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中最大贏家不是魏瓔珞,而是默默無聞的慶妃

《延禧攻略》裡的妃子都是困獸。

溫順的、賢淑的、蠻橫的、張揚的、腹黑的,皆自帶攻擊性。

溫順的變腹黑。賢淑的變張揚。張揚的變牆頭草。

不是你害我,就是我謀殺你。

嫻妃如此,純妃如此,令妃更是如此。

僅有陸晚晚,身為嬪妃,卻像個透明人。

她入宮即失寵。

皇帝看不上,妃子們看不起。

她好像僅僅舒貴人身邊的烘托。

《延禧攻略》中最大贏家不是魏瓔珞,而是默默無聞的慶妃

有意思的是,舒貴人也看不起她。

《延禧攻略》中最大贏家不是魏瓔珞,而是默默無聞的慶妃

她太窩囊,太柔了。總是一副擔驚受怕的模樣。

無存在感。無競爭力。無過多心情。

在舒貴人身邊,說得最多的一句話:你仍是少說兩句吧。

《延禧攻略》中最大贏家不是魏瓔珞,而是默默無聞的慶妃

乾隆妃子很多,就她像個局外人。

無能、窩囊又毫無心計。

《延禧攻略》中最大贏家不是魏瓔珞,而是默默無聞的慶妃

但我覺得,她才是最深邃的人。

高貴妃和富察皇后鬥得有你沒我,她無事。

魏瓔珞和純妃暗潮洶湧,她無事。

魏瓔珞又和嫻妃拔刀相向,她依舊無事。

後宮如江湖,常居在此,不流血也得少塊肉。

她無權、無寵、無子嗣,卻暗自躲過一場又一場戰場。

真是妃嬪們無視,仍是她心胸太深?

面對質疑,她自己解說:“論起美貌心計手段,我樣樣不及人,又有什麼資歷爭寵呢?”

《延禧攻略》中最大贏家不是魏瓔珞,而是默默無聞的慶妃

不。

她不是不爭,而是深諳皇宮生計規律:爭,必死。不爭,即最大的爭。

要不然,也不會濟困扶危,拉攏太后和魏瓔珞的心。

也不會悄然無聲地,就得到魏瓔珞的信賴,讓她撫育自己的孩子。

《延禧攻略》中最大贏家不是魏瓔珞,而是默默無聞的慶妃

在《延禧攻略》中,她一直是個隱形人,不過是女配中的第N個。

但是在歷史上,確有其人。

比她段位高多了。

史書給陸晚晚的稱謂是:陸氏。

無出身,無佈景,無權勢。單名陸字,和她有些相似。

《延禧攻略》中最大贏家不是魏瓔珞,而是默默無聞的慶妃

她父親名陸士隆,沒有官職。

也就是說,她連令妃都比不上,令妃是包衣出世,她連當包衣的時機都沒有。

更沒有做秀女的時機。

那她是怎樣進宮的?

乾隆的妃子,大多是權臣之女,抑或是像令妃相同的包衣女子。

陸氏一沒名分,二沒資質,怎樣就爬上龍床了?

《如懿傳》給出的答案是,她是被太后引薦進宮,當棋子用。

《延禧攻略》中最大贏家不是魏瓔珞,而是默默無聞的慶妃

《延禧攻略》給她安了個秀女身份。

《延禧攻略》中最大贏家不是魏瓔珞,而是默默無聞的慶妃

實際上史書並無記載,有人估測,她要麼是個包衣,要麼為漢人,和純妃相同,是位江南美女,因貌美,被乾隆帶進了宮。

不管何種原因,她仍是做了皇帝的女性。

她比乾隆小13歲,比令妃大3歲。

其時,令妃在宮內步步高昇,正寵愛。

高貴妃現已病逝。

富察皇后因痛逝兩子,身心俱損,身體日薄西山。

蘇氏現已是純貴妃,有了兩個子嗣。

輝發那拉氏也已是貴妃,並且有了攝事後宮的權利,不久被封為皇貴妃,正式辦理後宮。

這是一個危機四伏的時期。

她作為局外人,天然看得理解。

《延禧攻略》中最大贏家不是魏瓔珞,而是默默無聞的慶妃

皇后快不行了,宗族強硬的高貴妃早已逝世,令妃、純貴妃深受恩寵,輝發那拉氏雖不是皇后,但現已有了皇后的權利。

她們都在盯著後位那塊肥肉,各個磨刀霍霍,劍拔弩張,就等富察皇后閉眼。

恨不得快些宰下那塊肉。

她剛入宮不久,僅僅個常在,最低一級,底子沒有參加奮鬥的資歷。

一塵不染都不錯了。

她就靜靜看著她們鬥,看著她們明裡暗裡較勁。

終究,輝發那拉氏贏了。

天時、有利地勢、人和,她悉數佔有,變成第二任皇后。

後宮的妃嬪,各個笑盈盈跑去恭喜,哪怕昨日剛剛唾罵過她的妃子,站在新皇后面前,好像見了親生姐妹般熱情洋溢。

皇后死了,皇帝卻俄然晉封了她。

她成了陸貴人。

這裡有個極大的疑慮。

乾隆有多愛富察皇后,史書記載的事例不計其數。

富察是乾隆十三年三月十一日病死的,逝世不過一個月,陸常在便被封了貴人。

那是什麼時期?國喪啊。

純貴妃的兒子永璋在國喪期間,由於心胸仇恨,對凶事不上心,沒有到達乾隆的要求,被痛批絕不立他為儲。

拖累盛寵的純貴妃也被皇帝蕭瑟。

許多大臣對皇后的死不上心,逐個降職處死。

輝發那拉氏雖為皇后,但由於富察皇后的牽扯,一直得不到帝王的心。

其時,皇宮一片哀怨,誰敢辦喜事?

她竟然還能晉級!

《延禧攻略》中最大贏家不是魏瓔珞,而是默默無聞的慶妃

為何晉級?

權臣推薦?皇帝恩寵?單憑長得美?

不。

她爹無官職,權臣們不會推薦一個沒利用價值的妃子,仍是低一級妃嬪。

帝王情薄,或許對她一見鍾情,要想持久,太難了。

長得美?純貴妃不美麼?江南美人呢。

為何純貴妃被見怪,她卻晉了級?

更重要的是,她並無子嗣。

那她究竟靠什麼?

忍。

皇后一死,嬪妃們必定躁動不已。

鳳冠,誰不心動。

那段時刻,妃子們各個使出渾身解數,賄賂的,湊趣的,倒戈的,背地裡捅刀的,無所不用其極。

看《延禧攻略》就知道有多嚴酷。

她呢,緘默沉靜地看著,聽憑那些妃子鬥得有你沒我。

不生事,不犯錯,不爭不搶。

就算她想搶,只怕也沒資歷,輩分太低了。

要是去鬥,還沒出招,就會被害死。

在宮內,她一直慎重,絕不犯錯,乾隆見她“恭慎無違”,又升了她一級——慶嬪。

她和純貴妃的佈景差不多。

但是此刻純貴妃是貴妃,現已有了孩子傍身,就算犯了大錯,也不至於處死。

《延禧攻略》中最大贏家不是魏瓔珞,而是默默無聞的慶妃

她不相同,沒孩子,要是走錯,必是死路。

怎樣辦?

她往後宮看了一圈,選中了一個人——令妃。

此刻令妃恩寵不斷,時常被皇帝帶著南巡。

又和她年紀相仿。簡單交流。

至於她究竟是怎樣挨近的,史料沒記載。

事實是,不久,她便被晉封為慶妃。但沒有行封爵禮。

不是皇帝忘了,是由於,令妃也升了一級,她成了令貴妃。

乾隆仍是偏心令貴妃的。一個月後,直接為她行了封爵禮。

《延禧攻略》中最大贏家不是魏瓔珞,而是默默無聞的慶妃

令貴妃十二月十七日行禮,慶妃的封爵延遲了一天,拖到了十八日。

連續封爵,這很少見。

除了嫻妃和純妃一起被封為貴妃,還真沒有特例。

慶妃的冊文裡有一句“當心祗事夫慈宮”,乾隆稱她很慎重。

她是很慎重,入宮這麼久,一直像個局外人,為了活下去,才挨近令貴妃。

令貴妃盛寵不斷,她便藉著她的恩寵,像個木偶相同活在陰暗處。

從頭到尾,乾隆心底究竟有沒有她,怕是她自己也不知道。

令妃封爵為貴妃時,現已懷有身孕。

可以說,她能獲封,一半原因是母憑子貴。

後來,她又生下了十五阿哥永琰,就是未來的嘉慶帝。

根據清朝傳統,生母不得撫育親子,令貴妃將永琰交給了慶妃。

雖是養子,但也是她深宮裡僅有的色彩。

她對永琰很好,十分照料。

《延禧攻略》中最大贏家不是魏瓔珞,而是默默無聞的慶妃

以至於後來永琰登基,為了感恩,將養母慶妃追封為慶恭皇貴妃。

給了她最大的榮耀。

這也是她僅有活過的痕跡吧。

獲封后,乾隆又將南巡,繼後去了,令貴妃去了,慶妃也去了。

這次南巡,繼後和乾隆完全決裂。

乾隆氣急敗壞,一定要廢后。

不過,這一點也不關慶妃的事,她從未想過捲入任何奮鬥。

繼後倒了,令貴妃被封為皇貴妃。

成為了後宮權勢最大的女性。

由於永琰和令皇貴妃的原因,她明顯感覺身邊阿諛的人多了。

阿諛奉承的更是接二連三。

關於這些,她早已習以為常,對人對事,依舊活得很疏遠。

一年後,繼後逝世。沒過多久,她被封為了慶貴妃。

史書記載,她的位置,僅此於令皇貴妃之下,成了後宮第二大權利具有者。

《延禧攻略》中最大贏家不是魏瓔珞,而是默默無聞的慶妃

在外人看來,這是榮譽。但是,在慶妃看來,這是捆綁。

作為後宮資歷不深的妃子,自她進宮以來,看了太多的離心離德。

他人是為了爭寵,她所做的,僅是為了生計,為了可以活著而已。

沒有軀幹的活著。

像螻蟻相同活著。

後來永琰被立儲,不到一年,慶妃就死了。

活到了51歲。

令皇貴妃相繼逝世。

乾隆四十年十月二十六日,她倆同一天下葬。

令皇貴妃被追封為孝儀純皇后。

而她留給歷史的,僅僅一個蒼白的姓名,一個飄渺的位分。

《延禧攻略》中最大贏家不是魏瓔珞,而是默默無聞的慶妃

如果不是由於嘉慶帝,怕誰也不會知道,在大清後宮,還有這麼一個女性存在過吧。

有人說,慶妃是乾隆後宮最大的贏家。

沒有權勢,沒有佈景,沒有子嗣,卻也活到了最終,還培養了一代帝王。

嘉慶待她如生母。

只有她自己知道,從入宮開始,她便再也沒有自己。

冷清古行宮,宮花寂寞紅。

前半生,她看夠了爾虞我詐。後半生,她見多了阿諛阿諛。

從頭到尾,她從未為自己活過。

從未在人前展現過實在的自己。

他人的掙扎,是哭天喊地。

她的悲傷,是泰然自若。沒有流血,但內心早已一片荒蕪。

縱是走上了權利之巔,與她,僅僅桎梏算了。

她知道,後宮裡的女性,即使“盛寵”如令皇貴妃,也不過是一具行走的傀儡。

況且,是一無所有的自己呢。

當她踏進宮門那一刻起,就再也沒有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