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手機廠商每年要給它3000億元專利費?高通直呼:臣妾做不到


國產手機廠商每年要給它3000億元專利費?高通直呼:臣妾做不到

“高通正式宣佈:5G可以給國產手機用,但是先繳納3000億元專利費”?

如果這是真的,那國產手機就更應該發奮圖強,自研申請或出資收購更多專利,畢竟,這裡面有巨大的市場和利潤空間。

但如果這是假的,就涉嫌誤導公眾和行業了,尤其會給一些專利持有量較大的國內企業帶來困擾,因為各級部門及公眾難免會問”你們為什麼收的那麼少?“

事實上,伴隨國際上5G標準方案的陸續確認,5G商用的步伐正在不斷提速。

截止目前,包括高通、愛立信和諾基亞等在內的參與5G標準制定的廠商都已陸續公佈了各自的5G相關專利許可費用標準,但包括華為在內的眾多國產廠商尚未公佈各自的5G標準專利許可費用標準。

那麼,通信專利巨頭高通每年真的能從國產手機廠商處收取超3000億元專利費嗎?

費率標準:高通5G專利許可費率未變但手機廠商盈利空間變大

國產手機廠商每年要給它3000億元專利費?高通直呼:臣妾做不到

早在去年,也就是2017年11月,高通就對外公佈了其5G專利許可費率標準,按照高通專利類型組合,區分標準必要專利組合許可費率和完整專利組合許可費率(即標準必要專利和非標準必要專利打包一起許可)。

按照高通對外公佈的5G專利費率標準,其中:

1)標準必要專利許可費率為:對品牌單模5G手機,實際許可費率為銷售價的2.275%;對品牌多模(3G/4G/5G)手機,實際許可費率為銷售價的3.25%。

2)完整專利組合許可(即3G/4G/5G標準必要專利+非標準必要專利)費率為:對品牌單模手機為銷售價的4%,對品牌多模手機為銷售價的5%。

從收費標準來看,在當下的4G時代,按照2015年國家發改委的整改要求,高通對國內手機廠商收取的標準必要專利費用標準為3.25%。

因此,從收費標準來看,雖然加入了新增的5G標準必要專利,但是,總體上高通面向國內手機廠商收取的標準必要專利許可費率並未改變甚至有所降低。

此外,高通在公佈5G專利費率標準時,還給手機行業提供了一項優惠:即整機定價超過400美元的,費率核算標準以400美元為準(400美元為手機售價取值上限),這比4G時代的500美元上限,下調了20%左右。

其直接效果是,把更多的盈利空間留給了創新產品和國產手機廠商,因為產品創新實力強的,完全可以從定價向蘋果看齊,而不會額外增加專利許可成本。

聳人聽聞:有人測算高通每年可收3000億元專利費,這是真的嗎?

國產手機廠商每年要給它3000億元專利費?高通直呼:臣妾做不到

雖然按照高通公佈的5G專利收費標準,屬於“加量不加價”,但是,有心人測算之後,居然得出“國產手機廠商每年必須給高通繳納3000億元專利費”,這是真的嗎?

相關文章稱,“假設手機的平均價格為2000元,不包括3.25%的多模5G手機率和高通專利已繳納的5%,基於手機出貨量在2017年算,中國國內手機制造廠商將不得不支付3000億元給高通”。

雖然該表述存在明顯錯誤且未提供詳細算法,但按照其大概邏輯推演,應該是說以國產手機2017年出貨量為基數,按照手機平均定價2000元為基礎,以高通專利許可費率標準進行測算。

市場調研機構 Canalys 發佈的數據顯示,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在 2017 年的出貨量為 4.59億臺。按照上述標準測算,理論上高通可能收取的專利費用大概為298.35億元(費率3.25%)。

值得注意的是,298.35億元剛好為網傳3000億元的十分之一,這意味著相關文章在計算時,大概率是因為作者不小心把”小數點“放錯了一位,又或者相關文章是以每臺手機2萬元測算的。

實際上,上述計算方法過於粗略,未考慮整機售價取值上限等因素影響,所以其結果也非常不嚴謹。

2018年9月2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剛剛發佈的《關於中美經貿摩擦的事實與中方立場》白皮書顯示,2017年中國對美國支付知識產權使用費總額為72億美元(合495億人民幣)。

而這裡麵包含電影音像引進、圖書及軟件的版權和著作權,以及專利許可授權等——簡單說,整個中國一年付給美國的知識產權費是400多億人民幣,而說國產手機廠商一年給高通交3000億專利費簡直就是“匪夷所思”了。

此外,由於高通是上市公司,其每季度或每年收取的許可收入都是公開透明的。

高通發佈的財報顯示,2017財年全年營收(2016自然年第四季度至2017自然年第三季度)為223億美元,其中技術授權業務營收為64.45億美元(約合440億元人民幣)——這是其全球的收入。

與此同時,高通2018財年第三季度技術授權業務營收為14.65億美元,2018財年第二季度技術授權業務營收為12.6億美元。兩者相加可得出,2018自然年的上半年,高通全球技術許可的收入為27.25億美元。

奮起直追:國產廠商須加大創新投入,有貢獻才能有地位

國產手機廠商每年要給它3000億元專利費?高通直呼:臣妾做不到

僅靠專利許可收入,高通一年可在全球實現數百億元人民幣營收,這多少還是令人羨慕的。

不過,不能因為羨慕就嫉妒甚至產生恨的念頭,因為高通現在之所以能在專利許可方面實現數百億元收入,也其多年在技術研發鉅額投入之後的成果。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8年第二財季,高通累計研發投入超過510億美元,並且每年都堅持將財年收入的20%投入到研發中。

而高通這種超高研發投入的力度,國內恐怕也只有華為等能夠與之看齊。

相關信息顯示,華為2017年研發投入104億歐元,佔營收比重達到14.9%,超過了蘋果(95億歐元)。

因此,對於華為來說,可以期待未來專利許可收入的前景是非常廣闊的。

與此同時,對於類似小米、vivo、OPPO以及錘子、360等來說,如果不想“坐等收割”,就必須一方面尊重別人的知識產權,做出相關專利佈局和安排,簽署相關許可協議;另一方面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加大標準制定參與力度,才有可能形成足夠的技術積累,在專利許可中更加主動。

事實上,在很多領域,尤其是通信市場領域,有創新才有專利,有技術投入才有標準產出,有標準貢獻才可能有行業地位,不願付出只想坐享其成的,說到底是一種“強盜邏輯”。

只要有更多中國廠商在國際標準制定、技術創新進步等方面,作出了足夠大的貢獻,才可能贏得各界的認同和認可,並從自己的技術貢獻獲得合理的商業回報。

“知恥而後勇”補齊技術短板,是所有國產手機廠商的必修課,重視創新投入和保護知識產權,既重要自研投入轉化,也不放棄合理收購,才是企業長續健康發展的專利“良策”。

(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李俊慧,長期關注、及等相關政策、法律及監管問題。郵箱:lijunhui0602#163.com,微信號:lijunhui0602,微信公號:lijunhui050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