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制造业重新回到美国”真的比较好吗?

随着苹果公司发布了三款iPhone手机新品,本月郑州的富士康园区迎来了最繁忙日子,最大的组装厂迅速切换到了灯火通明的状态。作为苹果公司生产新款iPhone的核心组装厂,富士康已经占据了超过半数以上的生产份额。

“让制造业重新回到美国”真的比较好吗?

那么品牌是苹果,装配是富士康,一台7000的苹果,富士康只赚取30-40元,苹果自己装配不如富士康做的好吗?到底由谁来做,其实更重要的是富士康相对于苹果,机会成本更低,所以拥有更高的比较优势。

也许人们还记得,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多次提出要“让制造业重新回到美国”,那为何苹果手机依旧无法实现“美国制造”?让我们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认识下比较优势。

此前曾有媒体探访郑州富士康后发表的报道称,这里有94条生产线,雇用了35万名工人。这里大约每分钟可以组装350部苹果手机,每天的产量达到50万部。每台苹果手机需要采用来自200多个供应商的零部件,如CPU、相机模块等,富士康除了进行组装外,自己也生产一些小型金属零部件。每部手机要通过400道工序才能完成苹果手机的最终组装,然后被装进白色包装盒等待出厂。

“让制造业重新回到美国”真的比较好吗?

虽然富士康代工苹果手机一直被认为是整个苹果产业链的最低层级,但其实也被公认为苹果最无法替代的环节。

显然,即便苹果有心回归美国制造,但这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根据苹果公布的2016年供应商名单显示,其在全球有766家供应商,中国大陆地区的供应商为346家,占据将近一半。强大的供应链配套意味着什么呢?比如在深圳,不管你需要多少零件,你都可以在一天内至少找到10个供应商。对于制造业特别是零部件繁杂的电子制造业来说这一点比较优势尤为重要,不仅仅是在于配套半径越短会使物流成本越低,更为关键的是,充足的配套产业能够满足制造业中订单量剧烈波动时带来的原材料需求变化,即能在短时间内凑够紧急订单所需要的零部件和原材料,这对于制造上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强大的配套资源供应,可以有效降低制造上的原材料库存量,从而减少资金的占压等。

另外根据苹果公布的数字,2016年在中国共有300多万人在为苹果工作,而随着工艺的复杂程度的增加,2018年的富士康已经在每条产线上有1200多工人,产线工人的数字没有减少,反而每年都在增加。

“让制造业重新回到美国”真的比较好吗?


综上分析,拥有足够的产业工人和完善的配套产业链,让富士康成为拥有比较优势的组装工厂,不仅为苹果手机做代工,更为其他各国的消费电子产品提供成熟完善的代工服务。尽管在中国销售的苹果手机价格明显高于美国本土,但其实“中国制造”是帮助苹果手机控制成本的最重要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