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风景------元通古镇

图文:云中漫步唐唐

元通,这是一个还未被完全打造原生态味浓的古镇,我是在对它完全无了解仅是因车上一老者的推崇之下前往的。老人很热情,告诉我在哪下车,从哪开始游览,他说:你看了不会失望的!

行走的风景------元通古镇

地主街路口下车一直往下走就进入古镇,雨丝在飞,惜字宫塔高耸,飞挑着檐撑着雨篷的茶馆摆放着茶桌竹椅,坝坝茶的喧闹尚未开场,早上的古镇安静着。沿麒麟街走去,古老的石板街在细雨浸润下泛起青幽的光,店铺大多还未开门,习惯了慢生活的四川人冬季鲜少有早起,像这样的阴雨冷冬天就更不愿起了。古街很干净,很安静,偶有梧桐叶坠落,似乎都能听到叶子在风中飞舞的声音。

行走的风景------元通古镇

黄家大院,门口一株梧桐树,跨进门槛,高墙顶立,门庭威严,深宅大院的感觉油然而生。黄家大院又称“将军府”,建于1914年,是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军独立炮旅旅长黄润馀的公馆。院内现存民国时期的完整建筑两座,一座砖木结构为正厅,十分宽敞,另一座是诵经楼,西式二层砖木结构,庭内园林建筑分布有致,安静中透着气派,可以想见宅主当年的势力与地位。天主教堂,肃穆孤独的紧闭着门扉,据说只有星期天祷告时,大门才对外敞开。走在这些中式西式建筑并存的街巷之间,感受到这是个中西文化包容的古镇,难怪元通古有“小成都”之说。

行走的风景------元通古镇

计划里原本没有元通之行,也就没在出游前做功课,对古镇没有了解,随意的在一条条街漫步,遛鸟的、喝茶的、喝早酒的已有不少老者在夏家茶馆围坐,竹器巷里小商贩们在摆摊上货,摆早市的老人见我游客模样,给我指路并介绍值得转转的街景,半边街、永利桥、陈家大院……

半边街有点像柴火巷,房屋普遍低矮,时不时有路人走过,也时不时会遇上年纪很大的老人,打个招呼,寒暄两句,老人就会讲讲老街的历史,哪家稍显破败的门房曾是哪个地主的宅子,随便哪砣大石头都有上百年的历史……这样子走在历史的岁月里,人其微渺小。

行走的风景------元通古镇

在车上时就听老者介绍说元通是个三江汇流的地方,场镇就在汇江边,因文锦江、味江和泊河江在这里交汇而得名。崇州属岷江流域,大小支流纵横交错。汇江桥,全长164米、宽2米5、高6米,造型古雅,两端桥楼,中间几座凉亭,清嘉庆十七(1812)年,镇人陈志琳建铁索桥,取名“宝胜”。在江中竖立石墩五座,上建木结构桥亭,中亭高耸,前后翼亭,飞檐翘角,雕塑生动,蔚为壮观。道光末年桥被洪水冲坏,光绪二(1876)年,举人刘恒如等募资重修,更名“汇江”,换铁索为铁杆。永利桥,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桥体为砖石结构,北接元通镇新街,南接长寿街面,全长五六十米,两墩三孔,弧圆高卷,两墩上雕刻精美龙首镇守,桥面平铺石板作车行道,两旁则是梯步石阶供行人上下。

行走的风景------元通古镇

但凡有水的古镇都是有灵气的,依水而筑的元通更显。一个人,沿着江边行走,看清澈的江水顺流而下 ,堤岸一侧错落有致绵延一片的二层小楼,每户人家的后门都有石梯直通江边,闭目恍惚间似乎都能想象到旧时的江边浣纱女子,青瓦、灰墙、蓝花花衣、梆梆的捶衣声。。。。。。

行走的风景------元通古镇

寻找陈家大院时走岔了道,也因此而多走了几条巷子,巷子里的门房多门扉紧闭,青石板路上鲜少有人,一个人似乎能清晰的听到自己的脚步与心跳声。几番问询才找到坐落在一条破旧路径转进去的部队医院铁门内的陈家大院,庭院已显破败,雨丝在庭院的大小天井洒落,林木花草在雨滴的浸润下透出深深绿意,青苔映衬得院落更显老旧,院内晾晒着衣物像是有人居住却又不见,唯有一只老猫趴在一破旧的沙发上眯缝着眼打着盹儿似乎在细说光阴。。。。。。

行走的风景------元通古镇

短暂假期出游时间总是很紧,绕古镇大致转了一圈赶时间就要离开,自己知道有点走马观花,元通这个小镇值得细细品味,再找时间,再找机会,再来吧!

行走的风景------元通古镇

行走的风景------元通古镇

行走的风景------元通古镇

行走的风景------元通古镇

行走的风景------元通古镇

行走的风景------元通古镇

行走的风景------元通古镇

行走的风景------元通古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