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心脏日:切勿错失心脏手术时机

世界心脏日:切勿错失心脏手术时机

由于医学健康教育不足及心脏疾病的专业性,人们目前对心脏疾病及外科手术治疗的认识存在很多误区,尤其是患者常认为病重到一定程度才应该手术,而且手术可以“术到病除”,这直接导致了很多心脏病人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

误区一:心脏瓣膜疾病要等到症状特别严重或者心功能衰竭后才应该手术

近日一名气喘严重的患者由急救车送来我科,她是我们的老病号,现在的她已经不能平卧,说几句话都是气喘吁吁的,面色很难看。她是一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患者,目前心功能衰竭,心脏超声提示左心室已经明显增大到75mm以上,患者及家属见到我们时主动要求做手术更换主动脉瓣膜,但是由于患者病情危重,手术风险甚至麻醉风险都极大,我们只能告诉家属手术时机已经错失,目前只能药物维持,患者终因心衰离世。

世界心脏日:切勿错失心脏手术时机

其实,这位患者一年前就来门诊就诊,因为活动后出现胸闷、气短不适,社区医院听诊发现了心脏杂音,在我院行心脏超声提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室略增大。根据患者的情况,我们建议患者手术治疗更换瓣膜,但是患者惧怕手术,家属也觉得症状不重,不影响生活,想继续口服药物治疗。。。。。。于是一年后就发生了上述的一幕。

很多患有心脏瓣膜疾病的患者认为,瓣膜病是慢性病,需要慢慢调养,而开刀手术会大伤“元气”,开了刀就无法恢复正常了,所以很多瓣膜病的病人能拖则拖,一直拖到出现严重的心力衰竭或者心腔明显改变才会去心脏外科寻求手术治疗。到了这种时候,再好的外科医生都无能为力了。

无论是何种性质的心脏瓣膜病变,只要瓣膜发生病变以后,瓣膜本身的病变是无法自行好转的,内科的药物治疗只能缓解病情进展的速度。换句话说,药物治疗是治标不治本,病情仍然会继续加重。对于心脏瓣膜病患者来说,出现症状后病情发展可能急转直下,一定要经常与心脏外科医生联系,密切随访,一旦符合手术指征,达到手术时机,就要尽早手术,切莫因害怕手术而失去最佳手术机会。

世界心脏日:切勿错失心脏手术时机

误区二:先天性心脏病要等到小孩大一些才做手术

很多父母误以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只有到五六岁后才能手术治疗,孩子太小怕受不了手术创伤。事实上,这种观念会让孩子错过最佳手术时机,而且可能再也无法治愈了。

随着外科技术和手术后监护技术的发展,即使是新生儿(出生30天内)也能接受手术治疗。严重、复杂的先心病患儿一生下来就要尽早手术。大动脉转位、肺动脉闭锁、单心室等复杂先心病,小儿生下来会因为严重缺氧而需行急症根治手术,或尽早进行分期手术改善病情,为下次根治手术创造条件。只有这样患儿才能生存,如果一味等年龄大了才手术,就会失去手术机会。

世界心脏日:切勿错失心脏手术时机

误区三:心绞痛不严重,我吃吃药就可以了

有不少人认为冠心病只要疼痛不厉害说明病不严重,吃点药就可以了。这是很危险的一个认识误区。有一些老年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虽较严重,但并不一定都有胸痛等症状。如果不及时干预治疗,易致突发心肌梗死、猝死等严重后果,新闻报道一些名人的猝死大部分都是这个原因。

如何选择治疗时机,不是看患者的症状重不重,而是看冠状动脉病变严重不严重、心脏功能状况和有无其他并发症等情况。

要提高心脏病的治疗效果,需要依靠临床心脏科专科医生、社区健康服务者和媒体宣传的共同努力,使承受着心脏病之苦的人们逐步走出关于心脏疾病外科治疗的误区,获得恰当的治疗,重新享受健康的人生。

(心脏外科 陈兴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