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声」最是人间第一香

小伙伴们注意啦!

可以自己朗读配音哦~

高小新为您准备了专业的录音棚,

还有老师指导哦~

聆听·新声

多彩高新

诉说心声

体味文字

共赏佳文

“新声”带你走近高新人

共享他们的感悟

二零一八年九月二十六日

·

本期【新·声】

「新声」最是人间第一香

●●●

看过一档电视节目,记者随机采访外国朋友,问他们最熟悉的中国歌曲是哪首?外国朋友们都不约而同回答——《茉莉花》。我的朋友到苏格兰交流学习,她说,当晚学校举办的欢迎宴会上,大家弹着钢琴,打着节拍,唱的歌曲正是《茉莉花》。今年7月,习近平主席赴南非出席金砖国家峰会,当地的孩子们用中文演唱的歌曲也是《茉莉花》,以示对中国最尊敬客人的欢迎。“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桠,又香又白人人夸,让我来将你摘下,送给别人家。”伴着悠扬的歌声,茉莉花一路绽放,芬芳遍天涯。

茉莉非我国原产,据记载是从印度(一说波斯)引进。西晋《南方草木状》云:“耶悉茗花末利花皆胡人自西国移植于南海,南人怜其芳香竞植之。”茉莉来到中国,迅速受到国人的青睐:其姿雅致,“淡薄古梳妆,娴雅仙标致”;其香馥郁,“虽无艳态惊群目,幸有清香压九秋”;其志高洁,“刻玉雕琼作小葩,清姿原不爱铅华”。特别是茉莉花香,最为人称道,古代诗人江奎曾放言“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间第一香。”

茉莉花香,是清香,更是品质的芳香。关于茉莉,民间流传着这么一则动人的故事。传说在明末清初,苏州虎丘住着一赵姓农民,家中夫妇俩和3个儿子,生活贫苦。赵老汉外出谋生,妻子和儿子在家种地。孩子长大后,便把土地一分为三,都以种茶树为生。一年赵老汉回家,带回一捆不知名的花树苗,他把花栽在大儿子的茶田边上。一年后,树上开出了一朵朵白色的小花。赵家大儿子惊奇地发现,茶枝带有小白花的香气。他采了一筐茶叶,到城里去试卖,没想到相当走俏,一会儿就卖光了。两个弟弟得知后,找哥哥算账,认为哥哥的香茶叶,是父亲种的香花所致,哥哥卖茶叶的钱应三人均分。兄弟间吵闹不休,弟弟们甚至还要强行把香花毁掉。这时,乡里一位名叫戴逵的老隐士说:“你们三人是亲兄弟,应该亲密无间,不能只为眼前一点点蝇头小利,就闹得四分五裂。哥哥发现香茶,多卖了钱,这是大好事,全家都应高兴。这香花就是财神菩萨,菩萨进了你家门,你们反而打起来,哪有这等道理?你们都来种植发展这些香花,大家就都发财了。你们的香花有了名,坏人想来偷,怎么办?兄弟轮班看护,这就要团结一致,如果你们都自私自利,不把大伙利益放在前面,事情哪儿能成呢?我为你家的香花取个花名,就叫末利花,意思就是为人处事,要把个人私利放在末位。”兄弟们听后,恍然大悟,回家以后,和睦相处,团结生产,他们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起来。

茉莉本作末利,这与她洁白无瑕,不饰铅华的坦荡品质暗暗相合。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如此喜爱她的深层原因吧。茉莉花并非名花,常见于房前屋后的寻常百姓家,我家就载有一盆,傍晚开花,花香扑鼻,一直要开到九、十月份。茉莉花又确为名花,她的名字,已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在全世界家喻户晓。

秉持末利而香远益清。人与人交往,国与国交流,不也是如此么?是利益为先,零和博弈,还是友谊先行,互惠互利?古老的中华民族早已洞悉了答案。中国人民,友善忠厚,中国情怀,诚挚无瑕。中国的援建项目,在一带一路国家遍地开花,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在更广泛的领域生根发芽。中国的建设经验,被更多国家共享,中国的建设成果,正推动着世界和平发展的步伐。

在刚刚开幕的中非合作论坛上,习近平主席再一次重申,中国主张多予少取、先予后取、只予不取,张开怀抱欢迎非洲搭乘中国发展快车。这不正是以义为先的“末利”精神么?

播馨香而传远道,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文章作者|高新区税务局 路凝山

播 音丨韩雪惠

「新声」最是人间第一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