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總結


高一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總結

高一

家長和學生溝通的過程中建議以鼓勵為主,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學習中出現的問題。

高一與初一相似,高一又是一個學習成績的分水嶺。一部分學生進入高中學習以後,就開始感到學習的壓力與緊迫感,開始奮發學習;另一部分學生則認為自己終於從中考的壓力中解脫出來了,高考又遙不可及,可以適當的放鬆一下。

由於學習態度的不同,會導致學習成績分佈的不均勻,高一年級學科科目增多、知識跨度加大、學習能力轉化難度大、測試頻率加大等。學生特別是在數學、英語、物理、化學、地理這些科目上會出現很大的問題,甚至會出現不及格等現象。很多學生感覺,老師講課進度快、只能勉強聽懂,但課下不會做題目,或者一做就錯。因此,在高一年級,初中階段打下的知識、習慣和方法的基礎尤為重要。由於高一年級學習了高中50%以上的新知識,如果此時學生仍處於被動的學習狀態,那麼到了高二,學生將會連課堂上老師講的課程都聽不懂,這也是為什麼部分學生在高二時有輟學就業的想法。

這個時間段家庭教育很重要, ①學習和生活上的事情要多聽學生的想法和意見,多關心和與學生溝通。②學習遇到問題應該及時幫助孩子解決,建立學生對於學習的信心。③在與學生溝通的過程中建議以鼓勵為主,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學習中出現的問題 ④用成長、發展的眼光而不能用凝固的眼光看孩子。

高一的學科分下如下:

語文:很容易放鬆的一年,知識積累到了倦怠期,知識向高難度分析轉變的一年。 不少學生在這個時期,容易成績下滑:

1 平時積累少:字音、字形、成語的運用

2 題型總結少:病句修改、詩歌鑑賞

3 閱讀理解丟分嚴重,答題不夠規範

4 文言文閱讀虛詞用法總結少,實詞用法沒有進行分類總結,過分側重課內文言文閱讀,課外文言文理解難度大

5 應試作文沒有思路的寫作的規範

6 要注重基礎知識點的積累。(字音、字形、成語運用、病句改錯等)

7 文言基礎知識的積累(虛詞、實詞、文言句式等的積累)

8 閱讀優秀範文的閱讀和積累:相對於初中時期閱讀的多是感性訓練要求,高中多是理性訓練要求,在培養語言能力的同時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如:初中要求“感知”課文內容;高中則要求“把握”課文內容。再如:初中學習文言文,要求瞭解內容,能順暢地朗讀、背誦一些基本課文,而高中則要求掌握一定數量的文言實詞、虛詞和常見的文言句式,誦讀淺易文言文,理解詞句含義,把握思想內容,背誦一定數量的文言文名篇。

9 寫作部分:與初中相比,高中能力訓練的內容更突出能力的養成過程。從宏觀上,要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 自覺地觀察、積累和思考 ,獲得豐富的認識和經驗,然後用文字將這些認識和經驗寫出來。這樣的訓練是為了實現對寫作能力的全面培養;練好寫作的各種基本功。這種能力養成的過程通過多次的訓練強化,有助於學生在實踐中表現出準確、敏捷的運用語言的能力。

數學:函數為高中數學基礎,立體幾何、解析幾何、高率、三角恆等變換、三角函數均是高中重難點,佔高考2/3分值。

1 課堂聽課以老師的講課思路為主,但是課後一定要及時的消化和總結。另外要有著知識點—考點—典型例題—方法總結。

2 對於基礎薄弱的學生要以課本上基本概念的理解和例題的消化為主。

3 成績中等偏上的學生建議要對每個知識模塊中出現的典型例題進行整理和總結。另外應該進行拔高和思路的拓展。

4 做題之後要加強反思,看看題目屬於知識體系的什麼位置,並看看題目中的已知和所求恩那個否互換;

5 準備好錯題本,重視改錯,錯不重犯

英語語法點深化學習,虛擬語氣、主語從句、標語從句不定式用法、倒裝句式的學習使學生容易在這個時期產生瓶頸。

1. 部分學生在初中階段忽略了英語語法的系統學習,這樣會給文章的理解造成很大的困難,那麼建議學生對語法進行系統的學習。

2. 要開始積累詞彙,並且注意詞彙的運用和記憶方法的總結。

3. 要培養閱讀英語文章的習慣,並且在閱讀達到量的同時也要注意閱讀質的問題。要分清楚精讀和泛讀的文章。

物理從定性分析轉到定量分析,力學、運動學、功能定理都是對基礎知識的深化、抽象,題目變化多樣,靈活性,思路巧妙,基礎知識運用綜合性強。

1 注意新舊知識的同化與順應:例如,初中物理中描述物體運動狀態的物理量有速度(速率)、路程和時間;高中物理描述物體運動狀態的物理量有速度、位移、時間、加速度等,其中速度位移和加速度除了有大小還有方向,是矢量

2 課前注意對下次課重點內容進行預習,課後進行復習和吸收。

3 高中物理以理解為主,首先要對所講內容進行反覆的揣摩理解然後再做題。

4 如果做題遇到問題,建議可以先看看例題的解題思路開始,然後再嘗試做題。

5 沒學習一個章節一定要進行知識點和典型例題的總結。

化學:基礎知識更加零散,理解性和抽象性內容增多,氧化還原反應、物質的量、元素週期律、典型物質核反應的性質特點等知識點亂,題型多。

1 高一化學與初中化學知識聯繫十分密切,比如:必修1的第一章第一節就是“化學實驗基本方法”,裡面涉及的實驗基本方法有初中學的溶解、過濾、蒸發,再學習的是“蒸餾、萃取、離子檢驗”;又如第二章學習的“膠體”要與初中的“溶液、濁液”概念相聯繫與比較,又如學習“氧化還原反應”要涉及初中化合價的知識、元素及其化合價等知識。

2 初中化學以現象為主,知識點也相對少和簡單,但是高中化學相對是比較抽象,以電子的得失和化學鍵的斷裂來判斷化學反應。

3 高一必修一所學的物質中知識點比較多比較零碎,那麼每一章節一定要對所學知識點進行及時的總結和整理,並且總結這幾章節的學習方法。

4 堅持課前預習積極主動學習--講究課內學習提高課堂效率---落實課後複習鞏固課堂所學

語文:課內文言文基礎內容的總結,課外文言文的拓展;現代文閱讀理解和提醒總結及答題思路的引導;基礎知識積累的引導。

數學:集合、立體幾何、圓與方程等知識點的查漏補缺和提醒總結、拔高。

英語:語法串講(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定語從句;、被動語態;名詞性從句;主謂一致等);閱讀能力提升;每單元重點知識點的總結和應用。

物理:同步針對機械能、曲線運動、萬有引力進行同步的查漏補缺和鞏固。

化學:化學元素週期律、化學鍵、化學反應與能量、重要的化合物等內容進行同步查漏補缺,重要的是學習方法的引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