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教孩子注重環保嗎?

每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跳入房間,我都會偷偷掀開女兒房間的窗簾,製造出一種是太陽叫醒她的假象,然後一天的生活就從女兒在被窩裡的那句: “媽媽……”開始了。 “媽媽,你為什麼說太陽曬到屁股了呢?我的屁股一直在被子裡啊,我只把臉露在外面了啊! ”, “媽媽,你為什麼要叫太陽公公?怎麼不叫太陽別的什麼呢?”

孩子天生熱愛大自然,女兒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經常從孩子的角度不斷的提出關於環保方面的問題,大到天怎麼不藍?河水裡為什麼總有垃圾?小到這個垃圾到底應該丟到哪個垃圾箱裡等等。作為父母的我們小時候似乎很少關心這一類問題,或者說這類問題在家庭日常聊天中所佔的比例微乎其微,以至於我們這樣成長起來的一代人環保理念是參差不齊的,可是今天的中國和世界誠然需要一群有環保理念的孩子,發展科技、經濟的同時能維護我們的地球家園可持續發展。

家庭是孩子們成長的第一個實驗場,家務同樣也可以有很多樂趣,一天我問女兒:“你知道一日三餐會產生多少垃圾嗎?”女兒說:“不知道”。我告訴女兒,每個三口之家每天產生垃圾大約在三公斤左右,其中大部分是廚餘垃圾,女兒很驚訝問的我:”媽媽那是不是很多的垃圾呀?”“是的,所以媽媽有一個法寶可以幫我們把垃圾變沒,你想知道是什麼嗎?”於是便有了她操作廚餘粉碎機的樣子。

你會教孩子注重環保嗎?

從起初聽到機器粉碎食物的隆隆聲音覺得可怕,到後來覺得好玩,現在還多了一項技能和愛好,分辨哪些東西可以粉碎哪些東西不可以,養成了吃完的果皮等食物會自動與其它幹垃圾分類的好習慣。

同濟大學曾在上海做過相關調查,結果顯示,當食物垃圾處理器使用率為1%、5%、10%、100%時,生活垃圾減少量分別為130噸/天、650噸/天、1300噸/天和1.3萬噸/天。數字和任何道理對孩子的持久影響力都是有限的,不如將環保帶進生活,慢慢去體會,慢慢去理解。

“媽媽,有快遞!”,“好,謝謝叔叔!”,在我忙的時候女兒經常這樣幫我接收快遞。一天我問女兒:“寶貝,你覺得打包快遞的這些紙盒扔了是不是太浪費?”女兒想了一下:“那我們能用它們做點什麼呢?”,“你自己想啊!”,女兒興奮的說:“我們做一個小房子吧!”於是便有了下面和爸爸共同製作女兒配畫的小房子。

你會教孩子注重環保嗎?

你會教孩子注重環保嗎?

在對紙盒的利用和改造中讓孩子明白除了“扔”,它們也可以有其它的用途和處理方法,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帶女兒參觀了一個全部由紙盒做成的小天地,木馬、滑梯、座椅等等,連在火上加熱的火鍋都是紙做的,感受過紙盒的神奇之後孩子再遇到紙張一類的廢品都會主動參與分類。

你會教孩子注重環保嗎?

家裡面多餘的紙盒女兒也總會提醒爸爸媽媽要單獨整理,放整齊在垃圾桶旁邊等待需要的人把它們取走,女兒很開心藉助別人的力量也可以完成垃圾分類。

孩子的成長會消耗掉大量的物資,可能很多不再為孩子所需要的物件卻依然保存完好,扔是最損耗的辦法,送又找不到合適的人。二手交易結合公益捐贈,為孩子們的環保理念又打開了新思路。2017年的夏天,女兒在文創園參加了二手集市活動,把部分收入拿來捐贈患病兒童,女兒拿出幾十本不常閱讀的書,結果在活動一開始就幾乎被搶光。

你會教孩子注重環保嗎?

女兒很開心有這麼多人喜歡她出售的書,也為自己可以幫助別人而感到快樂,一個勁兒的問我: “媽媽,下次我可不可以把不常看的書都拿過來?”小小的活動能力有限,但是愛心卻不分大小。

孩子的愛、責任與擔當,一定是從小培養的結果,父母對待環保的態度與行為就是孩子環保意識的起點。“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實踐會帶來更深刻的理解,做為父母,作為社會一員,我們有義務幫助我們的孩子成為懂珍惜、有責任心的新一代,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將環保變成一種習慣!

親,關注我了嗎?

你會教孩子注重環保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