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新節日不一般!「中國農民豐收節」了解一下!

这个新节日不一般!“中国农民丰收节”了解一下!

經黨中央批准、國務院批覆

自2018年起

將每年農曆秋分設立為

“中國農民豐收節”

这个新节日不一般!“中国农民丰收节”了解一下!

自此

農民朋友們有自己的

專屬節日啦!

这个新节日不一般!“中国农民丰收节”了解一下!

下面

先來看一下

“中國農民豐收節”的

專屬主題標識

这个新节日不一般!“中国农民丰收节”了解一下!

釋義

麥穗是我國農業的主要代表元素,象徵著豐收。標識中間由麥穗演變成“豐”字,造型端莊穩重,識別性強,緊貼豐收節主題,直觀表達出慶豐收的喜悅和對“豐收”的憧憬。組成“豐”字的三條線由麥芒演變而成,形成放射狀的弧線,給人一種傳播感,意在體現“中國農民豐收節”傳承農耕文明的重要作用,體現崇農重農的價值理念。

標識顏色由中國紅和豐收黃組成,是“農民”和“豐收”最直觀的體現。標識字體採用隸書。隸書起源於戰國,字體清秀富有藝術性,筆法挺進,秀美莊重,活潑大方,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

中國的改革是從農村發端

舉辦“中國農民豐收節”

可以展示農村改革發展的巨大成就

展示中國農民的偉大創造

增強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農業強國

的決心和信心

这个新节日不一般!“中国农民丰收节”了解一下!

彰顯“三農”工作重要地位

“中國農民豐收節”的設立,是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審議通過,由國務院批覆同意的。這是第一個在國家層面專門為農民設立的節日。設立一個節日,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專門審議,這是不多見的,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對廣大農民的深切關懷,是一件具有歷史意義的大事,是一件蘊涵人民情懷的好事。

農民是中國人口的最大多數,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基礎,廣大農民在革命、建設、改革等各個歷史時期都做出了重大貢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農業、忘記農民、淡漠農村。中央決定,在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順應了新時代的新要求、新期待,將極大調動起億萬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提升億萬農民的榮譽感、幸福感、獲得感,匯聚起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磅礴力量。

中國是農業大國,中華農耕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中國農民豐收節”作為一個鮮明的文化符號,賦予新的時代內涵,有助於宣傳展示農耕文化的悠久厚重,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有機融合,增強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这个新节日不一般!“中国农民丰收节”了解一下!

促進中華民族大家庭和睦團結

俗話說,“春生夏長秋收冬藏”。豐收節和農事傳統密切相關。把秋分定為中國農民豐收節,是基於這樣幾點考慮:

從節氣上看,春種秋收,春華秋實,秋分時節碩果累累,最能體現豐收。另外,秋分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晝夜平分,秋高氣爽,既是秋收、秋耕、秋種的重要時節,也是稻穀飄香、蟹肥菊黃、踏秋賞景的大好時節。

從區域上看,我國地域遼闊、物產豐富,各地收穫的時節有所不同,但多數地方都在秋季,秋收作物是大頭。所以,我們兼顧南北方把秋分定為“中國農民豐收節”,是便於城鄉群眾、農民群眾參與,也利於展示農業的豐收成果,包括科技成果和農民的創造,具有鮮明的農事特點。

從民俗上看,我們國家有十幾個少數民族有慶祝豐收的傳統節日,畲族的豐收節,藏族的望果節,彝族的火把節,大多都在下半年。在國家層面設立一個各民族共同參與、共慶豐收的節日,有利於促進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和睦團結和發展。

这个新节日不一般!“中国农民丰收节”了解一下!

我國是農業大國

農民最多、民族眾多、

地域遼闊、農事品類最全

“中國農民豐收節”一定會辦成

世界上最有特色、最有人氣、

最為豐富、最有影響的農民節日

这个新节日不一般!“中国农民丰收节”了解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