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科怪人 常熟阿婆吳妹華

朗科怪人 常熟阿婆吳妹華

在蘇州工業園區朗科社區有一位來自常熟的阿婆吳妹華,社區居民幾乎都認識,有的雖叫不上名字,但說起每天在社區廣場賣菜的阿婆,大家都能說上幾句,因為吳阿婆在社區居民眼裡是個怪人。怪在哪裡呢?

第一怪,說她富,不像。因為,她總是穿得又破又舊,空閒了,還要在自家院子裡種菜,種了菜,還要出來賣,賣的價錢比市場還貴,但每次都會被居民搶購;她還常常在小區裡撿破爛,收集硬紙板。收集了硬紙板和廢報紙去賣錢。她總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忙忙碌碌,整天為了幾個小錢忙個不停。

第二怪,說她窮,也不像。她家裡住著好房子,除了朗詩,還有一套是高檔別墅,她的兒子媳婦條件都很好,而吳阿婆的房間卻堆滿了紙殼廢品,對於小區裡其他人的異樣眼光,她也從不理睬,我行我素,依然種菜、賣菜、撿紙殼。

在朗科居委會剛成立那段時間,經常有居民到居委會"投訴"吳阿姨的怪舉:"朗科的環境這麼好,住在朗科社區的應該條件都不錯的,那個阿婆每天在廣場賣自己種的小青菜,多影響咱們小區的形象啊!我們經常看到她撿紙殼,有時候人家丟在垃圾桶裡的廢舊紙殼她都會翻出來,多髒啊,真是個怪人。""是的呀,聽說她家裡還有別墅的,她家裡有一個房間專門放紙殼和廢品的,攢夠了就一起用小車拉到門口賣掉,她這是何苦啊,她的子女條件都不錯的,她還這麼辛苦賺錢,真是個怪人啊。" 居民所說的怪人叫吳妹華,今年60歲不到,來自常熟鄉下,兒子女兒都在蘇州生活,為了讓吳阿婆安度晚年,子女把她和老伴兒接到蘇州一同生活。忙碌慣了的吳阿婆,閒下來覺得渾身不自在,身體也不如以前了,為了打發時間,吳阿婆開始在小區外面的空地上種種小青菜,除了自己家裡吃吃以外,有時也送送朋友鄰居,到也自得其樂。而為何如此的辛勞攢錢,源於一次偶然的機會,將吳阿婆的生活與慈善緊密的聯繫到了一起,改變了吳阿婆的生活。

有一次,身體不舒服的吳阿婆到蘇州第一人民醫院看病,碰巧電視臺正在採訪一位患了白血病的孩子,吳阿婆得知這個孩子家境貧困,沒有錢治療,面臨生命危險急需救助的時候,馬上把自己準備看病的一千元錢交到了孩子家長手中,自己的病看都沒看,就直接回家了。直到幾天後家人和鄰居看到電臺播出的採訪節目,才知道了吳阿婆捐錢不留名的事情。經過這件事情,吳阿婆發現自己的一點小小善舉,對於需要幫助的人來說竟然是救命錢,吳阿婆做好事可謂是一發不可收拾了。不但開出了幾塊荒地,擴大了小青菜的種植,早出晚歸,收穫之後,開始在小區廣場售賣,還開始收集居民不要的紙殼和廢品,而賣菜和賣廢品的錢,統統找機會捐給了需要幫助的人。自從心頭牽掛了那些需要她幫助的人們以後,忙忙碌碌的生活讓吳阿婆變了一個人,以前常常到醫院看病掛水,現在身體反而越來越結實硬朗了。

對於吳阿婆近乎著迷的慈善舉動,最初子女極力反對,認為她到處撿破爛、賣菜,自己很沒有面子,還會被鄰居們認為不孝順,而現在看到吳阿婆做慈善以後身體健康,精神開朗,也開始接受她她做好事,還常常拿錢資助她,把慈善當成事業一樣經營。

為了能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吳阿婆"變本加厲",不但兒女們給的零用錢攢起來,自己捨不得吃捨不得穿,連老伴兒吃酒的錢也要"剋扣",吳阿婆說:"平時女兒給的錢,我基本上都不用,自己賣菜賣廢品的錢都捐出去了,儘自己的力量做些有意義的事情我覺得挺好的,剛開始家裡人都不理解,現在看到我身體比以前好了,精神開朗,也開始支持我,抽菸吃酒對什麼也沒什麼好處,戒掉有利於健康,還能多做些好事,一舉兩得。有時候女兒開玩笑的說,我們家現在是全家總動員,一起做慈善了。"

現在吳阿婆每週都要帶上各種物品到福利院看望那裡的孩子們,風雨無阻;得知慈善機構要到蘇北訪貧問苦,自己立刻掏出辛苦攢的兩萬元錢,買了大米,一同送到蘇北農村;而像這樣默默的捐助,吳阿婆自己也不知道有多少次了,現在,那些最初對吳阿婆心存偏見的居民,知道她是一位心中藏有大愛的好心人,都主動買她種的青菜,雖然她的菜比別的地方略貴,但是大家還是願意買,從不討價還價,找的零錢都不要,並且主動的把家裡的紙殼廢品捆好放默默放到吳阿姨的門前,大家願意幫助她圓一個熱衷慈善的中國夢,也在用自己微薄之力為慈善盡一份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