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籽:形象诠释新时代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中国西藏网讯 9月30日,由国家民委组织的2018年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活动落幕。近半个月来,本批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先后赴四川、陕西、河北、北京等省市参观考察。

“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收获友谊”是参观团此行的最大收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祖国改革发展取得了新的伟大成就,在率先推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战旗村,团员们走进电商产业中心、唐昌布鞋手工作坊、手工酱油园区;在西安国际港务区,团员们感知着正在着力打造“一带一路”上最大的内陆型国际化中转枢纽港、商贸物流集散地和大西安东部城市新中心的时代律动。

生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时代的多民族大家庭,参观团成员可以直观的感受“家庭的温暖”。革命圣地窑洞里、宝塔山下的延安精神,河北西柏坡和李家庄里的“建国大业”,四川省北川水磨古镇的民族风情,陕西历史博物馆里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大慈恩寺里玄奘法师的“中国脊梁......这样亲身走近、亲耳聆听,让参观团成员增进了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中央对参观团的定位非常高:“组织少数民族参观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心系各族群众的生动体现,是党的民族工作的优良传统,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制度安排。”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召开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第六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等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理论,这些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石榴,这种灌木浆果,据传是汉代张骞从西域引进的,本身就见证了中国区域交往、民族交往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用石榴籽隐喻民族团结,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形象概括。一粒粒的石榴籽,既是个体的存在,又紧紧抱在一起形成一个石榴果,也正是同一个石榴果的供给,各个石榴籽也才得以存续,这种关系正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中国西藏网综合/杨悦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