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人趙英專欄」歧路彷徨與背水一戰


「汽車人趙英專欄」歧路彷徨與背水一戰

隨著政府補貼退坡,某些原來就想著借新能源汽車搞事情的企業,將加速退出。某些原來準備不足或實力不夠的企業將知難而退或艱難維持。某些歧路徘徊、三心二意的企業將不得不加速做出戰略選擇,確定戰略重點。

◎ 《汽車人》評論員 趙英

近來,工信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發佈了《關於對擬上報企業清單進行公示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中說,擬將停止生產新能源汽車產品12個月及以上的企業名單(按合格證上傳數量統計)上報工業和信息化部。該公告稱,相關企業應在9月9日公示期結束前及時補充數據,如果未能通過工信部的核查將被撤銷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其中共有30家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因停產1年及以上未生產新能源產品,進入工信部特別公示清單。

「汽車人趙英專欄」歧路彷徨與背水一戰

本批名單共有30家企業,其中既包含廣汽本田汽車有限公司、長安標緻雪鐵龍汽車有限公司、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哈飛汽車等主流車企,也包括若干原來生產專用車、改裝車的企業,還有一些從誕生之日就宣稱要生產新能源汽車的企業。

「汽車人趙英專欄」歧路彷徨與背水一戰

從《通知》出臺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雖然風起雲湧,但實際上並非如表面上反映那樣大家真正在投入。有些企業是先佔個新能源汽車的指標,邊走邊看;有些企業則是“PPT”造車;還有些企業是歧路彷徨,邊走邊看。

隨著政府補貼的逐年退坡,這次投入新能源汽車造車大潮的企業,將繼續分化。筆者認為,我國200多家新能源汽車企業,退出的將是多數;堅持下去直至看到新能源汽車大行其道那一天來臨的企業,將是少數。隨著政府補貼退坡,某些原來就想著借新能源汽車搞事情(例如,弄點政府補貼)的企業,將加速退出。某些原來準備不足或實力不夠的企業將知難而退或艱難維持。某些歧路徘徊、三心二意的企業將不得不加速做出戰略選擇,確定戰略重點。

「汽車人趙英專欄」歧路彷徨與背水一戰

工信部《通知》出臺,可以說是政府對參與比賽的選手吹了起跑哨。新能源汽車淘汰賽的大幕徐徐拉開。

筆者想強調的是,從《通知》中可以看出,恰恰是某些主流汽車企業在新能源汽車開發、生產方面進展緩慢,這是值得予以提醒的。近年來我國主流汽車生產企業在傳統汽車開發方面投入很大力量,取得了很大進展,可以說漸入佳境。主流汽車企業,可以在生產傳統汽車的同時,兼顧新能源汽車的開發與生產,並且可以立足於傳統汽車提供的比較穩定的現金流,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但是,事情的另一面是,主流汽車企業也可能由於傳統汽車開發、經營的成功,產生過度路徑依賴,忽視、放緩了新能源汽車的開發與生產,導致在新一輪淘汰賽中出局。腳踩兩隻船,表面上似乎安穩,實際上操作難度更大。當然,有些汽車企業在開發傳統汽車時,由於力有不逮,而不得不暫緩新能源汽車的開發,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不及時做出選擇。在這方面需要指出的是,北汽已經明確今後把新能源汽車作為戰略重點,值得借鑑。老是彷徨歧路,容易走錯路。

「汽車人趙英專欄」歧路彷徨與背水一戰

其實不僅是自主開發企業,就是合資企業、跨國公司在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時,也是走一步,看一步。手中握著新能源汽車產品,等待合適機會殺入市場。即便是有準備的等待,也可能在實際市場競爭中喪失良機。

儘管筆者曾經一再提醒某些新能源汽車企業,要敬畏汽車工業的發展規律,並且對新勢力的某些招數不以為然,但某新勢力CEO的一句話,我還是欣賞的。他認為,新勢力由於是後來者,所以只專心於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因此反而可能比傳統汽車企業更加專注、更加努力,這是新勢力的優勢。

「汽車人趙英專欄」歧路彷徨與背水一戰

如果造車新勢力真是在一心一意地專注於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認真吸收傳統汽車發展的經驗,認真學習汽車工業的發展規律,那麼背水一戰,在市場中反覆錘鍊產品,先發制人,反而有成功的可能。

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已經發展至百萬的規模),中國政府的政策引導,傳統汽車企業應當儘早結束猶豫彷徨,把戰略重點轉向新能源汽車(儘管目前在技術路線上仍然存在不確定性);造車新勢力應當更加紮實地工作,把產品真正搞好。(《汽車人》評論員/ 趙英 ,圖片源自網絡)【版權聲明】本文系《汽車人》獨家原創稿件,版權為《汽車人》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