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李華易經:「斂陽養陰」化解「多事之秋」

每當氣候變化之時,便是老幼生病的高發季節。遵循自然界氣候變化規律,以採陽補陰或採陰補陽達到陰陽平衡,便是養生之道。

中醫學認為“陰平陽秘,精神乃治”,就是說人體陰氣平順,陽氣固秘,陰陽兩方面相互調節而維持其相對平衡的狀態,才能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陰陽任何方面的偏盛或偏衰,都足以使人體從生理狀態轉化為病理狀態。《黃帝內經》說:“陰盛則陽病(陰盛陽損引起陽衰),陽盛則陰病(陽盛耗陰引起陰衰);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故人體健康與氣候的陰陽變化息息相關。

羅李華易經:“斂陽養陰”化解“多事之秋”

“秋者陰氣始下,故萬物收”,從秋季的氣候特點來看,由熱轉寒,即“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人體的生理活動,隨“夏長”到“秋收”而相應改變。因此,秋季養生不能離開“養收”這一原則,也就是說,秋天養生一定要把保養體內的陰氣作為首要任務。正如《黃帝內經》裡說:“秋冬養陰。”所謂秋冬養陰,是指在秋冬養收氣、養藏氣,以適應自然界陰氣漸生而旺的規律,從而為來年陽氣生髮打基礎,不應耗精而傷陰氣。

羅李華易經:“斂陽養陰”化解“多事之秋”

那麼,如何在秋季保養體內的陰氣呢?關鍵是要防燥護陰。中醫學認為,燥為秋季的主氣,稱為“秋燥”。其其清肅,其性乾燥。每值久晴未雨、氣候乾燥之際,常易發生燥邪為患。由於肺可呼吸,肺合皮毛,肺於大腸相表裡,故當空氣中溼度下降時,肺、大腸與皮毛首當其衝,這是燥邪致病的病理特徵。

羅李華易經:“斂陽養陰”化解“多事之秋”

燥邪傷人,易傷人體津液。所謂“燥勝則幹”,津液既耗,必現一派“燥象”,常見口乾、唇乾、鼻幹、咽乾、舌幹少津、大便乾結、皮膚幹甚至皸裂等症。肺為驕髒,性喜潤而惡燥,燥邪犯肺,最易傷其陰液。肺失陰潤,功能必然受到影響,因而宣降失可,輕則乾咳少痰,痰黏難咯,重則肺絡受傷而出血,見痰中帶血。肺中津虧後,因無液以下濟於大腸,因而使大便乾結難解。

羅李華易經:“斂陽養陰”化解“多事之秋”

秋令燥氣又有溫涼之分,一般認為早秋氣溫尚溫,故為溫燥;晚秋氣溫下降,故為涼燥,無論溫涼,總是以皮膚乾燥,體液缺乏為其特徵。溫燥傷人常表現為不惡寒或微惡寒,發熱較明顯,脈呈細數;而涼燥傷人,則常不發熱或微發熱,反之,惡寒較明顯,脈多不數。

由此可見,秋季涼燥,須防燥邪傷人、防燥護陰,須予當令之時增衣被,以斂陽養陰,還要進補果蔬,生津去燥。

羅李華易經:“斂陽養陰”化解“多事之秋”

根據“天人感應”的理論,《黃帝內經》裡指出了秋季精神調神的具體原則,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裡說:“使志安定,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意思是說:在秋天裡,人們一定要保持精神上的安寧,只有這樣才能減緩肅殺之氣對人體的影響;還要注意不斷的收斂神氣,以適應秋季容平的特徵,並不使神志外馳,以保肺之清肅之氣,這就是順應秋季季節特點,在精神上養收的方法。秋季精神調養,既要做到清淨養神,還要排除雜念,以達到心境寧靜的狀態。

羅李華易經:“斂陽養陰”化解“多事之秋”

人們常說“多事之秋”,說明秋季容易心煩氣躁,容易引發情緒低落、多愁善感。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應當把精力用在事業上,不要“爭名在朝,爭利於市”,應當把自己的名利看得輕一些,多做好事,多做貢獻。倘若私心太重,慾望太高,達不到目的,就會產生憂愁、悲傷、苦惱。故思慮太多,便可傷神致病。

羅李華易經:“斂陽養陰”化解“多事之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