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号没有留言功能?这样做让你继续与用户高频率互动!

新注册的号留言功能何时会开放?

是不是只要坚持原创一段时间就能收到邀请?

还是说无论原创多久都不给开通留言功能了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后台不断有小编前来询问此事,言语中逐渐透出某种焦躁和无奈。

新号没有留言功能?这样做让你继续与用户高频率互动!

自2018年3月,微信调整公众号留言功能开放规则,后续新注册的账号都没有了留言功能。至于何时重新开放,大概要看腾讯的心情了~

新号生不逢时,运营圈哀嚎一片,用户有口难言,该怎么办?舍还是不舍,这都是个问题!最近,很多人对我说,为什么你们的推文下面没有留言,体验感太差了!那么,是时候找个替代方案了,在此之前,我想先和大家说说,留言功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新号没有留言功能?这样做让你继续与用户高频率互动!

补充者:在写推文的时候,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总会留点意犹未尽,这个时候,以置顶的形式展现在留言里,就形成了一个正文的番外。

勘验者:根据墨菲定律,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在新媒体推文的编撰中,难免会有一些必须要更正的内容,这个时候,留言功能就成了一个勘验者。

主持人:从表象来看,正文是引导用户留言的主推手,其实,真正的主持者是各色的观点留言,让用户想要一吐为快。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只要有了第一个留言的人,那么会爆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运营者要扮演马甲的角色,将留言区活跃起来。

创造者:准确的说,是创造者的平台,点赞活动,留言评选,只要你想的到,都能在这个功能里实现,形成比微社区更微社区的,迷你社区。我常常在想,会不会有一天,微信和微博一样,也能够图片留言,那会更精彩吧?

参与者:用户留了言,运营者回复,形成一轮互动,整个过程,留言功能区是旁观者也是参与者,它渗入到每一个想要留言的用户身边,拥有它的时候你不见得珍惜,但失去它,你就会很不习惯。

新号没有留言功能?这样做让你继续与用户高频率互动!

没有评论,没有灵魂

推送完文章赶紧去后台精选留言,已经成为每个运营者的标准动作。社交媒体时代,留言功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新号丧失留言功能,对于那些深度布局垂直领域,或已经构建起成熟的公号矩阵的新媒体而言,可能影响并不大。

比如,常常喜提朋友圈的“视觉志”创始人沙小皮表示,他们暂时没有遇到这个问题,因为运营的号不多。

同样心情平稳,还有蝴蝶新媒社创始人的鼠老大,因为已经不太做新号,所以没太大影响。

还有一些人,似乎有先见之明,提前注册过很多微信公众号,对他们的影响也不大,毕竟手握一批公众号随时可用。

此外的其他人,可就真急哭了。

对于没有此功能的新号该怎么办呢?

不差钱型

买一个有留言功能的号,对于财大气粗的运营者们,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一个有留言功能的号迁移到新注册的号上面。目前看来,尽管账号迁移很麻烦,但对于新注册的公众号来说,这可能是唯一一个能开通留言功能的办法了。

不差技术型

很多公司会有技术部,有程序员的地方总是会有奇迹的,开发出一个功能来,也不是什么难事!参考:“时差岛”自制的网页版留言功能。

小程序留言功能:直接扫描小程序二维码,或者绑定小程序,进入留言区,看技术员的水平,是否能开发出更有趣的形式。

APP留言平台:对于有开发APP能力的公司来说,打通各自接口,实现互通有无,也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差钱差技术型

现实是,有很多企业又差钱又差技术,既不能拍一拍衣袖,高价带走一个留言功能的微信号,又没有程序员苦思冥想码字创新,只有文绉绉的运营喵兢兢业业,是不是就穷途末路了呢?

不,还是有办法的!留言区的核心宗旨是什么?是互动,补充者、勘验者、主持人、创造者、参与者,都是为互动而准备的,互动不在乎形,而在于魂。要了解什么是互动的“魂”, 我们就要弄清楚,用户想在评论里得到什么?我有一个“三有三可”定律:有话可说——他们需要寻找答案;有料可看——他们需要查看反馈,依靠这些反馈做出决策;有鸣可共——他们需要情感上、价值观上,行动上的共鸣。了解了这些,我们才能在无资源的情况下,尽快找到一种代替工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