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發展篇:遵化——綠色崛起賺來「生態錢」

近年來,遵化市從“賣礦石”到“賣風景”,從“靠山吃山”到“養山富山”,深入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堅持精準發力,加快補齊短板,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走出了一條彰顯遵化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綠色發展篇:遵化——綠色崛起賺來“生態錢”

綠色立體種植讓遵化的山更綠了

固本強基,打響綠色發展攻堅戰

新店子鎮大老峪村村民問郭術生:“郭書記,今年咱們村綠化情況啥樣啊?”

新店子鎮大老峪村黨支部書記郭術生回答:“第一季度綠化了65畝,其中優質核桃40畝,玫瑰香葡萄20畝,油桃李子5畝……”

遵化市在基層黨建中,建立了以村民季度詢問、鄉鎮每月督問、鄉村公開曬績為主要內容的“兩問一曬”工作機制和“支部+三群”模式,逐村建立帶動致富群、志願服務群、村賢和睦群,1.35萬名基層黨員群眾登記入群,著力激發黨員幹部履職盡責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讓實現綠色發展成為了遵化人民的普遍共識和自覺行動。

“現在村裡有什麼為難的事兒,只要支部向‘三群’發出號召,大夥兒爭著幹、比著幹,問題解決了,百姓滿意了,支部的威信一天高過一天!”日前,平安城鎮東梁各莊村為了籌備採摘節,村“志願服務群”義務出工1600多個,為集體節省開支10多萬元。

遵化市委、各鄉鎮黨委、各村黨支部步調一致,狠抓落實,人人一把號,共吹一個調,譜寫了一曲凝心聚力謀發展、齊心協力幹事業的和美樂章。在加強生態建設上重拳頻出,鋼鐵產業轉型升級、打擊非法採砂、植樹造林、清理網箱、“藍天保衛戰”“一區三邊”及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鐵選礦治理等一系列專項治理行動擊鞭錘鐙、戰鼓齊鳴……今年,遵化市重點針對荒山、礦山,進一步開展綠化攻堅,目前已新增植樹造林5.18萬畝。在堡子店鎮南小莊村,回填復墾的農田已經種上了樹苗,村支書王金月說:“這裡原來是個砂坑,啥也種不了,去年用好土把砂坑填上了。政府給了樹苗,我們上了滴灌,栽上了果樹。”

2017年,該市拆除混料加工廠404家,恢復被毀耕地面積6000多畝,回填砂坑206個,修復礦山佔地300多處,新增林地5.2萬餘畝,栽植板栗等樹木600多萬株。在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中,累計拆除違法建築28.9萬平方米,全市648個村清理各類垃圾雜物25萬餘噸,共創建了32個省級美麗鄉村精品村、兩個全國文明村。

為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遵化市嚴格落實生態環保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提高產業准入門檻、優化產業佈局,將生態環保問題與幹部考核選用掛鉤,實行生態環保問題“一票否決”,建立起立體式生態環境防治體系。今年,全市已查處破壞生態環境案件37起,黨紀政紀政務處分41人,其中鄉科級幹部19人,通報曝光典型案件7起。

培育特色,昂起強筋壯骨的龍頭

遵化市委、市政府始終將“三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雖然農業在GDP中所佔份額不大,但其戰略地位重要,綠色產業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發揮著基礎支撐作用,這種認識在遵化早已形成共識。

“我們村的蘋果富含硒,營養高,不僅十里八鄉都知道,而且已經銷往全國各地了!”在遵化市首屆“果王”評選暨特色農產品展示會上,東陵鄉新立村黨總支書記許鳳生獲得蘋果組“果王”稱號。該村黨支部帶領村民搞引水上山種蘋果,把萬畝山地改造成為果樹園,還成立了“東靈美”蘋果專業合作社,帶動農民增收300多萬元。

農村經濟“列車”要跑得好、跑得快,必須發揮黨員示範引領作用。朱山莊村村民夏廣伶種植大棚蔬菜,2017年的純收益就達到了10多萬元。夏廣伶說之所以有這樣的收益,主要得益於村黨支部的幫扶指導,“我們村黨支部帶領我們種蒜黃,我們有困難,他們就幫著解決,要是賣不出去了,也幫著銷售,要不哪有這麼大的收益。”

目前,全市先後培育建成36萬畝有機板慄、22萬畝優質鮮果、14萬畝綠色蔬菜、100萬頭瘦肉型豬、400萬隻高效肉雞、2.5億棒綠色食用菌六大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特色農產品比重達到80%以上,一批專業村、特色村成為實現鄉村振興的主力軍,先後被命名為全國板栗之鄉、香菇之鄉、中國食用菌優秀生產基地縣(市)、全國綠色生態板栗示範市、京津綠色蔬菜供應基地。如今,遵化共有美客多、慄源、廣野等73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業產業化經營率達75%,比全省平均值高6個百分點,被評為“中國食品工業強市”。

文旅牽引,打造增值增收新引擎

遵化市轉換髮展動能,立足融合,打造發展新引擎。“三農”發展與全域旅遊相融合,一二三產相融合,各種優勢相融合,開掘農業的多種功能價值,帶動農業農村增值、促進村容村貌改造、拉動農民就業增收。該市以特色農產品和鄉村文化為媒,打造了“亞太生態採摘園”“何家峪慄花節”等一批獨具特色的農家院、精品民宿、規模採摘園和系列特色農業節慶活動,引得京津冀遊客如潮,推動了農村經濟長足發展,增加了農民增收創收的機會。

鄉村遊通常會出現“潮汐”現象,但在遵化一年四季遊客不斷,不僅有冬季的有機草莓和秋天的富士蘋果採摘,還有定位於城市人群的“莊園”“酒莊”消費。無論是民宿、集裝箱別墅,還是葡萄莊園、葡萄酒窖、滑雪場、兒童遊樂場等,都定位於高標準高質量,成為了京津冀遊客休閒度假的熱門線路,村民人均收入也達到3萬元。

如何讓“盆景蔚然成風景”?2016年,遵化成功進入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名錄,市委、市政府順勢而謀,高標準制定完成《全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由此,遵化鄉村旅遊也按下了快進鍵,先後引進恆大、融創、碧桂園、金融街等知名企業,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文化小鎮。如馬蘭峪金銀文化小鎮、湯泉溫泉文化小鎮、新店子紅木文化小鎮等。興旺寨鄉何家峪村“尚禾源”內的中國航天育種產業化示範基地、熱帶植物園、娛樂拓展基地讓人流連忘返,與碧桂園集團合作開發的“戀鄉小鎮”建成後,年可接待遊客280多萬人次,安排就業1500餘人;在新店子鎮沙石峪村,發展“紅綠”旅遊,每到秋季,“山上松柏戴帽、山坡果蔬纏腰、山下葡萄抱腳”,年接待中外遊客8萬人次,旅遊總收入達450萬元;在馬蘭峪鎮官房村,滿族風情濃郁,建築風格獨特,古城牆、古井、古石橋等保存完好……

農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農房變客房、農產品變禮品、資源變資產,農業農村過去沉寂靜態的資源被激活了,成為拉動遵化鄉村振興、促進農業增值農民增收的又一強勁引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