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江南古镇——运河枢纽吴江平望(20170101)


烟雾蒙蒙的莺脰湖。相传是吴越春秋时范蠡所游的五湖之一,以其形似莺的脰而得名。莺脰湖是江南运河东线老京杭运河、中线烂塘溪、西线荻塘的交汇之处。京杭运河至此一分为三。

小九华寺,坐落在风景秀丽的莺脰湖畔,四周环水,只有北边有一座伟岸挺拔的安德桥相连。明代《平望志》载:“相传隋唐以来,此地淼然一波,居民鲜少,自南至北,只有塘路鼎分于葭苇之间,天光水色,一望皆平,此平望之所以得名也。”

安德桥一名平望桥,拱形单孔,南北走向,跨于古运河与荻塘交会处。唐颜真卿任湖州剌史时曾游平望,作《登平望桥下作》五言诗,其中有“望极与天平”之句。

对运河对岸看安德桥。隔河而望安德桥,只见一方桥孔把古镇人家尽揽腹中。南宋诗人杨万里有《过平望》诗云:“乱港交穿市,高桥过得桅”。

平望司前街只不过是一条东西长108米、南北宽3米由石板铺成的小街,但却是一条有着800多年历史名副其实的老街。在平望可以说是先有巡检司署,后有司前街,傍着巡检司署,沿着頔塘河岸建起了不少客栈,陆陆续续的民居聚集,渐渐形成了这条街-——司前街。

司前街茶馆里休憩打牌的悠闲老人

司前街老宅里生活的老人

司前街西首就是平望南大街。街上出售各种传竹制品的杂货铺。

南大街上的老裁缝。

腊味底下的小男孩。因为春节临近,街边晒满了腊味

南前街。平望与运河并行的小街称为南前街、北前街。

南前街城隍庙古围墙。街的尽头就是安德桥。

陈家弄。连通南北大街与南北前街是数不清的弄道。

弄道里帮助杀鸡杀鸭褪毛的老夫妻。这一幕甚是温暖和感人。

带着传统包头巾上街的妇人。

安民桥,俗称北渡桥,又名北大桥,位于苏州市吴江区平望镇北,拱形单孔,东西走向,跨京杭大运河上。如今的古运河上只有渔船来来往往了。

平望镇北长老桥西边的河湾里泊满了渔船

河湾边休憩的船上人家。

小巷深处采腊梅。

北大街。北大街上有不少有特色的老店。

北大街的背面就是平望的市河。

市河西边的平安茶馆,即使中午还有不少茶客。

豆沙馅就是这样加工出来的。看着就很诱人。

阿凤烟杂店。不知道已经开了多少年了。

莺脰湖畔修补渔网的渔民。在平望古镇遇到那么多的打渔船和打渔人家确实是出乎我的预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