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鞭杀侯爷父子,却以礼安葬,只为掩饰自己的一个错误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听从刘基等人的劝告,对待大臣尽量客气,即使大臣有罪,也尽量给他们留一些体面,允许罪臣拿出自己的俸禄,赎抵罪过。

不久,这种宽恕就被峻刑取代,《明史》中提到朱元璋时代的两个倒霉者,一个被杖死,一个被鞭死。

朱元璋鞭杀侯爷父子,却以礼安葬,只为掩饰自己的一个错误

杖死的大臣名叫薛祥,庐州人,早年管理过漕运,洪武八年为工部尚书,曾经力劝朱元璋不宜擅杀,救下几千人的性命。

洪武九年,薛祥出任北平布政使,在任三年,管理有方,后来受到胡惟庸的迫害,把他贬到嘉兴府做知府。胡惟庸败落之后,薛祥再一次担任工部尚书。朱元璋曾经当面询问薛祥:“胡惟庸迫害你,你为什么不替自己申辩?”

薛祥的回答很简单:“臣不知也。”就是他当初根本不知道自己受了迫害。

洪武十三年,薛祥不知何罪,被廷杖而死,许多人为他伤心,“天下哀之”。

朱元璋鞭杀侯爷父子,却以礼安葬,只为掩饰自己的一个错误

被鞭死的是一员武将,名叫朱亮祖,原本是元朝的元帅,作战勇武,却是个粗鲁之人,曾经被朱元璋俘获。朱元璋把他收编,给钱给官,可他很快又归顺了元朝,占据宁国。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等人攻打他,损失几千人。

后来朱元璋亲自出面督战,再次擒获朱亮祖。朱亮祖被捆着押到朱元璋面前,朱元璋说:“你过去降而复叛,这一回有何打算?”

他的回答很淡定:“你要杀我就杀吧,如果不杀我,必定以死相报。”

朱元璋看他像个汉子,抽了他几鞭子,收为部将。以后朱亮祖四处征战,表现还不错,洪武三年进封为永嘉侯,食禄一千五百石。此后,朱亮祖的表现越来越差,再没有像样的功绩。

朱元璋鞭杀侯爷父子,却以礼安葬,只为掩饰自己的一个错误

到了洪武十二年,朱亮祖出镇广东。当时番禺有一位知县,名叫道同,耿直方正,而朱亮祖一向骄横、粗蛮,二人之间很快产生冲突。

当地一位姓罗的富户把女儿献给朱亮祖,罗家的子弟仗势横行,被道同捉拿,朱亮祖派兵去把他们抢了回来。

当地一些富家的无赖子弟作恶多端,被道同抓起来,押到街市上,戴枷示众。富户贿赂朱亮祖,请他救援。朱亮祖摆酒宴请道同,为他们说情。道同却不买账,当面驳回。朱亮祖大失颜面,干脆直接到街上去,打开刑具把那些人放掉,还找个借口把道同打了一顿,又上疏批评道同。道同也上疏弹劾朱亮祖。

后来的事情就很有戏剧性了。朱元璋先收到朱亮祖的奏章,看过之后大怒,立刻派使者赶往广东,处死道同。使者派出之后,又收到道同的奏章。朱元璋意识到自己的决定有误,马上再派一个使者去救道同,结果还是晚了一步,先到的使者已经把道同杀了。

朱元璋鞭杀侯爷父子,却以礼安葬,只为掩饰自己的一个错误

洪武十三年九月,朱元璋把朱亮祖和儿子朱暹召回南京,父子二人都被施以鞭刑,活活抽死。有意思的是,朱元璋仍然按照永嘉侯的规格为朱亮祖举办了葬礼,并命人为他撰写墓志,其中对他的罪过轻描淡写,说他被免官之后居住在江宁的安德乡,并病死在那里。

十年以后,朱元璋正式把朱亮祖划入胡惟庸集团,他的另一个儿子也被处死。

于左 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