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海洋精灵”再次出没北海涠洲岛海域,爱它请别靠近它

科技日报记者 江东洲 刘昊

“本次科考活动,我们发现其中的一头布氏鲸的背鳍有严重伤痕。根据伤口判断应该不是螺旋桨所伤,但人为因素造成的损伤可能性依然最大。”广西科学院广西北部湾海洋研究中心博士陈默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有些忧心忡忡。

这群“海洋精灵”再次出没北海涠洲岛海域,爱它请别靠近它

此次科考活动发现背鳍有严重伤痕的布氏鲸

近日,由广西科学院、钦州学院、汕头大学和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组成的联合科考团队在涠洲岛开始考察。自9月22日以来,被游客和当地岛民追捧的“网红”——鲸群再次频繁出现在北海涠洲岛海域。“根据前期的调查研究,确认连日来出现的鲸群均为布氏鲸。”参与此次科考活动的陈默说。

在此次科考活动中,科考团队扩大了布氏鲸在该海域的活动和捕食区域的调查范围,今年年初的调查是在斜阳岛东北部1至2海里区域,这次的区域距离斜阳岛和涠洲岛有10至15海里。

这群“海洋精灵”再次出没北海涠洲岛海域,爱它请别靠近它

布氏鲸群在捕食 陈默摄

陈默表示,“我们根据历史的记录判断中秋前后会有鲸类来到涠洲岛海域,因此联合研究团队在9月15日之前便来到了岛上提前部署。从我们和岛民的目击来看,至少这段时间出现的布氏鲸有五头,其中三头自9月21日至9月26几乎每日都在固定区域进行合作捕食。”

这群“海洋精灵”再次出没北海涠洲岛海域,爱它请别靠近它

布氏鲸群在捕食 陈默摄

今年上半年,涠洲岛海域发现鲸群活动迹象后,北海市迅速邀请国内研究机构跟踪相关信息,开展科研考察,弄清鲸鱼物种、生活习性、海洋环境状况,为进一步研究、保护鲸群积累科学依据。

今年4月26日,北海市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通报称经过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广西科学院、钦州学院等专家学者一个多月的海上科考,确定该鲸群为须鲸类的布氏鲸,具有极为重要的生态和科研价值。

9月24日上午,科考团队发现出没的鲸群中有一头鲸鱼的背鳍处受伤。“目前我们还不了解受伤的原因,但是过多的捕捞布氏鲸饵料用于鱼肥的船只以及电鱼等非法捕捞,有可能会对布氏鲸捕食的区域产生影响,威胁到布氏鲸的生存。”陈默说。

这群“海洋精灵”再次出没北海涠洲岛海域,爱它请别靠近它

近期出现的布氏鲸群 斜阳岛小邓摄

尽管目前鲸群在涠洲岛海域的生存状况良好,但随着鲸群的曝光率越来越高,它们受到伤害的可能性也在增大。为了减少人类活动对于鲸群的伤害,陈默建议,政府应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海上非法捕捞行为。

“海上渔船等船只看到鲸群时不要靠近,要减速或关闭发动机,待看清布氏鲸活动后再绕行。同时请广大渔民不要将废弃垃圾,尤其是将渔网遗弃在海里,这会威胁到鲸群的生命。”

“只有在进一步的了解布氏鲸的栖息地、活动轨迹和生活习性之后才能给出科学的有效的保护对策。”他表示,目前关于布氏鲸的种群特征、活动规律、分布和栖息地利用等信息,当前的考察结果都还不足以形成科学的结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