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產包清單都在這裡,過來人媽媽的分享:一樣不能少

待產包清單都在這裡,過來人媽媽的分享:一樣不能少

待產包清單都在這裡,過來人媽媽的分享:一樣不能少!

一個小生命的孕育需要經過十月懷胎,而她的誕生可就是一朝一夕的事了,她可不會提前跟媽媽商量什麼時間發動,所以準媽媽們最好在預產期前的一兩個月就要把待產包準備好,隨時待命!

小編我是一個過來人媽媽,下面就把從去醫院到出院所需要的物件全部羅列整理出來,供大家參考。

待產包清單都在這裡,過來人媽媽的分享:一樣不能少

1. 證件類。

準爸爸準媽媽雙方的戶口本、結婚證、身份證、生育服務證(準生證)、醫保卡或生育保險卡、孕期病例、孕婦保健手冊、銀行卡、現金。

這些證件最好是準爸爸準備,用透明的文件袋全部放在一起,因為住院時,媽媽已折騰的死去活來,辦理手續的是準爸爸,需要什麼就拿什麼,用完再放回文件袋,以防忙暈丟失。

2. 媽媽用品。

洗漱類:毛巾、牙刷(軟毛)、牙膏、臉盆、香皂、梳子、護膚品、一次性馬桶墊、衛生紙、衛生巾(產婦專用或平時夜用的)、爸爸的刮鬍刀。

衣物類:產褥墊(兩包)、刀紙、吸奶器、防溢乳墊、哺乳文胸、內褲多條(可買一次性的)、寬鬆純棉睡衣兩身、出院衣服、出院帽子、拖鞋、月子鞋、開襟外套、充電器衣架。

餐具類:杯子、吸管、餐盒、勺子、筷子、洗潔精、巧克力(增強體力)、紅糖、水壺。

待產包清單都在這裡,過來人媽媽的分享:一樣不能少

3. 寶寶用品。

衣物類:包被(2-3件,不需要太厚)、和尚服2-3件(59或66碼)、尿布(可用純棉紗布)或尿不溼(NB號)、隔尿墊、純棉新生兒帽子、紅布(出院時搭頭)、寶寶提籃(出院時寶寶躺在裡邊)。

清潔類:嬰兒專用溼巾(3包)、洗臉方巾(紗布)、口水巾、浴巾(在醫院洗澡用)、小盆子(2個,洗臉和洗屁股分開)。

餐具類:奶瓶(2個,喝奶和喝水)及清潔套裝、奶粉、新生兒葡萄糖。

出院後:嬰兒面霜(秋冬季節出生的寶寶)、護臀霜(以防紅屁股)、嬰兒推車、嬰兒汽車安全座椅、嬰兒床、媽媽的收腹帶。

待產包清單都在這裡,過來人媽媽的分享:一樣不能少

待產包是產婦住院生寶寶的必需品,小編建議準媽媽們最好提前兩個月準備,東西比較瑣碎,這樣不但時間充裕,還可以放寬心慢慢比較選購。當然,媽媽們也沒必要過度緊張,因為很多東西都可以在醫院選購,到時候可以向護士打聽詢問,只是價格較貴,如果離家近,缺個一兩樣也可以回家取。

你的待產包準備好了嗎?如果有什麼問題可以在下方留言,小編會及時回覆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