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3:《梁家河》第三集:逃离

Day3:《梁家河》第三集:逃离

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

——习近平

2009年11月,习近平到延安考察,因为行程安排得很紧,没能到梁家河来。但是,他把当年的“小伙伴”梁玉明、石春阳、王宪平、武晖等人请到了延安叙旧。其中的王宪平和武晖,习近平邀请时没写大名,直接写的是“黑子”和“铁锁”。座谈时,习近平一再嘱托大家:“多为梁家河出主意,协助石春阳把村里的事办好。”

2007年8月28日、2008年7月12日、2011年5月2日、2014年5月5日,习近平先后四次给梁家河村回信,希望乡亲们早日过上小康生活。

习近平的深情厚谊,村民们念念不忘。他们动情地说:“近平的心一直在梁家河。”

难忘梁家河

在内心深处,习近平始终把自己看作是延安人。

他回忆道:“插队本身,这是一个标志,界定着一个阶段。在插队之前,如果我们有所知所获,我总感觉到了插队以后,是获得了一个升华和净化,个人确实是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那么在之后,我们如果说有什么真知灼见,如果说我们是走向成熟、获得成功,如果说我们谙熟民情或者说贴近实际,那么都是感觉源于此、获于此。”

2004年8月14日,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接受延安广播电视台《我是延安人》栏目记者专访,回忆起在延安的插队岁月,他说:“陕北高原给了我一个信念,也可以说是注定了我人生过后的轨迹。经过了陕北这一人生课堂,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它教了我做什么。”

在回答“有没有把自己当作一个地地道道的延安人”的提问时,习近平脱口而出:“我确实把自己当作是一个延安人,因为这是我人生的一个启承点……我现在所形成的很多基本的观念,形成的很多基本的特点,也是在延安形成的,所以我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看作是延安人。”

在回忆了自己插队的经历后,习近平通过电视镜头,给家乡的父老乡亲捎来知心话:“我是衷心地希望我那个梁家河村子,能够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梁家河村子实际上是我们整个延安地区的一个缩影,所以我实际上是希望整个延安地区发生一个更为巨大的变化,而且我现在已经感受到这种深刻的变化正在进行之中。过去讲于无声处听惊雷,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延安人民一定会过上幸福美满的小康生活。”

陕西是根,延安是魂——

2008年全国“两会”期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参加陕西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我69年1月去的,75年10月离开陕西,这一段时间就成为我人生的一个转折,可以说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很多事都历历在目,现在有很多思维行动都和那时候有关联贺敬之那个诗呢‘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就是)这样的感情。”

他用亲身经历,激励青年练就过硬本领——

2013年5月4日,习近平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说:“我到农村插队后,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圈在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我并不觉得农村七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现在条件这么好,大家更要把学习、把自身的本领搞好。”

2015年10月,习近平访问英国,当地时间21日,在伦敦金融城市长晚宴上,习近平又一次回忆起梁家河:“我不到16岁就从北京来到了中国陕北的一个小村子当农民,在那里度过了七年青春时光……年轻的我,在当年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最后我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

梁家河是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

2015年9月22日,习近平在美国西雅图市出席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举行的欢迎宴会时,再一次讲起了梁家河,他说:“上世纪60年代末,我才十几岁,就从北京到中国陕西省延安市一个叫梁家河的小村庄插队当农民,在那儿度过了七年时光。那时候,我和乡亲们都住在土窑里、睡在土炕上,乡亲们生活十分贫困,经常是几个月吃不到一块肉。我了解乡亲们最需要什么!后来,我当了这个村子的党支部书记,带领乡亲们发展生产。我了解老百姓需要什么。我很期盼的一件事,就是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并且经常吃上肉。但是,这个心愿在当时是很难实现的。

“今年春节,我回到这个小村子。梁家河修起了柏油路,乡亲们住上了砖瓦房,用上了互联网,老人们们享有基本养老,村民们有医疗保险,孩子们可以接受良好教育,当然吃肉已经不成问题。这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必须同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

“逃 离”

1968年12月22日,毛泽东主席发出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这句话一落地,全国1700万青年学生——约1/10的城市人口,就响应号召,离开城市走向农村,开始了一段刻骨铭心的人生历程。

青年习近平也成了这支迁移大军中的一员,起点是首都北京,终点是革命圣地延安。

不过,习近平离开北京更像是一种“逃离”。

1962年起,年幼的习近平由于受父亲习仲勋冤案的牵连,遭到歧视,在“文化大革命”中,家被查抄,他随母亲住到了中央党校。习近平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写道:“因我有一股倔劲,不甘受欺负,得罪了造反派……(被)作为‘黑帮’的家属揪出来了。那时,我15岁都不到。他们说,枪毙够一百次了!我想一百次跟一次没什么区别,都一百次了还怕什么?”

习近平没有被关起来。他被抓进派出所,到了派出所又被拉回来,改送少管所。可少管所的床位已满,要排一个月才能进去。习近平报名下乡插队。“他们一看,是到延安去,基本上属于流放,就让去了。”习近平后来回忆说。

他选择了延安,那是父亲当年闹革命的地方。

1969年1月13日,北京火车站人山人海。有来送行的家人,有维持秩序的警察,有车站的工作人员,空气中弥漫着悲伤。不满16岁的习近平登上了开往延安的“知青专列”。火车要开动的时候,车上车下的许多人都忍不住哭了起来。

“去延安的专列上,我记得很清楚,那是1969年的1月份,全部都哭啊,那整个专列上没有不哭的。就是我在笑。当时(车)底下我那些亲属都说,你怎么还笑啊?我说:我不走才得哭啊,我不走在这儿有命没命我都不知道了,我走不是好事吗?你们哭什么呢?所以他们就破涕为笑(了)。”后来在接受采访时,习近平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

“知青专列”南行河南,再沿陇海线西行,到西安后北折,写了一个巨大的倒“几”字,到达了铜川。这是火车能够抵达的最靠近延安的站点了。那时,延安还不通火车。

在铜川吃过早饭,知青们转乘前来接他们的卡车,向延安进发。车里的年轻人显得很兴奋,盘山公路上,卡车排起了长龙,扬起滚滚黄尘。

陕北的冬天给连绵的山峁涂上了一层冰冷的灰色,沿途绝少有亮丽的色调。滚滚黄尘提醒人们,这些山峁多么饥渴!显然,很长时间没有下过雪了。

一路颠簸,颠簸掉了欢声笑语。

离延安越来越近了,车厢里知青们再次兴奋起来。在他们心中,延安是革命圣地——长征结束后,革命的中心从南方转移到北方,中国共产党人又从延安出发,缔造出一个新中国。

但很快,这种兴奋感便被失望替代了。

到达延安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所有人身上都落满了土,变成了一个个“土人”。卡车停在了延安师范学校,那是他们的临时中转站。疲惫的知青们把教室里的桌子拼起来当床,很快睡去。

几个知青怀着对延安的好奇,悄悄地出去溜达。延安城很小,他们转了半个小时就转完了。最高的楼房是新华书店,有两层。整个延安黑咕隆咚的,只有长途汽车站前面有一盏路灯,在寒风中摇晃着,发出“啪啪”的声音,灯光一闪一闪的。

“原来这就是延安!”

这就是父辈说的延安吗?这就是革命圣地延安吗?

在北京时对于延安的美好想象被现实击得粉碎,几个人脸上都写着失望。

15日,他们再次起程。依然是山道弯弯,依然是尘土飞扬,只不过卡车的长龙变得越来越短,直到最后只剩下几辆。车内开始躁动起来,有知青大声问司机是不是走错了路。

习近平一路没怎么说话。他不知道去的地方是什么样儿,在那里又会遭遇什么。

16日,习近平他们到达延川县文安驿公社。公社给他们每人发了一本《毛主席语录》、一条白色毛巾,然后,他们便像星星一样散落到文安驿的各个生产队里。

1969年,被评为延安县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的北京知识青年,欢聚在宝塔山下。

在他们之后,乘坐同样的列车,沿着同样的路线,又有大批知青来到了延安。从1969年到1976年,共有4批约2.8万名北京知青赴延安插队。

习近平他们共15名知青被分派到了梁家河。习近平是这些知青中年龄最小的。时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梁玉明记得,习近平带了个棕箱,里面装的都是书。

梁玉明说,那天给知青搬行李,村里一个“精明”的后生挑了一个看起来较小的棕箱,结果在路上落在了后面。歇息的时候,他随手掂了掂别人搬的大箱子,才发现远没有自己搬的那个箱子沉,他还嘀咕这个北京知青是不是带了金元宝。到了梁家河,人们才知道,习近平其实带了两个箱子,除了那个棕箱,还有一个皮箱,里面也装满了书。

白净,瘦高个儿,这是人们对习近平的最初印象。

“山顶洞人”

梁家河隐于一条狭长的沟道里。从沟口往里走,沟道时宽时窄,沟岔纵横,梁家河村就在这条狭长沟道的后部。

从文安驿到梁家河村有15里路,窄窄的小路上积着浮土,人走过,尘土飞扬,直冲人的鼻子。习近平后来回忆说,比现在的PM2.5难受多了,那叫PM250。

在梁家河,知青们吃到的第一顿饭叫“抿节”。

“抿节”是一种陕北传统的饭食,主要以豇豆粉或豌豆粉做原料,也可以掺入一些小麦粉或玉米粉,加水和好面团后,把擦子架在沸水锅上,将面团从擦子的孔中搓下,形成两头尖的细碎短条,故称“抿节”。在那个年头,这种饭算是“奢侈品”了。平时,村民们吃得最多的是将谷子皮、玉米皮掺在玉米粉中做成的窝窝头,当地人叫“团子”。

梁家河有60多户、200多口人,一条小河从村子中间穿过,村民们散居在小河两边依山而建的窑洞里。窑洞外满目都是峭立的黄土山。天慢慢黑下来,站在沟边看村子,窑洞里油灯的光亮星星点点透出窗棂,能看到的最大平地也不足100平方米。

“这不是山顶洞人的生活嘛!”习近平当时说。

15名知青分成了两组,9人去了一队,6人分到了二队。习近平、戴明、雷平生、王燕生、杨京生等分到了二队,清一色的男生。他们暂住在大队团支部书记张青远家的一孔窑洞里。

窑洞里有炕,炕的一边连着灶台,炕下留有烟道与窑洞顶部的烟囱连接,烧火做饭的时候炕也就烧热了。这是陕北人的生存智慧。习近平他们六人就挤在一个炕上。

插队生活开始了......

理想与现实的对视

村民们打量着这些来自京城的知青们,知青们也打量着村民。

这打量,是城市与乡村的对视,也是一群心怀使命感的知青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对视。

往期回顾:

《梁家河》第一集:近平回来了

《梁家河》第二集:美味的酸菜

学习路上

体验激发情感,行为改变认知,习惯积淀品质,从听开始,让阅读成为习惯,让书香为生活添彩!

12天,跟随“云警党建”,共听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12集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用声音回顾梁家河几十年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追寻人民领袖的初心,感受激发砥砺前行的信心与力量!

Day3:《梁家河》第三集:逃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