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轉帳也能造假?長見識了,謹防上當受騙

微信可以進行轉賬和支付消費大概是在2014年前後的事情。大家對快的和滴滴的燒錢大戰都記憶猶新,這場大戰背後實際上是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支付兩大移動支付工具之間的較量。如果說,拍拍和淘寶之間的競爭還不算騰訊和阿里的正面交鋒,那麼微信和支付寶之間的支付競爭算是正式拉開了兩家互聯網巨頭交戰的帷幕。

微信轉賬也能造假?長見識了,謹防上當受騙

快的和滴滴大戰被叫停後,支付領域的爭奪戰也告一段落,結局是微信和支付寶平分秋色。現在到超市購物,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支付同時存在,這種現象一直保持到今天。最初,使用支付寶支付的用戶遠遠多於微信支付,而過了2015年春節,微信利用中國人發紅包的習俗,成功在社交網絡點了一把紅包火,微信支付用戶量超過了支付寶支付用戶量。

微信轉賬也能造假?長見識了,謹防上當受騙

有錢的地方就有騙子,之前出現過很多利用微信來騙錢的騙術,後來不斷地被人們識破。當然,騙術也是在不斷地升級,騙術也講究“創新”。剛剛看了一段小視頻,視頻中男主人公需要一百塊錢現金,通過微信轉賬的方式先轉給同事50元錢,然後迅速長按轉賬的消息,點擊重發,這樣兩個人的聊天界面都顯示他轉給對方兩個50元的消息,同事還沒收錢,果斷先給了他一百元現金。

微信轉賬也能造假?長見識了,謹防上當受騙

雖然小視頻想要表達的是一個笑話,但是我們從中可以找到一些騙術。我們也嘗試了這種操作,果然在轉賬出去之後,長按重發是可以再發一條一模一樣的轉賬消息。過了5分鐘之後,如果對方沒有領取,還可以再發一條。實際上我們只轉了一次錢,對方也只能收取一次,但是有些人是不注意這些的,懶得點領取,這樣就被騙了。

微信轉賬也能造假?長見識了,謹防上當受騙

有些人說,這種情況絕對不會在我這發生,但是任何事物都是一個概率事件,一旦樣本容量達到足夠大,概率事件是必然會發生的。舉個不恰當的例子,交通事故也是個概率事件,路上的車輛足夠多,每天是必然會出事故的,我們只能通過某種方法降低概率,但是並不能阻止概率事件的發生。

微信轉賬也能造假?長見識了,謹防上當受騙

上面提到的微信假轉賬的事情也是這樣,如果有人想用這種方法騙人,也一定會有人上當受騙。在此提醒大家,一定注意先收款,根據收款次數確定對方付款的金額,不能被表面的假象所迷惑。如果還是不能確定,就看自己的賬單,這個賬單是不會出錯的。再次提醒大家,謹防上當受騙,歡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