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堂家具在城市居室的傳承和應用

紅木傢俱和紅木文化是中國的國粹,關注度高,問津者多,而比紅木文化更為悠久和傳統的中堂文化卻大相徑庭,重視點低,受眾者少。由紅木製作的中堂傢俱,具有紅木文化和中堂文化的雙重特徵,本文旨在通過紅木傢俱在城市居室的創新組合應用,探索中堂文化的優秀內涵在現代家庭生活中的傳承,踐行及彰顯我們的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

什麼是中堂

堂的主要釋義是正房、高大的房子,辦事、經營或生活操作的場所。中堂的說法起於北宋或唐,唐、宋設政事堂於中書省內,為宰相處理政務之處,中堂因宰相在中書省

內辦公而得名,後稱宰相亦為中堂。

探索中堂傢俱在城市居室的傳承和應用

中堂也是一種書、畫藝術形式,是國畫裝裱中直幅的一種體式,以懸掛在堂屋(或稱客堂、廳堂)正中壁上得名。中國舊式房屋樓板或室頂較高,人們常在堂屋中間牆壁上掛上一幅巨大的字畫,稱為中堂畫,是豎行書寫的長方形作品,內容多為四尺整張的福、壽、龍、虎等吉祥寓意的大字,並在左右配上“對聯”,也有懸掛祖訓、格言、名句書法題字、祖先肖像、山水老虎畫等。

現在更多將中堂定義為家中的會客室,居中的廳堂,即客廳,本文討論的中堂概念即於此。

中堂的佈置

在中國傳統居室的佈局中,堂屋的佈局是最講究和嚴格的,中堂布置由中堂傢俱(附擺件或擺設)和中堂畫兩大部分組成。中堂傢俱作為中國傳統居室中的必備,它以廳的中軸線為基準,板壁前放長條案,條案前是一張四仙或八仙方桌,左右兩邊配扶手椅或太師椅,傢俱整體採用成組成套的對稱方式擺放,體現出莊重、高貴的氣派。

探索中堂傢俱在城市居室的傳承和應用

上海松江醉白池雪海堂中堂布局

基本的中堂傢俱為一桌兩椅一案四件套或加上兩個花幾(或花架)的六件套,中堂布置根據功能不同有所不同,中堂條案後上方常會有一幅字畫,具體掛什麼字畫看屋主喜好,條案(或兩側配有花幾)上的擺件一般會放花瓶、插屏、香爐等。如果單純作為裝飾,沒有禁忌,搭配好看就可以;如果作為寓意運程裝飾,則根據需求可以擺放不同的寓意飾品或者神龕;如果作為風水裝飾的話,可以結合屋主的命理五行和房屋本身的風水格局進行配搭。

中堂的功能

傳統的中堂隨相應的擺放方式有三大功能。一是會客功能:依照傳統習慣,扶手椅或太師椅的座序以右主、左賓或左為上、右為下為序,無論長輩還是僚幕皆宜“序”來入座,這叫坐有坐“相”,這個相,既是形式,又是內涵。二是行禮儀功能:即使是家族中位尊的主人,不行儀式(如婚儀等)之時,平時也只在右邊落座,一是表示謙恭,二是虛位以待,因此,中堂的座椅不經常同時使用。會客和行禮儀講究的是主賓、尊卑、上下、長幼關係,這種關係嚴謹地傳達著中國人“孝悌忠義”的倫理觀。三是祭祀功能:當堂屋兼做佛堂時,則翹頭案正中有設佛龕,或設置福祿壽三星,或供奉已故親人牌位,案上配置香爐、蠟扦、花筒等五供,用於祈福和感念。

中堂傢俱的現狀

現在一般能看到的比較完整的中堂和中堂傢俱,主要在以下場合和一些地方。一是影視作品中,在很多影視劇中我們可以看到,在大戶人家的廳堂裡,常常出現一種由四仙桌或八仙桌、扶手椅或太師椅成對,加上長條案和花幾等組合而來的傢俱。

探索中堂傢俱在城市居室的傳承和應用

電視連續劇《魔都風雲》01集的中堂畫面,攝於電視屏幕

二是在一些特定場館中也能看到,如博物館紀念館、傳統大宅客堂、部分中式會所等,當然在一些寬綽的私人廳堂也有擺放了中堂傢俱的。三是在農村和鄉鎮的普通民居中,現在還常能看到簡化的中堂傢俱,大多由雜木製作,放在進門堂屋中。因此,在中國的家庭佈局中,中堂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一直是佔有重要和核心位置的。

探索中堂傢俱在城市居室的傳承和應用

當今居室客廳一種簡約化的中堂布置

現在國內的城市居室中很少有中堂布置的,但大都有玄關,玄關的功能及傢俱類型和中堂是不同的。自中堂出現以來,講究中堂傢俱佈置的一般都是富庶人家,現在流存下來的中堂傢俱大部分由傳統紅木製成,其款式形制早已成為經典,所以現在製作的中堂傢俱多以仿傳統款形為主。本文討論的中堂傢俱是指由國標紅木製作的傢俱,著重點在傢俱的款形(或稱形制,下同)和組合功能。那麼中堂傢俱的流行為什麼在現代會產生嚴重的萎縮和邊緣化呢?

筆者認為主要由以下三個原因:一是近代西方沙發的引進和新文化運動的影響,對傳統廳堂布局改變很大,擠佔了原本傳統傢俱擺放的地盤。二是時代的變遷,特別是解放後意識形態的變化,也涉及到了對紅木和傳統傢俱及其一些功能的批判,影響了傳承。三是城市化進展,現代居室戶型和家庭人口結構的變化,原本大而全的中堂傢俱已無安放之地和功能之需。特別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後期開始,電視位居家庭客廳的主角後,流行的是沙發配套,其中以布藝和皮沙發居多,在一些家庭中也可看到普通木製沙發或紅木沙發,但已少看到傳統傢俱。

近年來,紅木傢俱和紅木文化成為國人追逐的熱點,紅木傢俱的收藏和研究蔚然成風,紅木仿古傢俱消費成為時尚和品位,但在居室中佈置成套中堂傢俱的卻很少,究其原因,主要也有三點:一是上面已討論過,受現代居室的變化和城市居室戶型、面積的限制,從客廳的設計佈局上就未考慮放置中堂傢俱。二是對中堂文化的接受程度,其會客、行禮儀和佛堂的功能,決定著中堂傢俱日常的使用效率不高,大眾的認同感差異比較大。三是中堂是成套組合傢俱,特別是在紅木材質價格不斷攀升的情況下,其相對昂貴的總價必定是小眾消費市場,難於普及。

中堂傢俱的傳承

中堂傢俱能夠突破市場的小眾化,飛入城市居室的大眾百姓家嗎?筆者認為,兼收幷蓄,創新發揚,前景看好。

1、客廳視聽硬件轉化促傳統傢俱迴歸

現在的城市居室中,客廳是家庭居住環境中最大的的生活空間,也是家庭的活動中心,其主要功能是家庭會客、看電視、聽音樂、家庭成員聚談等。客廳室內傢俱配置主要有沙發、茶几、電視櫃、酒吧櫃及裝飾品成列櫃等,在客廳面積有限的情況下,放置條案、花架、官帽椅或圈椅等傳統傢俱的很少。

在電視媒體的不斷普及下,沙發和電視機成為居室客廳的標配,坐在沙發上看電視、聽音樂或會客,自然要比正襟危坐在椅子上舒坦,另外沙發擺放隨意靈活,款式品種多樣,價格也親民,所以盛行至今。近年來,隨著信息化發展和智能終端的普及,看視頻、聽音樂可以隨時隨地,電視變得可有可無,音響設備也做到了小型化、迷你化和無線化,手機成為個人娛樂、溝通和生活的必需品。現在80後已成為家庭的中堅力量,他們隨著改革開放成長,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強,但工作和家庭壓力也比較重,平時回到家中,在客廳看電視的時間很少,甚至一年也看不了幾次。所以,對一個由80或90後組成的二代同堂的家庭來說,客廳電視機的利用率越來越低,有不少家庭在客廳的佈置中已做到了去電視櫃,不設電視牆或用投影取代。一般家庭在臥室都有電視機,不在廳裡看電視正逐步成為一種習慣。同家裡的固定電話機被淘汰或邊緣化一樣,也許幾年後電視機就會步其後塵。當客廳的視聽硬件轉化或智能化後,其傢俱佈局也會跟著改變,甚至可以考慮不設沙發,在騰出的地方選擇放置傳統椅幾(桌)類傢俱,不僅增加了美感,還節省了空間。

傳統傢俱和文化越來越被大眾接受

中國歷史上,硬木傢俱的傳統已經發展幾千年,流傳下來最具代表的是明清傢俱,特別是由“黃紫紅”材質製成的明清紅木傢俱,其柔美明韻的線條、精緻恢弘的雕刻、嚴絲靈活的榫卯、質樸自然的韻味成為世界傢俱業的一個頂峰,中國的國粹,收藏界的寵兒。紅木傢俱本身的典雅氣質以及遵循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讓中式古典生活的美學文化價值漸成主流。

隨著中式生活理念的迴歸,紅木傢俱的美學價值和收藏價值再次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和喜歡。目前市場上,紅木傢俱材質除了傳統的黃花梨、小葉紫檀、大紅酸枝等三大貢木,

在紅木國標五屬八類外,一些來自南美、非洲的木材也登上大雅之堂,被人們認識和喜愛;在款形方面,經典的古典傢俱被重新發掘並不斷髮揚,除了傳統的蘇作、京作和廣作,以浙江東陽為代表的東作傢俱和福建仙遊的仙作傢俱,也漸漸成為市場主流。

面對眼花繚亂的紅木傢俱形制和材質,喜歡和有興趣的入門者往往不知就裡,人云亦云。筆者認為,最適合的、有用的才是自己的,最喜歡的、有緣的才是自己的,最經典的才是經過洗禮的、永恆的。

中堂蘊含的優秀傳統文化需要傳承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集案、桌、椅、幾於一體的中堂傢俱,涵蓋了大部分傢俱類型的原點,完整地保留了傢俱的各項功能。中堂傢俱作為中式傢俱的代表品種,從形式到儀式,淺層面反映著普通勞動人民對富庶生活的追求,深層面則反映著傳統文化語境下,我們這個民族對自然的敬畏,對祖先的崇拜,對禮教的遵循。中堂傢俱不是簡單的傢俱制器,人們以中堂傢俱為“禮器”的方式,將外在的規範和內心的真誠,含蓄而深刻地進行著詮釋,執守著每個人都藉以訴諸的良心。

由中堂傢俱特別是紅木中堂傢俱組成的中堂文化,是中華民族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份子。中堂蘊含的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要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協調發展。

微中堂的創新繼承

紅木傢俱其材質、款形和工藝的三個特點,對應良材、形美、工巧的三個文化特徵。在小眾和收藏市場,材質顯示尊貴,在大眾市場,實用性即款形是主要考慮的,而把工藝放在首位的,應該是木業匠工和研究者的範疇。

微中堂是一款產品也是一個理念,充分考慮了初次購買紅木傢俱者的實用需求功能,在把中堂文化精髓淋漓盡致地展現的同時,讓喜歡中國傳統傢俱和紅木文化的新一代人,在款形、價格和使用功能上擁有了一個入門的途徑。

對傳統經典款形的桌椅案几進行整合,以一桌兩椅一案兩花幾為標準配置,突破城市一般居室的空間和麵積束縛,自成一體,形成中堂擺放格式,體現中堂文化內涵。

一桌是一個小茶桌(或稱小方桌、小棋桌等),替代傳統中堂的四仙或八仙方桌;兩椅選用傳統的北官帽椅或南官帽椅,官帽椅簡約雋永,淳樸端莊;一案為捲雲龍或明式夾頭榫翹頭案,翹頭案輕靈飄逸,有很好的視覺美感;兩花幾(或花架)採用常見方形款式,在寬度和高度上同翹頭案保持一致。

在現有居室條件下,微中堂可以和家裡的其它傢俱融合放置,構建起一箇中式文化的小氣候空間。

探索中堂傢俱在城市居室的傳承和應用

王世襄款四出頭北官帽椅微中堂

傳統的中堂除了一整套完整的中堂傢俱外,對條案背壁的佈置和條案花几上的擺設都有約定俗成的規矩。對微中堂來說,可以創新佈置而不侷限於傳統,如條案背壁可簡化為掛一幅橫向的字畫,條案花几上的擺設也可依自己喜好或按傳統方式放置古玩、陶瓷座屏等器物,如左瓶右鏡,中間一小座鐘,寓意終生(鐘聲)平(瓶)靜(鏡)。

探索中堂傢俱在城市居室的傳承和應用

王世襄款休閒型南官帽椅微中堂

微中堂除了標準的中堂擺放格式外,平時還可分開擺放,單人就能輕鬆搬動,靈活多變。一桌兩椅組合可視需要自由安放在居室內適當位置,條案一般在字畫下面,也能移到玄關處,兩花幾更可隨室擺放,點綴室內的任意空間。

探索中堂傢俱在城市居室的傳承和應用

微中堂的拆分擺放

在這裡要說明一下,微中堂不選用太師椅和圈椅等其它經典傳統椅子,主要考慮在風格上官帽椅是最嵌合的,整體方正簡潔,輕盈明快,融合混搭效果好。另外,當家裡的客廳佈局摒棄現有的沙發和電視櫃,選用微中堂或微中堂擴大版(方桌和條案都加大)的佈局,客廳主要功能不變且內涵會更豐富。由於中堂適宜位於居室中間,可以不拘泥於是否是明廳,利用現有的居室情況,通過合理的設計,可省下家裡半個或小半個廳的面積,節餘出8、9個平方米,等於增加了一個房間,這對一般城市家庭來說是極有意義的。若能推廣,這也許會引起我國建築房型設計的一場變革。

當置身於微中堂的空間格局中,就會融入中國文化的氛圍,對我們悠久傳統文化的尊崇感油然而生。凝視、欣賞字畫和條案上的擺件,會讓我們產生浮想和思考,提高審美和藝術情趣。端莊地坐在人文氣息濃郁的官帽椅上,垂搭扶手,或和親朋好友品茗論道,談古言今,或和家人共享天倫之樂,繞膝承歡,自是一種美好生活之意境。微中堂是中堂的創新繼承,優化了家庭空間,弘揚了傳統文化,提高了生活品位。當一款產品面向和服務的是社會大眾時,其生命力和發展空間是充滿正能量的。

隨著時代發展和人們生活習慣的變化,中堂(或微中堂,下同)的三大功能還會有怎樣的傳承?結合筆者對微中堂多年的認識和實踐,在這裡探討一下。

1、中堂的最佳場合是以四合院為代表的傳統大宅客堂,其會客和行禮儀功能,在四世同堂或五代同堂的大家庭是最精彩的畫面。現時代的人們能身臨其境的中堂空間,往往是中堂傢俱展示室或仿古中式會客廳,和日常生活的聯繫並不緊密。在城市居室中沒有中軸線和佈局對稱的說法,中堂要傳承和普及,很難照搬傳統,其傢俱擺設的簡化和小型化是前提和關鍵。由經典優雅、傳統精美的紅木傢俱組合成的中堂空間或中堂微空間,在我們潛移默化傳統的倫理道德操守的同時,是否會讓更多的家庭擁有良好的家訓家風呢?

2、目前的城市居室中,除了放有佛龕的家庭外,較少有在家裡對祖先或已故親人做祭祀懷念儀式的,這或許有多方面的原因,如迷信認知、火燭小心、空間不足和審美觀念等,但沒有合適的祭桌也是一個主因。中堂具備儀祀的功能,但我們是否會通過這個傳統,做到去粗取精的傳承,或對這種祭祀儀式進行時代性的優化改進,從而有更多的普及呢?

3、中堂傢俱擺放的美學功能,還沒有被我們充分認識。中堂傢俱、擺設和中堂字畫組成的中堂布局高低錯落有致,具有豐富的層次感,是一幅立體的圖畫,立體的雕塑。中堂按照擺件和字畫的不同能隨時作出改變,加上參與其間的人的活動,它是一幅動態的立體生活場景。中國傳統儒學講究“天人合一”,中堂傢俱讓我們人、物和感念交融在一起,其產生的美學和文化氛圍成為家庭和諧的一個因子,這是否能助推我們整個社會的和諧和精神文明建設呢?

中堂傢俱作為中國家庭傳統文化和禮儀的重要代表充滿持久張力,但傳統中堂傢俱高而大、大而全的擺放不適合普通城市居室,所以基本在小眾市場。微中堂面向的是大眾市場,並且把中堂文化的精髓保留和展現了出來,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對中堂文化進行了傳承,看得見摸得著,實用性強;二是擺放靈活,在廳裡闢個角就能放置,和現有傢俱可共存,中西結合也很和諧;三是品質上乘的微中堂紅木傢俱,其本身就是欣賞品,保值增值品,可世代相傳。

本文就中堂的由來,中堂傢俱的現狀和傳承,微中堂的創新繼承等幾方面進行了探索和實踐,希望給愛好紅木傢俱特別是中堂傢俱的讀者有所啟迪。讓我們一塊努力,把中堂文化發揚光大。

本文由微中堂理念和品牌創始人顧以強先生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