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迎宾门”北京站诞生59年,当年为建站还造了房屋模型

59年前的今天,一项被称为“建国十周年首都十大建筑”之一的工程正式完工,该建筑被认为是连接首都与外界的“窗口”,毛主席还亲自为其题字,你知道它是哪一个建筑吗?


人民大会堂?

“首都迎宾门”北京站诞生59年,当年为建站还造了房屋模型

国家博物馆?

“首都迎宾门”北京站诞生59年,当年为建站还造了房屋模型

NO!

1959年的今天,新中国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客运火车站——北京站正式建成,毛主席视察后亲笔题写了“北京站”站名,车站根据周总理指示将这三个立体大字放置在了车站正上方。

“首都迎宾门”北京站诞生59年,当年为建站还造了房屋模型

北京站开通

其实,北京站前身为“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北京站,成为“国门”和“首都迎宾门”,承担了迎送国内外领导人访问出行等重大任务。之后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出行需要,北京站废除旧址(正阳门瓮城东侧)改建新址。

新的北京站通过几大干线将我国辽阔的疆域与首都连结成紧密的整体,并且该站发出的旅客列车可直达苏联、朝鲜等邻邦,也成了首都连接周边国家的纽带。此外,北京站独特的拱形设计在当时也是别出心裁,还有人在北京丰台区发现了一处号称是“北京站建造模型”的房屋!

在丰台区卢沟桥街道张仪村4号院里,有一个巨大的水泥圆拱形屋顶。多位居民表示,这个建筑是当年北京火车站的试验模型,这座房子早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有了,那时候住着当兵的,做过食堂,当过库房。

“首都迎宾门”北京站诞生59年,当年为建站还造了房屋模型

一位57岁的孙姓居民表示,他原来是基建工程兵,服役时就住在这里,复员后也留在了这儿。“老兵们给我们讲的,当时要盖北京火车站,都没盖过啊,那么大的拱形屋顶,于是就在这儿试验,盖了个模型。”

对于居民的说法,目前还没有更权威的认证。不过查询资料可以发现,北京站最中间的拱形屋顶确实与这座小楼很像。这种结构是“薄壳结构”的一种,既轻便又省料,人民大会堂等其他很多著名建筑也都采用了这种结构。

“首都迎宾门”北京站诞生59年,当年为建站还造了房屋模型

此外,周总理也曾为北京站的设计出谋划策过。

周恩来总理在审定设计方案时,曾提出在主楼两翼各增加一座角楼,设计人员采纳了周总理的建议。如今的北京站站舍大楼也因为这两座角楼显得更为庄重、高雅、大方。

“首都迎宾门”北京站诞生59年,当年为建站还造了房屋模型

据了解,1959年时的北京站已经拥有丰富的文娱设施,如电影厅、游艺厅等,还有母子候车室。如今,这些活跃人们候车时间的服务仍多有保留,但大多数旅客已很少再在其中消费,也许对他们来说,在麦当劳坐着看手机等待发车可能会是更好的选择。

如今,北京已有南站、西站、北站等5个车站,每年春运是车站最繁忙的时候,北京站也仍然发挥着巨大作用。2017年1月13日-2月21日春运期间,北京站共发送旅客428万人,同2016年比增加16.2万人,涨幅3.9%,日均10.7万人。

编辑:郭婷
综合:人民网、新华网、网易新闻、《北京晚报》《北京晨报》等

更多精彩内容,全新互动体验,尽在“下文”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