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啥一買就虧?買股票這十條常見錯誤你占幾條

為啥一買就虧?買股票這十條常見錯誤你佔幾條

一、懂得太多

很多人炒股票問題不是出在懂得太少,而是懂得太多。買一隻股票就對這個公司進行“研究”。比如公司是搞LED然後就從芯片到封裝的公司一路看下來,公司是搞觸摸屏的就從玻璃到偏光片一路研究,可是每個人的能力畢竟有限,我們窮究一生也只能是在有限的領域懂一些皮毛,股票那麼多,研究所謂的“基本面”能力可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行的,而且還被媒體記者誤導。

所以買進股票後,你是個傻瓜最好,低了你就接一點,高了你就賣一點,這樣必然賺錢。可是問題就是人這種動物,沒事兒就喜歡來點兒思考。這就是完蛋的根源。

人的一生也是一個從薄到厚,再從厚到薄的過程,你只要不斷的增厚,能厚到把自己繞進去出不來。不能用局外人的心態和思維看待世界,不能從燦爛繁華回到單純自然,不能返璞歸真,這一生也是個糊塗的一生。

二、選股重於選時

很多人總認為炒股票一定要買好股票好公司。買了就堅持持有,然後美其名曰價值投資。事實上真實的情況是,牛市裡大家一起漲,熊市裡大家一起跌。08年底到10年一個大垃圾st武昌魚一樣翻了8、9倍。

正確的做法是牛市裡持股賣出,熊市裡空倉買入。至於選擇何種股票,其重要性比選擇介入和退出的時間點要低得多。也就是說選時是重於選股的。

三、雞蛋不放在同一個籃子

分散投資是對那些超大資金來說的。對於小資金根本就不需要分散投資這個概念。反而小資金應該集中火力打擊。

同時對個人投資者來說,精力和專業精神都不行,孩子多了很難全部照顧得好,所以只有集中力量辦事情。個人投資者需要考慮的是倉位幾成的問題而不是幾個倉的問題。其實,一兩百萬以下的資金根本就必要買幾隻股票,一隻就好。

四、短線交易賺錢快

就個人而言,長線交易和中短線交易我是一樣的態度,並不說哪個有優勢哪個沒有優勢。但是對於一般的散戶來說,就其交易環境和投資專業程度的情況,顯然更好的選擇是中長線交易。短線對於交易狀態的保持要求很高,如果是一個團隊則較容易保持穩定,個人投資者,很難。同時對於中國A股來說也是日線級別的交易容易把握和操作。t+1的市場常常也面臨當日無法出脫的風險。

五、不能價值投資

首先什麼是價值投資?價值投資就是在一家公司糟糕的時候買入,然後在發展到頂峰的時候退出。買垃圾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是價值投資,前提是垃圾會變金子。很多人豪賭st股重組,可以說這就是典型的中國特色的價值投資。問題在於我們要確定糟糕不會變得更糟糕,好會不會變得更好,這個最難拿捏,所謂的價值投資者有幾人能確定?

總的說來價值投資是一種令人尊敬的投資方法,但是事實上大部分的所謂的價值投資者都在做著有意無意的忽悠,而有些行業證券分析師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煽風點火的作用。

為啥一買就虧?買股票這十條常見錯誤你佔幾條

六、聽到業績成長利多,馬上出手買股

“買股要看基本面”,更多的投資者不再滿足於聽消息炒股、看技術線買股,而是希望更加理性地進行投資。選股時瞭解股票的基本面就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功課。然而,對於非專業的個人投資者們來說,瞭解基本面並不如想象中那樣簡單。

首先在於,個人投資者們很難像機構或是專業投資者那樣花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進行實地的調研,很大程度上不得不依賴於來自報紙、雜誌、網絡的信息,經過了多傳手,信息的真實程度就不免受到影響。尤其是網絡信息的興起,大量的股票信息魚龍混雜。在一些網站的股吧裡,甚至出現了專業的“託”散佈不實的信息,對於個人投資者們來說,難辨其中的真偽。

其次,受到專業能力的侷限,即便是來自於上市公司正式渠道的基本面信息,有的投資者無法依靠自身對信息所涵蓋的真實內涵進行有效的分析。有時候,看上去是不錯的利多信息,卻難以掌握其本質,最終的結果反倒是選股不當,直到被套牢才大呼“原來是這樣!”

七、股市暴跌後急於搶反彈

暴漲暴跌,在股市經歷大幅下挫後,往往會有強勢的反彈緊隨其後。因此,出現股市下挫時,有些人往往並不去分析市場出現急劇變化的原因,而是忙不迭地入場搶反彈,他們還會說:趕緊入場撿便宜,急跌之後必有反轉,一兩天之內就能大賺。

在某些情況下,市場出現的急劇下跌的確為快速反彈提供了潛能,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暴漲暴跌”。但是,對於投資者們來說,不管三七二十一,出現暴跌就進場搶反彈是一種非常危險的投資行為。當市場出現系統性風險時,暴跌很有可能只是下跌趨勢中的第一步,此時盲目抱著搶反彈的心理入場,不僅難以獲利,反而容易讓自己陷入深淵。

八、重倉強勢股

強勢股好比是市場上的明星,它的一舉一動牢牢吸引著投資者的注意,關係到市場的風起雲湧。強勢股走勢強勁,往往一連數月一口氣上漲,抓住它的人興奮,錯過它的人懊惱。

當某一行業或是類型的股票大漲時,當我們的眼前、耳邊充斥著強勢股的種種訊息時,很多人都難以擋住誘惑。為了賺更多,一些人甚至不惜把所有的資金都押寶到強勢股上。不過,強勢股漲得快,跌得也同樣快。未能及時抽身而出的話,損失就非常驚人了。

九、懼買高價股

很多股民害怕買高價股。覺得一直股票動輒30、50元甚至更高價,就不敢去“碰”了。一來覺得自己資金量小,股價高,能買到的數量太少,賺錢幾率小;二來更覺得高價的股票“已經漲了那麼多了”,萬一跌起來,那就要幾塊錢甚至十來塊錢地往下走,風險比低價股要大得多。

其實這代表了很大一部分股民的思維模式。很多散戶患有“恐高症”,總覺得股票價格高,跌起來空間太大,心裡沒底。其實這樣往往會錯失好股,只能在廉價的垃圾股裡選股了。

十、頻繁操作,放跑大黑馬

大部分散戶總是樂於短線頻繁操作,希望以此獲取差價收益。但在牛市中,這樣做很容易“騎得上黑馬,贏不到最後”。在股票上漲時賣出,是一種自我欺騙的策略,這就好像把花園裡的花拔掉,而去灌溉野草一樣;股市就像玩撲克牌,只要手中的牌顯示有勝算的可能,就要緊握在手裡。

其實,大部分散戶都有過“騎上大黑馬”的經歷。但大部分人都在中途下馬了,真正能捂到後半程,賺到大頭的人,少之又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