东北农业大学绥化大豆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大宗蔬菜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东北农业大学兰西生猪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西甜瓜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历史沿革

1948年 8月,东北农学院筹委会成立,刘达任主任;

1948年11月,合并原长春大学农学院;

1949年1月,原东北大学农学院、原东北科学院农林系、原哈尔滨市第一技术专科学校农学科并入东北农学院;

1949年9月,东北农学院正式开学;

1950年1月,东北农学院改名为哈尔滨农学院;

1950年10月,沈阳农学院与哈尔滨农学院合并,恢复东北农学院原称;黑龙江省农业专科学校兽医科并入东北农学院;

1953年3月,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农学系部分教师调入东北农学院;

1994年2月,东北农学院与黑龙江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为东北农业大学;

2004年12月,黑龙江省乳品工业技术开发中心划归东北农业大学;

2006年10月,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即黑龙江省大豆技术开发研究中心整体划转东北农业大学。

2017年9月,东北农业大学入选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