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社区 静安·静安寺-“水管家”监测用水量 智能守护独居老人

社区晨报记者 吴佳逸

两个月前,家住静安寺街道华怡园的陆阿婆家安装了一个特殊的水表,这个“水表”其实就是在家中水管上增加了一个小小的装置。

街道工作人员对陆阿婆说:“这是智能水表,叫‘水管家’,你每天的用水情况,我们在后台都能监控到,如果你长时间不用水,那我们居委会、街道的人都会赶过来。”陆阿婆是独居老人,她表示这个水表很有用:“我一个人住,如果摔了一跤昏过去了,真担心没人知道,现在有了‘水管家’,我的心结就解除了。”

用智能化、大数据的方式远程照看老人的生活起居,这在静安区是首创。而这个“灵感”的起源,要追溯到大调研工作中。在静安寺街道辖区内,仅人在户在的孤老就有300多名。大调研工作中,居民都十分关注独居老人的居家安全问题。对此,街道高度重视,在推翻了多个方案后,最终决定监测生活用水量,以达到及时掌握老人生活动态的目的。静安寺街道自治办主任奚春锋介绍:“我们开始觉得用电来监测老人生活也蛮好的,后来去居民区了解,有的老人是很省的,很难监控用电,老人夏天舍不得开空调,有的时候开灯也开得比较少,所以后来想到了水,谁都离不开水,早上起来需要用水,烧饭需要用水。”

今年6月起,静安寺街道陆续为辖区里的孤老和独居老人安装“水管家”。这个“水管家”看似和普通水表无异,但它的内置芯片就像一个管家,能精准记录小至1立方分米的用水情况。而在街道网格中心的管理系统平台上,老人的用水数据每半小时都会更新一次。从起床到就寝,老人每天的用水时间、用水量都被动态监测。

今年的8月12日,系统就曾报过一次警。居委干部和老伙伴志愿者很快就上门了解情况,才发现老人去子女家“避暑”了,虽然是虚惊一场,但也给街道工作提供了思路。奚春锋说:“未来,‘水管家’根据老人的用水习惯形成一张曲线图,让我们直观了解到老人的生活习惯,以便我们更及时掌握情况。”

目前,静安寺街道已为首批16名老人安装了“水管家”。接下来,街道计划在征得老人同意的前提下,将“水管家”覆盖到辖区内的所有孤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