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影》,张艺谋的美学盛宴

在网上一查,才发现张艺谋导演如今已经68岁了,用传统的说法就是,即将步入古稀之年。大部分普通观众已经习惯张艺谋、徐克、陈凯歌这样的导演在观众的视线中忙碌,却忘了他们也将颐养天年。

电影《影》,张艺谋的美学盛宴

按理说,老谋子在电影上的造诣已经超过了众多导演,08年奥运会开幕,坐稳了“国师”地位,也可以功成名就隐退江湖,然而他还是每年沉醉于各种节目、电影的制作。他是热爱艺术的,观众也明白这点。

电影《影》,张艺谋的美学盛宴

张艺谋上一部电影《长城》,启用了众多流量和人气演员,邀请了国外巨星参演。老谋子迫切地想将中国文化带向国外,这是他从很早就开始做的。然而《长城》剧情浮夸,所谓的“中国文化”也没有很好地展示,观众们大失所望,对老谋子的信任也打了个折扣。

在电影美术造诣上,国内没几个导演能和张艺谋媲美。从成名作《红高粱》开始,张艺谋就很完美地运用了纯色对比展现画面,这个优点在《大红灯笼高高挂》《英雄》等经典电影发挥得淋漓尽致。

电影《影》,张艺谋的美学盛宴

如果说03年的《十面埋伏》还可圈可点算得上优秀作品,那07年的《满城尽带黄金甲》便是观众对张艺谋失望的开始。08年北奥开幕式是张导的艺术高点之一,后来《长城》又被评“江郎才尽”,他也和冯小刚一样,怼观众“评价双标”。

艺术创作向来不缺少质疑的声音,但创作者如果不沉淀反省,也很容易走进孤芳自赏的迷雾。笔者相信,长城口碑冰点、张导回怼观众之后,他自己是有思考的。《影》这部电影从剧本开启到宣传之前,都相当低调,也足以证明张导厚积薄发的决心。

《影》的效果相当让观众满意,豆瓣开盘便是国产电影中的高分7.7,上映一天之后,分数稳定,好评不断。可以说,这是一部中国人才能深刻体会的美学电影,张艺谋完美地发挥了自己的长处:美术与音乐。

阴阳黑白,琴瑟箫,水墨画卷,这些是中国人熟悉的传统文化,也对应着故事中的人物。张导放弃了深刻隐晦的叙述手法,选择了直接了当的话剧演绎、故事虽然简单,但如同一壶清酒,回想意味无穷。

阴阳关系完美对应了人物处境,在一片或朦胧或清晰的黑白水墨中,血的鲜红却显得让人刺眼。这些都不禁让人回忆起在《英雄》中,黄和红色的交辉相应。观众终于可以放松心情,让自己的思绪跟随电影的节奏走。

音乐更是决胜关键。张艺谋选用琴瑟箫作为基础乐器,也分别代表了三个主角。如果说,外国人勉强能知道水墨的美,他们不一定能欣赏音乐的意境。中国人从小到大背诵的古诗词和典故中,琴瑟箫是常客,琴代表孤独,瑟代表哀怨,箫则是悲凉。琴瑟弹弦,人物内心跌宕起伏;箫声奏起,每个人都是一场悲凉。

电影《影》,张艺谋的美学盛宴

水墨电影,水墨画卷。张艺谋毕生都在创作蕴含中国文化的电影,他的风格甚至可以说单一,但他在自己的风格里打造出了极致。中国文化只有一种说法吗?它可以是陈凯歌的浓墨重彩,可以是冯小刚的朴实深刻,也可以是周星驰的黑色幽默,可以是徐克的快意恩仇……而关于美,有一种是张艺谋的水墨琴瑟。

《影》这部电影的拍摄,作为普通观众丝毫不知,在邓超夫妇在微博上开始宣传的时候,咱们才得知了一些拍摄上的事情。邓超为了在电影里演出两种姿态,不惜体重起伏40斤,郑凯在开拍前也专门学习了书法。演员们的努力更提升了作品的完成度。


电影《影》,张艺谋的美学盛宴

美中不足的还是故事本身,中国电影最大的缺陷在于编剧。张艺谋在制作剧本时便已经预料到故事会降低口碑,但他还是坚持了这个故事。可以说,配置包括演员的表演,远远超出了剧本,大大提升了分值。

但如上面所说,故事仍是一壶清酒,回想起来,可评价的仍是很多。例如小艾明知子虞已经知道她的背叛,仍与他琴瑟协奏,两人都充满了愤怒;青萍和杨平两人本应该是欢喜冤家,却在第一次见面之后相杀而亡。结尾的处理也非常有趣,到底是谁杀了境州的母亲,是沛王,还是子虞呢?

“我是谁?”

子虞说:“你是境州。”

“我是谁?”

小艾说:“你就是你。”

田战问:“你是谁?”

境州说:“我就是都督。”

张艺谋已经老了,他还在以匠心打造属于中国的文化电影。张艺谋老了,中国电影却正直青年。《影》是一部大篇幅运用中国古文化元素的电影,它是千禧年后属于张艺谋的创新,张艺谋的美学盛宴,作为观众很幸运看到这部电影。未来呢?我们能看到更多优秀的作品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