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农民马建芳和他的核桃树的故事

“老马啊,今年核桃下来了没啊?!下来了先给我留100斤啊……”马建芳咧着大嘴,憨厚的答道“有有,给你留着。”马建芳说老客户们认准咱的核桃,咱更要用心去把核桃的品质做到最好!

井陉农民马建芳和他的核桃树的故事

马建芳和他的核桃

马建芳家住井陉县马峪村,是井陉县有名的养核桃大户,因其种植的核桃皮薄、肉厚、口感香、久放而不漏油而闻名。马峪村南边有一片200余亩的核桃园,名曰“春暖农场”,这就是马建芳一手栽培出来的核桃园。

井陉农民马建芳和他的核桃树的故事

马建芳的核桃园

井陉农民马建芳和他的核桃树的故事

马建芳的核桃园

2012年马建芳想在家里的土地上干点啥营生呢,那时种玉米麦子太普遍,收购的价格越来越低,忙活一年只能碰个圆踩圆。当时井陉县有一家小有名气核桃养种户,也是近几年看准市场,利用太行山脉地域土质特性,养种核桃树发家了。马建芳就和朋友商量着,既然人家能成功,咱也能效仿干点事业。

井陉农民马建芳和他的核桃树的故事

马建芳的进入仓库

说干就干,马建芳看准了村南边的那个山头,每日光照充足,灌溉也便利,租赁下土地后便开始着手栽种核桃树。经过勤走市场、借鉴经验,马建芳发现薄皮核桃广受大众偏爱,周遭县的核桃户也多种薄皮核桃树,树好打理也结果繁多,马建芳开垦好地,将小核桃树布局种好,那已经是2013年了。

井陉农民马建芳和他的核桃树的故事

核桃园里马建芳

十年育树,百年余人。“那时种完树苗,心里老是不踏实,三天两头就跑到地里看看它长高了没,要出现个枯叶,长个虫子啥的,赶紧上网求教解决方法……”马建芳用心良苦,比养育孩子还小心翼翼的看护着小树苗长大。

井陉农民马建芳和他的核桃树的故事

每年都去学习农化知识的马建芳

为了让核桃树茁壮成长,文化程度不高的马建芳报名参加了石家庄广播电视台组织的“社长大学”,专门进修学习农化专业知识,对自己种植核桃树遇到的问题、难题得到了很大的帮助,施肥、灌溉、嫁接、剪枝、除草,马建芳一边学习一边实践,农技知识越来越丰富,核桃树也越长越参天。2015年秋天,马建芳合不拢嘴的忙碌在核桃园内,那是第一个丰收年,马建芳看着一仓库硕大薄皮的核桃,激动不已。

井陉农民马建芳和他的核桃树的故事

今年仓库里已经装好袋的核桃

在年限不长的核桃种植户中,马建芳凭借着优质的核桃耀眼于遍地核桃的家户中,他说道,任何瓜果虽然长得差不多,可是养种方式、肥料好坏、虫害处理、果期长短等因素决定了最后的口感,这每一步都马虎不得。

井陉农民马建芳和他的核桃树的故事

剪枝后的核桃树

核桃树地里的杂草从来不喷灭草剂,用割草机物体除草;青核桃成熟时不为了抢市场去摘果,直到果期足够了才采摘;核桃树剪枝也是一门学问,必须要让留下的枝丫都能沐浴到阳光,自己的树顾不上剪,朋友一叫帮忙就赶紧先给人家去修剪了……一说起怎么养种核桃,马建芳根本就停不下来,心里自成一本种核桃秘籍。

井陉农民马建芳和他的核桃树的故事

马建芳

前期种植采摘固然重要,但是后期的清洗、烘干、筛选照样不得马虎,装袋前的筛选是最后一道防线,马建芳每次都必须要精挑细选优质的核桃才能装袋,把皮质发黑的淘汰,个头偏小的也挑出来,绝不鱼目混珠。开篇打电话预定核桃的先生是马建芳的老顾客了,每年都要买个百来十斤,他反馈道,老马的核桃不仅好吃,而且放一年一点也没有油腻味儿,个儿大、样儿好,无论送礼还是自己吃都倍儿有面。

井陉农民马建芳和他的核桃树的故事

挑拣出来皮质发黑的核桃

井陉农民马建芳和他的核桃树的故事

个头小的核桃被淘汰

马建芳是个认真、热心的人,经营自己核桃树井井有条没的说,有些困难家庭的事情自己也是一马当先,忙前忙后,同村的一个苹果种植户是个残疾人,去年冬天眼瞅着年关将至,数千斤苹果滞留家中,马建芳毫不犹豫,找人找朋友购买,通过网络媒体“井陉视窗”报道该事迹,苹果迅速销售,解决了残疾果农的大难题。

井陉农民马建芳和他的核桃树的故事

马建芳和他的核桃

这就是井陉农民马建芳和他的核桃树的故事,马建芳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养育自己的核桃园,遇事仔细思量,认真学习实践解决问题,严苛每一道工序的质量,虽然他只是井陉一名普通的农民,但他用自己最朴实的劳动,在这片土地上熠熠生辉,感染着别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