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遙專屬BGM

回眸點點望,平遙情更長"

作為一首城市宣傳曲

《平遙行》

依著悠揚流行,或是文藝民謠

都有著四兩撥千斤的力度

讓這座古老的城市

重新煥發年輕活力

平遙專屬BGM

平遙專屬BGM

平遙專屬BGM

烏拉多恩版《平遙行》

由趙照作詞作曲,烏拉多恩演唱的《平遙行》,徒發許多的感想,悠然一曲,貫通古今,包羅萬象,卻又於極簡的旋律節奏中,帶出了幾多閒適。

平遙專屬BGM

一首《平遙行》,不僅滿溢念今懷古的悠悠思緒,更是通過特別走心的聲音,給這座已有2800年曆史的滄桑古城,帶來許多的清新文藝風。

平遙專屬BGM

在央視原創音樂真人秀節目《中國好歌曲》的第一季中,她憑藉自己創作的《鳥人》,獲得了導師劉歡組的季軍,由此一鳴驚人。隨後,她還參加了央視的《完美星開幕》,演唱了原創歌曲《懷疑》,同樣吸粉無數。

由身兼創作實力與偶像面容的拉多恩來演唱《平遙行》,聽眾能感覺到古與今,冷與暖的碰撞,雖然"正值秋涼",但整首歌卻洋溢著濃濃的"治癒"與"撫慰"功能,在略帶慵懶的唱腔中,不見頹廢,只有溫柔,抑揚頓挫,不會破壞這古城的靜謐與安寧。讓人忍不住想跟著這首歌,輕輕哼唱起來,漫步在平遙的大街小巷,腳步輕快,心情舒爽,寵辱皆忘。

平遙專屬BGM

首發民謠版《平遙行》

平遙專屬BGM

民謠詩人趙照發布新歌《平遙行》,歌曲分流行和民謠兩個版本,首發的是民謠版。

在這首歌曲中,趙照用樸實率真的方式講述了一個在平遙古老城牆下發生的一場愛情故事。歌中寄託了歌者對女孩的思念,寄託了對平遙古城的熱愛。古城歷久彌新,在趙照的歌聲下,年代韻味更顯濃郁。

平遙專屬BGM

趙照漫遊古城收穫感動 律詩為詞表露真情

趙照在《平遙行》的創作中,保留了自己古韻民謠的個人特色,在保持“真我”的創作理念的同時,使用了民族樂器笛子、琵琶來烘托渲染氣氛。將自己對平遙古城的真情實感與身在平遙古城中的無限遐想在歌曲中充分的表達出來,才有了今天這首悠揚靈動的民謠版《平遙行》。

平遙專屬BGM

“客從今夜來,清風送酒香”歌曲一開始的“客”字,道出了歌曲的主題,趙照為平遙定製創作了一首平遙專屬BGM,除了有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更有對平遙古城的深刻情感。於平遙而言,他是客,於2800年的歷史而言,他亦是客,在平遙這座面向世界迎來送往、熱情好客且有著近三千年歷史,穿越了時間、地域以及空間的國際化旅遊城市,他化身多情的旅人,留下了無盡的回憶與思念。

平遙專屬BGM

旅人在平遙的旅途中遇見了一個姑娘,伴著美景結伴同行。離別後,只剩下與姑娘同遊時光的美好回憶,以及與姑娘在平遙古鎮發生的令人念念不忘的故事。

平遙專屬BGM

平遙古城文藝氣質濃 國際盛會引青年聚首

平遙古城擁有2800年的歷史,有300多處古蹟,是中國漢民族城市在明清時期的傑出範例,平遙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徵,而且在中國歷史的發展中為人們展示了一幅非同尋常的文化、社會、經濟及宗教發展的完整畫卷。裡面的每一處城牆,每一座亭臺都給歌者提供了無限的創作想象,而平遙古城中熱鬧的酒吧一條街,洋氣高端的平遙國際攝影大展、平遙國際電影展、平遙國際雕塑節等都讓故事中年輕男女的相遇與別離真實又自然。通過講述平遙故事,歌者抒發了對平遙古城的嚮往、喜愛之情。

《平遙行》中不但傾注了趙照對平遙古城愛戀的無限遐想,也得到了平遙政府的高度重視,平遙古城在用音樂向世界展示自己古風國韻的大膽宣言,為此國家一級書法家朱曉航特意為《平遙行》題字,給平遙古城又多添了幾分文人的謙和。

平遙專屬BGM

與趙照來一場古城的慢遊

在生活和工作節奏越來越快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尋找一種可以讓自己“慢”下來的生活方式,慢下來感受一下自己心跳的聲音,慢下來給自己一個舒暢的深呼吸;慢下來看一看周圍的風景;慢下來和朋友悠閒的吃一頓晚餐。

目標太明確的路程縱然讓人充滿希望,卻也讓人筋疲力竭,有時候,大家需要一場沒有目的的漫步,在平遙的古城下,穿梭在古老門洞間,暢遊在悠長的古街上,眼睛看到什麼,心就想到什麼,不為工作煩惱,不被生活憂愁,只有對深沉古城的崇拜與敬重,這是歌者描繪的一場回憶,也是我們嚮往的一段旅程。

平遙專屬BGM

“客從今夜來,清風送酒香,我思念的小城,正值秋涼,桃紅杏花白,城牆十里長,抖落風與霜,披一身月光”趙照的輕吟淺唱如詩一般的歌詞,講述平遙古城故事。至此平遙古城的城牆、縣堂、酒和月光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歌。

《平遙行》工匠式審美,處處講究

創作手法講究。這部分有真正的技術乾貨,是作為“工匠”式審美的內核,可作為“民謠”創作的典範。技術的重點是,古今融匯。《平遙行》這首歌曲講的是古城故事,但其中同時將歷史的厚重跟現代的鬆弛結合,從而保證全程“賞聽”而不失文化韻味的體驗。

平遙專屬BGM

達成這種效果,一方面趙照從作詞上進行融匯。歌詞是五言律詩跟現代白話的交錯使用,從而構建出古今的穿插層次。借用五言律詩的部分整齊,韻律感強,這是詩意的來源。現代白話的部分,起到轉換節奏,調節結構的作用,這是寫實的內容。兩部分結合,正好貼合“工匠”式審美體系。同時,這種融匯傳達出的則是古老文化的全新形象,貼合主題,即是在強化平遙古城的現代感。

平遙專屬BGM

另一方面趙照選擇從風格上進行融匯。編曲處理方面,《平遙行》結合“民謠”跟“古風”兩種門類。最直觀表現就是,樂器配置選擇現代西洋樂器吉他、鼓跟古老民族樂器笛子、琵琶的配搭,中西、古今,兩維度融匯同步實現。這同樣是對歌曲主題的呼應,平遙古城並不“老舊”,這自然是中西、古今的融合體。在這裡需要特別對趙照的“民謠”具體講解,上文提到過他對於音樂風格的適配,其實他的“民謠”裡有很多布魯斯的元素。《平遙行》即是如此,歌曲裡相當亮眼的笛子使用某種程度上講就是布魯斯式的運用。在此處,笛子的功能類似於布魯斯口琴,除卻增加豐富聽感,完成銜接外,還實現布魯斯音樂中經典的Call and Response。

平遙專屬BGM

Call and Response即是音樂創作中的呼應、互動。《平遙行》裡笛子實際是在跟鼓、吉他、琵琶等進行呼應,每一聲笛聲,都有相應的樂器音色來進行配合,這就是樂器間的對話,架構出音樂層面良好的互動氛圍。所以,雖然《平遙行》整體旋律偏滯緩,但並不死板,這就是實時互動的效果。

樂器間的Call and Response互動某種程度上也是在傳達平遙古城對於新時代的互動,接納新鮮事物,學習先進文化,這是一座古城的正念。

平遙專屬BGM

平遙現在正以它更具包容與多樣性的面貌,來接受全世界的凝視,包括國際攝影展、國際雕塑節、國際電影節等,都為這座古城加持了國際化、現代化的新標籤。

如何用一首歌,將平遙的過去和現在,包容和開放都呈現出來,對於創作者來說,其就是一場對平遙的走心之旅——平遙行。

平遙專屬BG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