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關大決戰 李自成爲何輸的那般慘?皆因大清「空降」神祕特種兵

(一)國破紅炮在。崇禎皇帝的“鎮國之寶”幾百門紅夷大炮幾經轉手,最終落入大清之手

大明崇禎年間,在紫禁城旁邊專門建立了鑄炮廠,以湯若望為技術總顧問,在十多年時間裡,花掉國庫巨資製造出了至少500門威力巨大的紅夷大炮。崇禎皇帝夢寐以求的理想是:要用這些大炮挽救處於風雨飄渺的大明王朝。

崇禎將這批大炮視為珍寶,除少量裝備給吳三桂的關寧鐵騎和邊防軍外,大部分雪藏在紫禁城旁的炮廠,委託最信任的錦衣衛親自看管,崇禎十七年(1644年)的錦衣衛指揮使名叫吳孟明。

在明朝276年的歷史中,錦衣衛指揮使屬於正三品,在武將中品級算是很高了。再加上錦衣衛有監視百官捉拿提審的職權,所以,在平時,官員們對錦衣衛都非常害怕。這些錦衣衛指揮使,也是有好有壞,有忠有惡。比如,這個吳孟明,擔任錦衣衛指揮使總共一年零八個月,最後轉換投靠了兩個主人。李自成攻佔北京,崇禎帝煤山上吊,當時北京城自殺殉國者上萬人,也有許多大明官員投靠了大順,吳孟明選擇了後者。他獻給李自成的“禮物”可不輕,就是被崇禎皇帝視作寶貝的紅夷大炮,庫存至少300門。李自成繼續委託吳孟明掌管。


潼關大決戰 李自成為何輸的那般慘?皆因大清“空降”神秘特種兵


紅夷大炮技術來自葡萄牙

1644年,北京城走馬燈似的換了三個主人。之後的幾個月,吳孟明雖被劉宗敏臨時抓差抽調去追餉,但他仍然監管著這批大炮。當李自成與吳三桂決戰山海關一片石時,不知什麼原因,竟然沒有使用這批紅夷大炮。李自成倉皇逃離北京時,只顧著帶走無數的金銀珠寶,卻將這批紅夷大炮“遺忘”在了北京。1644年10月,清軍佔領北京後,吳孟明又馬上轉換門庭,將這幾百門紅衣大炮獻給了大清。多爾袞如獲至寶,將這批紅衣大炮全部配備給了八旗軍的特種兵部隊——烏真超哈

烏真超哈,名字很拗口。1631年正月皇太極命佟養性組織了一批漢人工匠仿製火炮,此後以騎射起家的八旗軍中出現了一個新的兵種——烏真超哈,翻譯成漢語就是重兵部隊的意思,其實指的就是炮兵團,人數1000人左右。在當年八月的大淩河之戰中後金首次使用仿製的紅夷大炮“擊壞臺垛,中炮死者五十七人,臺內明兵惶擾不能支,乃出降”。此戰後金繳獲了3500門各種火器。兩年後明軍中火炮最多、炮術最精的孔有德、耿仲明部叛變,至此後金與明之間在火器力量上的對比被極大的改變了。



大清特種兵 烏真超哈

(二)李自成再次東征。老套路,搶先機,振士氣。誅殺鐵桿漢奸金玉和

潼關位於今陝西省潼關縣北,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1644年12月,李自成率領的大順軍與多鐸率領的清軍在潼關展開了一場決定生死命運的大決戰。對於李自成來說更是如此。打贏了這場戰役,他還有機會翻盤;打輸了,他就只能坐等滅頂之災。

自1644年4月在山海關被吳三桂和清軍聯合擊敗後,李自成就倉忙撤出北京,一路經由山西回到陝西。陝西,是李自成的故鄉,李自成有嚴重的家鄉“情結”,他每次打了敗仗後,往往就往陝西跑,舔舐傷口,恢復元氣,等待時機,東山再起。

這次李自成逃回陝西后,在潼關設置重兵防守,形成一道屏障,阻止清軍繼續西進。同時,加強關中的恢復生產,積蓄實力,期待假以時日,率部出關,逐鹿天下。

然而,形勢變化太快!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十月,滿清入關定都北京後。隨即兵分兩路大舉出擊。一路以阿濟格為靖遠大將軍,率大軍入陝,先取陝北,再下西安,圍剿大順政權。另一路以多鐸為定國大將軍,揮師南下,兵鋒直指南明弘光政權。



大順皇帝李自成

此時,不甘一片石大敗的李自成,想一雪前恥,便主動出擊。當年12月,李自成派2萬精兵發起東征,由山西垣曲東下河南懷慶,連續攻克濟源、孟縣等縣城,包圍了懷慶府城沁陽。殺清懷慶總兵、漢軍正黃旗梅勒章京和金玉和(金玉和於萬曆四十七年投降努爾哈赤,堪稱三朝元老,資深漢奸)。

(三)大順軍與大清軍潼關對峙。大順軍多次偷襲未果。生死攻防戰拉開帷幕。

李自成的東征,又讓清廷變得不安起來。清廷下令,多鐸率領的南路清軍立即掉頭向西,與北路清軍夾擊大順軍。李自成獲悉,迅速將東征軍撤回陝西。清軍狂追猛打,於12月22日抵達潼關外20裡處,駐紮起來,不再進軍。

一時間,雙方在潼關,形成對峙之勢。這時候,李自成大順軍5萬,多鐸鑲白旗3萬人。十二月,多鐸大軍兵臨潼關,拉開了決戰的大幕。

李自成見清軍紅夷大炮未至,決定先下手為強,出關迎擊,命劉宗敏率部據守關前高地,阻擊清軍。



潼關決戰總動員

劉宗敏麾下的步兵為大順軍精銳。多鐸沒有掉以輕心,他以滿洲騎兵佯攻高地,且馳且射,吸引劉宗敏部注意,又以滿洲步兵從側翼突入闖軍陣中,闖軍苦戰不支,敗退進關內。

即使到了此時,李自成對潼關的防禦體系信心滿滿。

雖然大順軍的進攻,都一一失敗,但也說明,到這時為止,大順軍仍然有實力主動進攻。在強悍的八旗軍面前,大順軍並非一觸即潰之輩。然而,留給大順軍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也正是這個原因,多鐸率部抵達潼關後,並沒有貿然發起進攻。雖然當時多鐸擁有精銳的八旗軍,但他知道,要攻克潼關,這是不夠的。多鐸要等待

一支特種部隊的到來——烏真超哈——擁有超級“神秘武器”——紅夷大炮200門。等這批“神秘武器”到了,他才有底氣向潼關發起進攻。



鑲白旗旗主 多鐸

(四)生死八天,200門紅夷大炮被緊急“空運”至潼關。李自成的“敢死營”全部覆沒。“自成精銳略盡,遁歸西安”

嚴重對峙,從年底到年初,快兩個月。正月初四,大順軍將領劉芳亮領兵1000餘人向清軍大營發起偷襲。這一招在作風懶散的明朝軍隊面前屢試不爽,但清軍有嚴格的營房管理制度和防禦體系。他們的偷襲被清軍察覺並擊敗。繼而李自成不甘失敗,親自率領騎兵、步兵應戰,又被清軍擊敗。之後,連續兩天,大順軍都向清軍大營發起偷襲,但全部沒有成功。劉芳亮部損失慘重,敗退回城中。

正月初九,八旗漢軍的紅夷大炮200門一字型擺到了陣前。大順軍看到了事態的嚴重性。他們不再出城騷擾清軍,而是鑿重壕,立堅壁,竭盡一切辦法要將清軍拒之城外。“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偏偏在這個時候,李自成又收到清軍北路在阿濟格率領下,已經渡過黃河,進入陝西腹地,攻克米脂縣殺向西安。兩頭夾擊,腹背受敵,李自成得報只得率主力回援。



潼關自古是天塹

正月十一日,清軍發起了總攻。隨著紅衣大炮猛烈的轟擊,清軍潮水一般湧向潼關。他們推著攻城用的盾車,緩步前進。盾車後面掩護著步兵,他們拉弓射箭,以密集的箭矢攻擊潼關上的守軍。在清軍強大的攻勢面前,潼關危在旦夕。

大順軍沒有坐以待斃,在這危急時刻,李自成亮出了最後的殺手鐧——派出了自己麾下最精銳的300名騎兵(敢死營)出城衝擊清軍。又分兵迂迴到清軍陣地後面實施攻擊。可是,這些努力都付諸東流。

正月十二日,潼關失守。史稱:“自成精銳略盡,遁歸西安”

李自成感覺大勢已去,為避免被清軍兩路夾攻,他被迫撤出潼關,回到西安。由於撤出太匆忙,李自成部甚至連打包好的糧草輜重都放棄了。此戰後,曾經橫掃大半個中國、滅掉大明王朝的李自成,徹底進入苟延殘喘的“流寇”模式,失去了最後一次翻盤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