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東:七旬老人做志願 無私奉獻傳真情

張振東,74歲,2003年退休後一直從事五大道歷史文化的研究和挖掘工作。2013年,張振東正式成為五大道上的一名志願者,在五大道博物館從事義務講解員的工作。多年以來,他一直把挖掘五大道的歷史作為自己的一項事業和樂趣,把講好五大道的故事作為自己人生的目標。他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者精神,受到遊客和各級領導的廣泛好評。(中國文明網)

無私奉獻是一種高尚的愛國情操。有國才有家,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只有熱愛祖國,才能讓國家變得越來越強大,才能讓人民的生活越來越幸福。如何才能做到愛國呢?其實,中國人民的愛國情緒不容忽視,也不容褻瀆。但是作為一名普通的公民,我們應當理性愛國,不應該以暴制暴。在日常行為中做到遵守憲法,做到最起碼的遵紀守法,然後儘可能的去幫助他人,幫助社會上的弱小,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無私奉獻的幫助他人。

無私奉獻是一種真誠的友善情感。予人玫瑰,手留餘香。通過幫助別人,讓自己活得更有價值,同樣也為和諧中國做出貢獻。人類過的是群居生活,每個人每天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只有大家在生活中互相幫助,共同進步,才有可能實現和諧社會,美麗中國。目前,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做志願者,他們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來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通過無私奉獻的精神實現自我價值,同時也為和諧社會增磚添瓦。

無私奉獻是一種誠信的價值觀體現。魯迅先生曾經說過: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如今中國已經步入了老齡化社會,許多老年人退休後陷入無事可做的境地。尤其是對於許多空巢老人來講,情感上得不到安慰,無事可做就容易出現問題。一些騙子把目光投向老人,打感情牌向老年人兜售保健品,給受害人造成了極大損失。因此,社會上需要更多的無私奉獻精神,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讓他們的人生更加充實,讓社會環境更加和諧。

愛國、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做到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能夠做到無私奉獻精神。當越來越多的人投身於公益事業,越來越多的人做到無私奉獻,就能讓社會風氣越變越好,社會正能量越來越大,有利於早日實現“中國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