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朗讀者|我讀馬列經典·葉海濤老師傾情朗讀馬克思原著

东南朗读者|我读马列经典·叶海涛老师倾情朗读马克思原著

今年是馬克思誕辰200週年

《共產黨宣言》發表170週年

為了幫助東大教師和青年學生

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原理

深刻領會21世紀馬克思主義

和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

感受最“原汁原味”的經典著作

“東南·朗讀者——我讀馬列經典”

精彩朗讀將會每週推出一期

歡迎大家持續關注

本期朗讀嘉賓——

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

葉海濤

东南朗读者|我读马列经典·叶海涛老师倾情朗读马克思原著

葉海濤

哲學博士、藝術學理論博士後,現為東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中國博士後科研基金項目等研究課題10餘項;出版個人學術專著2部,主編教材1部,在《人民日報》《馬克思主義與現實》等刊物發表論文20餘篇。

現為江蘇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獲“高校思政課教師2015年度影響力人物”,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

朗讀之聲

朗讀節選

我們且從當前的國民經濟的事實出發。

工人生產的財富越多,他的生產的影響和規模越大,他就越貧窮。工人創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變成廉價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貶值成正比。勞動生產的不僅是商品,它也生產作為商品的勞動自身和工人,而且是按它一般生產商品的比例生產的。

這一事實無非是表明:勞動所生產的對象,即勞動的產品,作為一種異己的存在物,作為不依賴於生產者的力量,同勞動相對立。勞動的產品是固定在某個對象中的、物化的勞動,這就是勞動的對象化。勞動的現實化就是勞動的對象化。在國民經濟的實際狀況中,勞動的這種現實化表現為工人的非現實化,對象化表現為對象的喪失和被對象奴役,佔有表現為異化、外化。(《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

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維的現實性和力量,自己思維的此岸性。關於思維──離開實踐的思維──的現實性或非現實性的爭論,是一個純粹經院哲學的問題。

統治階級的思想在每一時代都是佔統治地位的思想。這就是說,一個階級是社會上佔統治地位的物質力量,同時也是社會上佔統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著物質生產資料的階級,同時也支配著精神生產的資料,因此,那些沒有精神生產資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隸屬於這個階級的。佔統治地位的思想不過是佔統治地位的物質關係在觀念上的表現,不過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佔統治地位的物質關係;因而,這就是那些使某一階級成為統治階級的關係在觀念上的表現,因而這也就是這個階級的統治的思想。(《德意志意識形態》)

資產階級在歷史上曾經起過非常革命的作用。

資產階級在它已經取得了統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園般的關係都破壞了。它無情地斬斷了把人們束縛於天然尊長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羈絆,它使人和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利害關係,除了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就再也沒有任何別的聯繫了。它把宗教虔誠、騎士熱忱、小市民傷感這些情感的神聖發作,淹沒在利己主義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嚴變成了交換價值,用一種沒有良心的貿易自由代替了無數特許的和自力掙得的自由。總而言之,它用公開的、無恥的、直接的、露骨的剝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蓋著的剝削。

資產階級抹去了一切向來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職業的神聖光環。它把醫生、律師、教士、詩人和學者變成了它出錢招僱的僱傭勞動者。

資產階級撕下了罩在家庭關係上的溫情脈脈的面紗,把這種關係變成了純粹的金錢關係。 (《共產黨宣言》)

德國哲學從天國降到人間,和它完全相反,這裡我們是從人間升到天國。這就是說,我們不是從人們所說的、所設想的、所想象的東西出發,也不是從口頭說的、思考出來的、設想出來的、想象出來的人出發,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們的出發點是從事實際活動的人,而且從他們的現實生活過程中還可以描繪出這一生活過程在意識形態上的反射和反響的發展。(《德意志意識形態》)

↑向上滑動瀏覽更多內容

我們·在朗讀

东南朗读者|我读马列经典·叶海涛老师倾情朗读马克思原著

“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

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

在革命年代

無數革命者曾在心中高喊著這句話

心志堅定、矢志不移

东南朗读者|我读马列经典·叶海涛老师倾情朗读马克思原著

未來的日子,

讓我們共讀經典,

一同品味信仰的味道,

感知信仰的力量!

本期嘉賓|葉海濤

錄音|東南大學廣播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