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中民投董文標:爲什麼我要做鄉村振興?

首屆“鄉村振興發展論壇”花絮,確定不點開看看?

(視頻時長1分37秒)

來自中國農業農村部、社科院等政府機構的學者,世界銀行、瑞銀、花旗等金融機構代表和多位有豐富鄉村振興經驗的行業專家共同分享了鄉村新業態的全球實踐,並就科技、金融將在鄉村振興中發揮的作用進行了討論。

以下是我們為您帶來的現場觀點集錦,敬請“食用”:

一、鄉村將是巨大的市場


董文標

中民投董事局主席


「深度」中民投董文標:為什麼我要做鄉村振興?

中民投進入鄉村振興領域是基於這樣兩點思考:一、中民投已經成立四年,鄉村振興是我們探索的新興業態之一;二、中國城市的消費已達飽和值,真正的迴旋餘地在農村。

中民投成立以後,收了很多物業。當時的想法就是 “以金融思想做產業,圍繞產業佈局做金融。”原來我在銀行的時候一直想打通兩個事情:第一是在小微企業做一些文章,第二個是在城市家庭的流動性管理上做一些事情。

基於同樣的思想,我後來考慮到農村做這一件事情,確確實實這件事情有難度,但是還是能做成的,因為這是未來非常強大的市場。另外這事看起來很困難,實際上真正要貼下身子去做也不會困難。

中民投的鄉村振興方案與幾家大型電商企業最大的不同在於兩點:

一是佈局線下。中民投一開始就做這個考慮,比如建設綜合體,它能讓中民投有能力對在五公里內的市場進行細分。我知道這範圍內有多少農戶、多少土地,這些土地用什麼種子、肥料等等。這樣的資料可以為將來大規模的進行整合做準備。

二是農戶的財富增長計劃。農戶非常需要一個幫他算賬、賺錢、花錢的管家。中民投做這一項目時結合線上線下的渠道,同時建立在細分市場和對農戶的財富增長計劃制訂的基礎上,所以,未來可以進行非常精準的銷售與推廣。

我和我的團隊都充滿信心,因為這一塊的市場潛力非常大。目前中民投的佈局範圍主要在河南、河北和山東,這裡的文化是相同的,同時農戶的基本特點沒有改變:種植、養殖、打工。在鄉村中提供金融服務有兩個優勢:

第一,農民都非常講誠信。在農村,如果一個人貸款貸了以後他沒有還,全村人都知道,他以後就沒法在村裡待了,所以農村借貸安全性是非常高的。

第二,減少成本。傳統銀行的基本方式成本過高,不適合在農村。但是通過互聯網的思維方式,我們可以在知道農戶家中情況的基礎上,將借貸減到最低。


鄭清智

中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協會副會長


「深度」中民投董文標:為什麼我要做鄉村振興?

我覺得中民投的鄉村振興文化綜合體是一項創新。中民投站在國家戰略的高度整合資源,針對“三農”,農村存在的痛點和難點提出了這個方案,我很贊成。將來縣域經濟還有很大的潛力,它會是下一輪經濟發展的動力。


蔡紅軍

瑞銀集團全球投資銀行業務執行副主席


「深度」中民投董文標:為什麼我要做鄉村振興?

與一線二線城市相比,過去40年的農村變化比較小,但如果與近二十年前的農村相比,無論是家庭的純收入,還是消費規模,現在的農村都呈現天翻地覆的變化,家庭純收入從1997年大概2000元到2016年的1.2萬元,消費增長速度也近8%。

中民投的財富增長計劃,是要為中國的農民當好自己的財富管理專家,把他們的產品,把他們孩子的教育和他們將來購買什麼樣的物品,將來他們生產的產品往哪兒賣,統統地管理起來。這將是巨大的商業機會,也是對中國經濟作出的巨大貢獻。

王炯

中原銀行行長


「深度」中民投董文標:為什麼我要做鄉村振興?

農業是個大產業。民以食為天,農業是二三產業的基礎,缺乏農業的經濟的發展,對於中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來說是不現實的。

農村也是一個大市場,農村的市場從投資的方向來說,下一步鄉村振興中的基礎設施建設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投資市場。河南省現在的存款總量是6萬億,其中接近50%是縣域及縣域以下的存款。

農民是個大客群。河南省有一億人口,縣域及縣域以下的人口占比超過50%,再加上外出務工的農民工,構成巨大的客戶群。

二、用科技與金融改變鄉村


文睿禮

花旗全球金融機構部副主席兼亞太策略產業部主管


「深度」中民投董文標:為什麼我要做鄉村振興?

農村金融對於全世界,都是最具挑戰性的一個主題。首先,在每一個社區或農村都提供服務對於銀行來說費用太高;第二,信用貸款也會存在風險。但科技的發展解決了很多的問題,尤其是出現一些創新性的金融模型、商務模型。對於農村金融,數字化科技的應用提供了更多的解決方案,使我們能夠實現我們之前從來沒有能夠實現的問題。


魏後凱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


「深度」中民投董文標:為什麼我要做鄉村振興?

過去的要素、資本都是從農村到城市,但近年來已趨於要素、資本雙向流動的新階段。

雙向流動是很正常的一種情況,但鄉村振興依舊面臨一個大問題——投資少、資金高度缺乏。農村投資的期限比較長,回報率比較低,因此鄉村的普惠金融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政府要有相應的支持政策體系以及找到長效、盈利的模式。第二,要把握我們未來城鄉的格局、把握未來的格局。第三,一定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精準施策。


Sitaramachandra Machiraju

世界銀行東亞與太平洋地區農業全球實踐部高級農業專家


「深度」中民投董文標:為什麼我要做鄉村振興?

中國及世界的農業目前存在人口老齡化、化肥使用過多造成汙染等問題。應對這些挑戰,農業需要做到“3S”——Safe、Sustainable、Smart。金融如何能夠幫助農業做到這3S?以世行與中國的多個項目為例,世行一些新的應用更好地保護和促進農業的發展,同時讓農業能夠變得更加盈利,生產力也能夠提高。

這一次論壇上,金融機構是想和省政府展開更高效的合作,通過一些有效的資金和資源的調配,促進激活民營企業,從而創造出更多的價值。這些價值不僅僅是對於投資者的一些經濟回報,同時也能夠造福於政府,政府提供的服務就帶來了更多的附加值,讓整個的行業、整個的市場、整個的社會都受益。

王聚冰

中民鄉鄰控股董事長


「深度」中民投董文標:為什麼我要做鄉村振興?

中民鄉鄰目前有2.1萬個鄉鄰小站。世界上管理網點最多的公司是7eleven,管理4.8萬家,第二名是中國的郵政,管理3.6萬家。如果一天看一個站點的話,要100年才能看完這2.1萬個站點。

「深度」中民投董文標:為什麼我要做鄉村振興?

鄉鄰小站分佈示意圖

其實世界上有三個中國,城市的中國、鄉村的中國和互聯網的中國。城市的中國有便捷的基礎設施、良好的教育等等;鄉村的中國是一個熟人的社會,由宗族親情維繫,但它也存在很多問題;互聯網的中國中大概有三千萬人生活著,這裡的生活是指幾乎全部的收入是來自互聯網,比如說在互聯網開店的,比如說做網紅的。

今天,鄉鄰小站的使命就是將“三個中國”融為一體,用商業的力量,用金融的力量,用科技的力量,三個力量加起來,我們就像種子在土裡往上長一樣,只要有陽光和雨露,這三股力量就一定能長出來。所以我們每進一個村,就用這三股力量給這個村莊來賦能。

三、鄉村是未來的方向

吉姆·羅傑斯

知名投資人


「深度」中民投董文標:為什麼我要做鄉村振興?

我對中國的未來非常期待,農業是其中最大的亮點。我已經看到中國農業的鉅變,中原地區是農業的發源地,隨著農業的復興,必將吸引全世界的投資。如果看羅傑斯國際商品指數,可以發現世界農業總收益在過去的二十年裡下降了大約38%,同期標普500、巴克萊資本長期國債指數都有超過2倍的增長。

「深度」中民投董文標:為什麼我要做鄉村振興?

二十年間,羅傑斯國際商品指數(綠)、標普500指數(藍)、巴克萊資本長期國債指數(紅)的走勢對比

很多人由此認為農業處於低迷、下滑狀態,但從全世界的角度來講,它正處於回升的起點上,尤其是在中國。中國農業絕對是光明的,未來不是讓大家都去耕作,去做農民,而是讓大家去農村探尋更多的商機,比如說開一些店,或者開一些品牌,因為中國農村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有發展的機會。加大對農村地區的投資,總有一天會帶來巨大的回報。

宋洪遠

中國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深度」中民投董文標:為什麼我要做鄉村振興?

自黨的十九大以來,為了貫徹十九大精神,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做出了一系列的部署,這些都是我們需要學習領會和把握的。

對於鄉村振興戰略,我有三點認識和思考:

第一,我們要進一步地深刻地理解鄉村振興戰略提出的重大意義。它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總要求;能夠解決新時代我們主要矛盾提出的城鄉區域不平衡和“三農”領域不充分發展的問題。

第二,鄉村振興已經有了“中國方案”。在目標上,新發布的《規劃》已將未來33年的任務明確;在方法上,目前已經提出了推進鄉村振興的“四大舉措”,涵蓋制度供給、人才支撐、投入保障以及黨的領導。

第三,我們明確了五個重點任務,即產業興旺、生態家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黨國英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


「深度」中民投董文標:為什麼我要做鄉村振興?

從農業現代化的要求出發,以後要強調發展小型專業農戶居民點,專業農戶要分散居住,而且每個居民點不應該大;同時,要重點發展大型居民點,發展能養得住一個小學的村莊,人口規模大概是8000人左右;並且均衡佈局城市,能夠保證我們任何一個農民半小時以內駕車走到一座城市。

在9月26日發佈的《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中,有專門一章講村莊的分類,因此我們要開始重視這樣的一個說法——不是所有村莊都要振興,要有類別。比如條件惡劣的村莊,就實施村莊搬遷撤併。我們要樂見小型專業農戶居民點與大型居民點之間的大部分村莊逐漸衰落,並讓市場在這一過程中發揮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