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偶像被過度複製的當下,與 Philippe Parreno 一起還原「真實的」夢露

在偶像被过度复制的当下,与 Philippe Parreno 一起还原“真实的”梦露

THE STUFF THAT REFINES YOU

在偶像被过度复制的当下,与 Philippe Parreno 一起还原“真实的”梦露
在偶像被过度复制的当下,与 Philippe Parreno 一起还原“真实的”梦露

對話策展人 Angeline Scherf ,聽她講述《瑪麗蓮》展前幕後的場景

在偶像被过度复制的当下,与 Philippe Parreno 一起还原“真实的”梦露

法國藝術家菲利普·帕雷諾(Philippe Parreno)是一位將展覽本身當作媒介的創作者,亦是一位重新定義現實與虛構之界限的挑戰者。Parreno 以其多樣化創作手法久負盛名,他的作品涉及電影、雕塑、表演與繪畫等多種創作形式。在他的世界中,展覽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同樣地,真正展出之前的任何作品都並不是一個完整的存在。

Parreno 在路易威登北京 Espace 文化藝術空間推出個人主題展《瑪麗蓮》。此展在路易威登基金會“牆外”項目的框架下被策劃,亦是在中國舉辦的第四個特展。展覽彙集了 Parreno 的各大代表作,包含同名視頻裝置《瑪麗蓮》,《再造瑪麗蓮:“宛如重生”》(2013)、《無題》(2010)以及《無題》(2012)。這幾幅作品橫跨多項藝術媒介,讓我們領悟超脫藝術語言的無邊形式。藉此契機,卷宗 Wallpaper*採訪展覽策展人 Angeline Scherf,探尋 Parreno 心目中的瑪麗蓮·夢露,講述展前幕後的故事。

在偶像被过度复制的当下,与 Philippe Parreno 一起还原“真实的”梦露

策展人 Angeline Scherf ©️ Fondation Louis Vuitton

卷宗Wallpaper*(以下簡稱 W*):路易威登基金會此次選擇在路易威登北京 Espace 文化藝術空間呈現 Philippe Parreno 的作品,其中有著怎樣的考量?策展又有何起承轉合?

Angeline Scherf(以下簡稱 AS):作為時間感很強的創作者,藝術家 Parreno 一直在探討未來的可能性。因此,我需要通過半挖掘的手法來呈現未來。這次展覽中有一件 Parreno 在葡萄牙創作的關於花園的作品,這件作品中很好地呈現了藝術家的時間觀念,同時保留了半科幻設置和浸入感,由此可以看到其中的呼應。此次展覽的時間剛好處於年末的過渡期,雖然未來並非顯而易見,但選擇這個時間點也寓意對未來有一個更好的詮釋。

在偶像被过度复制的当下,与 Philippe Parreno 一起还原“真实的”梦露

Philippe Parreno,《無題》(2012),醋酸纖維紙面墨水畫,50 x 74 釐米 ©️ Fondation Louis Vuitton

W*:威爾士詩人 Ronald Stuart Thomas 曾說過:“缺席是一種神秘的在場”。瑪麗蓮是過去實際存在過的人物,Parreno 對她進行了虛構和科幻的呈現,這是否也是展覽的重點之一?

AS:非常準確,《瑪麗蓮》這幅作品體現了 Parreno 的典型創作手法。首先,整個作品中有三個維度的算法。視線和鏡頭的轉動好像是瑪麗蓮本人看到了這個世界,聲音也是由人為編程產生的聲音。此外,包括自動書寫在內的機械裝置背後也有算法與編程程序在運作。所以,我們看到的是一種非常精準的、程序化的手段,如招魂般表達一個曾經存在、目前缺席、但觀者們又希望她在場的曖昧的存在。

在偶像被过度复制的当下,与 Philippe Parreno 一起还原“真实的”梦露

Philippe Parreno,《瑪麗蓮》(2012),視頻裝置,19分49秒 ©️ Fondation Louis Vuitton

W*:這讓我聯想到在中國的文學創作中有“留白”的創作手法,而在中國傳統園林建築和景觀佈局中也講究“藏景”的手法,通過種種手法,將得意之筆藏於幽處,看來東西方在創作中也能找到共鳴。

AS:你的這個觀點非常有趣,我也試圖以全球的視野探索創作的異同點。

在偶像被过度复制的当下,与 Philippe Parreno 一起还原“真实的”梦露

Philippe Parreno 在他的作品前 ©️ Matthias Willi

W*:Parreno 跨媒介創作的手法與他將展覽視為媒介本身的思考將會與路易威登北京 Espace 文化藝術空間進行怎樣的融合、產生怎樣的互動?

AS:策展過程中,我也特別注意藝術家作品的內在聯繫。雖然這幾件作品都是分別創作的,但是在展覽中,它們之間藏有一條隱秘的線索。這條線索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缺席的在場”。譬如,在《瑪麗蓮》這件作品中,歷史人物已經不在,但其實她以另外的方式在場。在另一件關於蠟燭的三維雕塑上,雖然我們並不知道主人公是誰,也不清楚我們要為誰慶生,卻也是某種程度上的缺席和在場。包括展覽一進場所談到的可持續性居住區,也是曾經存在過的,拍攝影像中捕捉到的黑色花園已經不在了,但以另一方式在場。以這樣隱秘的線索,把這幾件作品串成這樣的展,為之帶來貫穿始終的氛圍。

在偶像被过度复制的当下,与 Philippe Parreno 一起还原“真实的”梦露

Philippe Parreno,《無題》(2010),藍色蠟燭,120 x 10 x 10 釐米 ©️ Fondation Louis Vuitton

W:在觀展過程中,觀眾是否也成為了作品的一部分?

AS:我們的確有將展覽和觀眾融入作品的考量。Parreno 運用了美國極簡主義藝術家(例如 Donald Judd、Dan Flavin 等極簡主義派代表)的概念與手法。因此,他對於作品本身與空間的關係、包括和觀者的聯繫尤為關注。Parreno 認為,一件作品在展出之前其實並沒有完整的存在,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他對於複雜的關係鏈上每個環節和元素之間的關係的考量。

在偶像被过度复制的当下,与 Philippe Parreno 一起还原“真实的”梦露

Philippe Parreno,《再造瑪麗蓮:“宛如重生”》(2013),絲網印刷、墨水、金箔、磷光塗料,25 x 50 釐米 ©️ Fondation Louis Vuitton

W*:對你而言,《瑪麗蓮》這一作品有著怎樣的魅力和特色?這件作品對於路易威登基金會又有怎樣的意義?

AS:在我看來,這件作品尤為動人,有著極強的觸動力。因為談及銀幕偶像瑪麗蓮·夢露這個人物,我們腦海中有大眾媒體上傳播已久的既定形象。而在這件關於她的作品中,我們看不到媒體過度傳播的固有圖像,也無任何文獻或者是她本人的圖像。這部作品選擇在夢露於20世紀50年代居住的紐約華爾道夫酒店中創作,可以讓我們接近她本人更靈性的存在,似乎讓我們感覺與她更親近了。創作初期,Parreno 讀過關於夢露的手稿、回憶錄和自傳。而後,在非常感性的狀態下,他將飽滿的情緒直接通過作品和影像傳達給了受眾。

在偶像被过度复制的当下,与 Philippe Parreno 一起还原“真实的”梦露

Philippe Parreno,《My Room is Another Fish Bowl》(2018),氦氣聚纖氣球、粘合箔,25 x 50 釐米 ©️ Andrea Rossetti

W*:我們知道,許多藝術家都曾依據瑪麗蓮·夢露的形象與生活進行創作,比如大眾皆知的 Andy Warhol 創作的《瑪麗蓮·夢露雙聯畫》。那麼夢露對 Philippe Parreno 有著怎樣的意義? 在他的藝術生涯中佔據著怎樣的位置?

AS:Parreno 被夢露的形象與經歷背後的生命體深受觸動,他認為夢露所受的巨大關注多數來源於大眾媒體上的圖像,而這一比例壓垮了夢露這個生命體本身。就某種意義而言,夢露本人是她自己圖像的受難者,她因大眾傳播而死。所以他希望通過這樣的視覺影像作品讓她復生,這是一種摻雜著個人情感的致敬,也是同情的表達。同樣,Parreno 對流行文化也很感興趣,對於偶像人物很感興趣,除夢露之外,他也曾通過影像或其他特殊方式呈現齊達內等名流。

在偶像被过度复制的当下,与 Philippe Parreno 一起还原“真实的”梦露

Philippe Parreno 《瑪麗蓮》主題展陳設 ©️ Fondation Louis Vuitton

W*: Parreno 在短片中說到了現實與虛構的存在,這讓我們聯想到 Louis Vuitton 也曾邀請遊戲《最終幻想13》中的虛擬角色雷霆出演廣告。藝術創作與虛構有何聯繫?

AS:Parreno 認為,絕對的真實與虛幻並不存在,他將每個人都看作不同的演員。他對舞臺劇作相當感興趣,特別是早期的啞劇、音樂劇、口技、馬戲團等舞臺表演。經由他所青睞的自動化、機械等手段再創作後,這些虛構人物形似乎能獲得新生。既已脫離純粹的機械,但又不是鮮活的生命體,遊移於兩者之間。縱覽 Parreno 的作品,你能明顯發現他對曖昧的中間地帶非常感興趣。

展名:菲利普 · 帕雷諾:瑪麗蓮

展期:2018年9月27日至2019年3月24日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建國門外大街1號,路易威登北京 Espace 文化藝術空間

Keroshy 編排

展覽圖片來自 Louis Vuitton

在偶像被过度复制的当下,与 Philippe Parreno 一起还原“真实的”梦露

造物自明

張永和心中的手工藝

在行進中創作

Wim Delvoye 講述他與中國的故事

在偶像被过度复制的当下,与 Philippe Parreno 一起还原“真实的”梦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