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外加剂基本实验方法及步骤,拿走,不谢!

水泥净浆流动度测定

一、操作步骤

1. 将玻璃板放置在水平位置,用湿布抹擦玻璃、截锥园模、搅拌器及搅拌锅,使其表面湿而不带水渍。将截锥园模放在玻璃板的中央,并用湿布覆盖待用。

2. 称取水泥300g,倒入搅拌锅内,加入推荐掺量的外加剂及87g或105g水,搅拌3min。

3. 将拌好的净浆迅速注入截锥园模内,用刮刀刮平,将截锥园模按垂直方向提起,同时开启秒表计时,任水泥净浆在玻璃板上流动,至30s,用直尺量取流淌部分到相垂直的两个方向的最大直径取平均值作为水泥净浆流动度。

二、结果表示

表示净浆流动度时,需注明用水量,所用水泥的强度等级标号、名称、型号及生产厂和外加剂掺量。

三、允许差

允许差为5mm

混凝土外加剂基本实验方法及步骤,拿走,不谢!

砂浆减水率测定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外加剂对水泥的分散效果,以水泥砂浆减水率表示其工作性,当水泥净浆流动度试验不明显时可用此法。

一、 方法提要

先测定基准砂浆流动度的用水量,再测定掺外加剂砂浆流动度的用水量,然后,测定加入基准砂浆流动度的用水量时的砂浆流动度。以水泥砂浆减水率表示其工作性。

二、 仪器

a)胶砂搅拌机:符合JC/T 681的要求;

b)跳桌、截锥园模及模套、圆柱捣棒、卡尺均应符合GB/T 2419的规定;

c)抹刀;

d)药物天平:称量100g,分度值0.1g;

e)台秤:称量5kg。

三、 材料

a)水泥;

b)ISO标准砂:

砂的颗粒级配及湿含量完全符合ISO标准砂的规定,各级配以1350g±5g量的塑料袋混合包装,但所用塑料袋材料不得影响砂浆工作性试验结果。

c)外加剂。

四、 试验步骤

1 基准砂浆流动度用水量的测定

1.1 先使搅拌机处于待工作状态,然后按以下程序进行操作:把水加入锅里,再加入水泥450g,把锅放在固定架上,上升到固定位置,然后立即开动机器,低速搅拌30s后,在第二个30s开始的同时均匀地将啥子加入,机器转至高速再搅拌30s。停拌90s,在第一个15s内用一模刀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中间。在高速下继续搅拌60s。各个阶段搅拌时间误差应在±1s以内。

1.2 在拌和砂浆的同时,用湿布模擦跳桌的玻璃台面、捣棒、截锥圆模及模套内壁,并把它们置于玻璃台面中心,盖上湿布,备用。

1.3 将拌好的砂浆迅速的分两次装入模内,第一次装入截锥圆模的三分之二处,用抹刀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各划5次,并用捣棒自边缘向中心均匀捣15次,接着装第二层砂浆,装至高出截锥圆模约20mm,用抹刀划10次。在装胶砂和捣实时,用手将截锥圆模按住,不要使其产生移动。

.1.4 捣好后取下模套,用抹刀将高出截锥圆模的胶砂刮去并抹平,随即将截锥圆模垂直向上提起置于台上,立即开动跳桌,以每秒一次的频率使跳桌连续跳动30次。

1.5 跳动完毕用卡尺量出砂浆底部流动直径,取相互垂直的两个直径的平均值为该用水量时的砂浆流动度,用mm表示。

1.6 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流动度达到180±5mm。当砂浆流动度为180±5mm时的用水量即为基准砂浆流动度的用水量M0。

2 掺外加剂砂浆流动度用水量测定

2.1 将水和外加剂加入锅里搅拌均匀,按上述步骤测出掺外加剂砂浆流动度达180±5mm时的用水量M1。

2.2 将外加剂和基准砂浆流动度的用水量M0加入锅里,人工搅拌均匀,再按第一次测定步骤,测定加入基准砂浆流动度的用水量时的砂浆流动度,以mm表示。

五、 结果表示

1. 砂浆减水率

砂浆减水率(%)按式(8)计算:

混凝土外加剂基本实验方法及步骤,拿走,不谢!

式中:

M0——基准砂浆流动度为180±5mm时的用水量,g;

M1——掺外加剂的砂浆流动度为180±5mm时的用水量,g。

2. 注明所用水泥的标号、名称、型号及生产厂。

3. 当仲裁试验时,必须采用基准水泥。

六、 允许差

允许差为1.0%;

混凝土外加剂基本实验方法及步骤,拿走,不谢!

混凝土坍落度的操作

下面介绍的方法适用于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坍落度不小于10mm的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测定。具体步骤如下:

  1. 湿润坍落度筒及底板,在体内、按落度筒内壁和底板尚应无明水。底板应放置在坚实的水平面上,并把筒放在底板中心,然后用脚踩住两边的脚踏板,坍落度筒在装料时应保持固定的位置;
  2. 把按要求取得的混凝土试样用小铲分三层均匀地装入筒内,使振实后每层高度为筒高的三分之一左右,每层用捣棒插捣25次。插捣应沿螺旋方向由外向中心进行,各次插捣应在截面上均匀分布。插捣筒边混凝土时,捣棒可以稍稍倾斜。插捣底层时,捣棒应贯穿整个深度,插捣第二层和顶层时,捣棒应插透本层至下一层的表面;浇灌顶层时,混凝土应灌到高出筒口。插捣过程中,如混凝土沉落到低于筒口,则应随时添加。顶层插捣完后,刮去多余的混凝土,并用抹刀抹平。
  3. 清除筒边底板上的混凝土后,垂直平稳的提起坍落度筒。坍落度的提离过程应在5~10s内完成;从开始装料到提坍落度筒的整个过程应不间断地进行,并应在150s内完成。
  4. 提起坍落度筒后,测量筒高与坍落后混凝土试体最高点之间的差距。即为该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值;坍落度提离后,如混凝土发生崩坍或一边剪坏现象,则应重新取样另行测定;如第二次试验仍出现上述现象,则表示该混凝土和易性不好,应予以记录备查。
  5. 观察坍落后的混凝土试体的粘聚性和保水性。粘聚性的检查方法是用捣棒在已坍落的混凝土锥体侧面轻轻敲打,此时如果锥体逐渐下沉,则表示粘聚性良好,如果锥体倒塌、部分崩裂或出现离析现象,则表示粘聚性不好。保水性以混凝土拌合物稀浆析出的程度来评定,坍落度筒提起后如有较多的稀浆从底部析出,锥体部分的混凝土也因失浆而骨料外露,则表明此混凝土拌合物保水性能不好;如坍落度筒提起后无稀浆或仅有少量稀浆自底部析出,则表示此混凝土保水性良好。
  6. 当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大于220mm时,用钢尺测量混凝土扩展后最终的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在这两个直径之差小于50mm的条件下,用其算术平均值作为坍落度扩展度值,否则,此次试验无效。
  7. 如果发现粗骨料在中央集堆或边缘有水泥浆析出,表示此混凝土拌合物抗离析性不好,应予以记录。
  8. 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和坍落度扩展度值以毫米为单位表示,测量精确至1mm,结果表达修约至5mm。
  9. 在GB8076-1997中,混凝土的坍落度按此测定,此混凝土坍落度值一般控制在70~90mm。当采用泵送剂测定混凝土坍落度保留值时应分两层装料,每层装入高度为筒高的一半,每层用插捣棒插捣15次,此时混凝土坍落度最初控制在200~220mm之间。
混凝土外加剂基本实验方法及步骤,拿走,不谢!

减水率的测定及计算

一、减水率定义

减水率为坍落度基本相同时基准混凝土和掺外加剂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之差与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之比。坍落度按GB/T50080-2002测定。

二、计算

减水率按式(9)计算:

混凝土外加剂基本实验方法及步骤,拿走,不谢!

式中:

WR——减水率,用百分数表示(%);

W0——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单位为公斤每立方米(kg/m3);

W1——受检混凝土单位用水量,单位为公斤每立方米(kg/m3)。

WR以三批试验的算术平均值计,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数。若三批试验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时,则把最大值与最小值一并舍去,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验的减水率。若有两个测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15%时,则该批试验结果无效,应该重做。

泌水率的测定及计算

一、泌水率比的定义

1. 泌水率

单位质量混凝土泌出水量与其用水量之比。

2. 泌水率比

受检混凝土和基准混凝土的泌水率之比。

二、泌水率的测定和计算

泌水率的测定和计算方法如下:

先用湿布润湿容积为5L的带盖筒(内径为185mm,高200mm),将混凝土拌和物一次装入,在振动台上振动20s,然后用抹刀轻轻抹平,加盖以防水分蒸发。试样表面应比筒口边低约20mm。自抹面开始计算时间,在前60min,每隔10min用吸液管吸出泌水一次,以后每隔20min吸水一次,直至连续三次无泌水为止。每次吸水前5min,应将筒底一侧垫高约20mm,使筒倾斜,以便于吸水。吸水后,将筒轻轻放平盖好。将每次吸出的水都注入带塞的量筒,最后计算出总的泌水量,准确至1g,并按式(10)、(11)

计算泌水率:

混凝土外加剂基本实验方法及步骤,拿走,不谢!

式中:

B——泌水率,用百分数表示(%);

VW——泌水总质量,单位为克(g);

W——混凝土拌和物的用水量,单位为克(g);

G——混凝土拌和物的总质量,单位为克(g);

GW——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G1——筒及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G0——筒质量,单位为克(g)。

试验时,从每批混凝土拌和物取一个试样,泌水率取三个试样的算术平均值。若三批试样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大于中间值的15%,则把最大值与最小值一并舍去,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验的泌水率,如果最大与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大于中间值的15%,则应重做。

三、计算

泌水率比按式(12)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数。

混凝土外加剂基本实验方法及步骤,拿走,不谢!

式中:

BR——泌水率比,用百分数表示(%);

Bt——受检混凝土泌水率,用百分数表示(%);

Bc——基准混凝土泌水率,用百分数表示(%)。

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的测定

按GB/T 50080 用气水混合式含气量测定仪,并按仪器说明进行操作,但混凝土拌和物一次装满并稍高于容器,用振动台振实15s~20s。

试验时,从每批混凝土拌和物取一个试样,含气量以三个试样测值的算术平均值来表示。若三个试样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超过0.5%时,将最大值与最小值一并舍去,取中间值作为该批的试验结果,如果最大值与最小值均超过0.5%,则应重做。

混凝土含气量操作规程

﹝1﹞擦净量钵与钵盖内表面,并使其水平放置。将新拌混凝土拌合物均匀适量的装入量钵内,用震实台震实,也可用人工震实。

﹝2﹞刮去表面多余的拌合物,用镘刀摸平,使其表面光滑无气泡。

﹝3﹞擦净钵体和钵盖边缘,将密封圈放入钵体边缘的凹槽内,盖上钵盖,用夹子加紧,使之气密良好。

﹝4﹞打开小龙头和排气阀,用注水器从小龙头往钵内注水,直至水从排气阀出水口流出,再关紧小龙头和排气阀。

﹝5﹞关好所有的阀门,用手泵打气加压,示压表稍大于0.1MPa用微调法准确将表压调到0.1MPa。

﹝6﹞按下阀门杆1-2次,待表压指针稳定后,测得压力表读数。

混凝土外加剂基本实验方法及步骤,拿走,不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