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屎把尿」VS 紙尿褲,佛系辣媽教你如何解決寶寶如廁的大問題

只要是長輩幫忙帶娃,圍繞“吃、喝、拉、撒”,家裡每天都有持續不斷的戰爭。這幾天天氣悶熱多雨,只要佛系辣媽一出門,外婆轉身就把娃身上的紙尿褲扒掉,還總是在辣媽面前碎碎念:“紙尿布多厚啊,不透氣,憋壞孩子了!”

“把屎把尿”VS 紙尿褲,佛系辣媽教你如何解決寶寶如廁的大問題

老人家帶娃總喜歡用尿布或開襠褲

而平時一貫淡定的佛系辣媽只要一看見自家的娃光著屁股滿地跑,和動物世界裡的野生動物一樣就忍不住上火,總是一把抓住按在地上強行穿上。然後家裡一頓雞飛狗跳,小孩哭,大人吵,孩子他爸抱頭鼠竄,這種場面估計好多家裡都是雷同。

“把屎把尿”VS 紙尿褲,佛系辣媽教你如何解決寶寶如廁的大問題

孩子是否該穿紙尿褲引發爭議

如果你還每天給沒到1歲的寶寶定時“噓噓”,請馬上Stop!這可不是為了圖省事,而是因為1歲以下的寶寶經常把尿,不但不會讓寶寶更早學會自主便尿,甚至還會有其他危害

一、太早把尿會破壞寶寶建立自主排尿的功能

因為控制排洩的肛門括約肌和膀胱要在寶寶18-24月大時才開始成熟。如果從小把尿的話,寶寶對便尿的反射就完全依靠大人指令,而不是靠自身的膀胱和括約肌反射排便,這樣既不利於寶寶排便系統的成熟,也不利於寶寶後期養成健康的如廁習慣。

“把屎把尿”VS 紙尿褲,佛系辣媽教你如何解決寶寶如廁的大問題

寶寶太小括約肌沒有發育成熟

二、把尿太長影響寶寶關節、脊柱發育

1歲以前,寶寶的脊椎和髖關節發育還未成熟,把尿的姿勢可能會造成脊柱側彎、駝背等情況,增加骨骼發育不良的風險;把尿時間過長也不利寶寶的髖關節的發展。

所以,被老人家一再鄙視的紙尿褲對寶寶的生長髮育倒是有益的。

“把屎把尿”VS 紙尿褲,佛系辣媽教你如何解決寶寶如廁的大問題

紙尿褲也有好處

但媽媽們要注意,不給寶寶把尿,並不意味著你不能給寶寶進行如廁訓練。

年齡雖然不是決定如廁訓練的硬性指標,但一般情況,至少寶寶擁有成熟的消化系統和膀胱,對大小便有一定控制能力時,大概18-24個月左右,媽媽可以試著開展如廁訓練了當然,如廁訓練的時間也因人而異,媽媽不要操之過急。

“把屎把尿”VS 紙尿褲,佛系辣媽教你如何解決寶寶如廁的大問題

18-24個月開展如廁訓練

媽媽們到底該怎麼做呢?

Step 1:觀察寶寶“想要大小便”的信號

當寶寶抓住尿布、雙腿交叉、臉皺在一起或者不停跺腳……這些都有可能是寶寶察覺到便意時的信號。寶寶的表現可能不同,爸爸媽媽要掌握自己寶寶釋放出的想要便便的信號。

“把屎把尿”VS 紙尿褲,佛系辣媽教你如何解決寶寶如廁的大問題

觀察寶寶行為

Step 2:為寶寶上廁所做示範

“把屎把尿”VS 紙尿褲,佛系辣媽教你如何解決寶寶如廁的大問題

讓寶寶模仿如廁

利用寶寶愛模仿的特點,讓寶寶看你上廁所,告訴他你在做什麼。久而久之,他也能似模似樣的坐在馬桶上。

Step 3:挑一個寶寶喜歡的馬桶

“把屎把尿”VS 紙尿褲,佛系辣媽教你如何解決寶寶如廁的大問題

寶寶馬桶

給寶寶挑一個他喜歡的兒童馬桶,讓他有興趣在上面坐得久一點。

Step 4:建立寶寶有便意與上廁所的條件反射

“把屎把尿”VS 紙尿褲,佛系辣媽教你如何解決寶寶如廁的大問題

媽媽引導很重要

當寶寶表現出便意,媽媽要反覆主動問寶寶:“要便便嗎?告訴媽媽!”從而給寶寶建議一個條件反射——感覺到便意,就及時告訴媽媽,然後坐在馬桶上。

對於寶寶如廁的習慣培養,媽媽不要操之過急,要和家裡老人家多多交流,儘量做到1歲以下的寶寶不把尿,等到寶寶18-24個月大時進行如廁訓練。一切不能操之過急,媽媽需要耐心耐心再耐心慢慢教,最好等到某一天寶寶可以清晰表達,他不要裹尿布了,那才是真正解脫的一天。

“把屎把尿”VS 紙尿褲,佛系辣媽教你如何解決寶寶如廁的大問題

媽媽要多鼓勵教導寶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