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成都,那是一段無所事事卻金光閃閃的日子

我眼中的成都,那是一段無所事事卻金光閃閃的日子

在我還不是一個滿臉庸俗的胖子之前我來到了成都。那段時光我在成都念書、戀愛、四處閒逛,無所事事,卻又閃閃發光。

那會的成都,九眼橋還不是抖音裡的九眼橋;玉林路的小酒館還不是趙雷口中的玉林路盡頭;那時能帶去吃飯的小甜甜還很好找;江面一片澄澈,空氣充滿寧靜。

年輕憂鬱的我總是喜歡在望江公園裡,五塊錢點杯毛尖,坐著發發呆,掏掏耳朵,消磨一下午的時光;在稍晚的時候,伴著落日的餘輝跑到春熙路,坐在石墩上,手捧著一個兔頭,邊啃邊打望著落日餘輝中往來的美女。

成都的夜晚,天色淹潤寥廓。 每次打望回來,都好似從肉慾的高山滾落下來,表情就像聖徒那般神聖和滄桑。世界一片虛空,心中寧靜,目光憂傷。

我眼中的成都,那是一段無所事事卻金光閃閃的日子

那是一段無所事事卻金光閃閃的日子。在那些充滿了陽光的長長的下午,我無所事事,也無所懼怕。

毋庸置疑,在成都四處閒逛的日子裡,把情與愛留在了那些讓我迷戀的城市裡。不是故鄉,勝似故鄉。

如果你要問年輕的時候,離不開哪兩樣東西,我想便是夢想和愛情,或許這兩者本就是一樣的。正是由於這兩者的相互交錯又無限延伸,總讓自己無法穩穩地捉住自己的心思,有時便也不知道要講些什麼了。

在那一段時光中我第一次知道,一個人的一生,不只是這一世,你還可以超出自己的生命大限,向親人、向後世,無論小聲的傾訴,還是大聲的呼喊。就算對方聽不見,你還是有了屬於自己的深情的一生。

我眼中的成都,那是一段無所事事卻金光閃閃的日子

長路且行且遠,心裡有著簡單而有力的意願。現在的我,只想安靜地呆在這。

寧願固執地昂著頭,也不要讓自己頹然而廢。就好像看見後世一定會光芒萬丈一般,我寧願孤獨的堅守著那個寧靜的成都。

先認識這個讓我無所事事又感覺金光閃閃的世界,然後我們坐下來談談愛,談談信仰和自由,談談這些不會讓我們速朽的東西。

那時的我學會了找一個地方來吃飯和安息,找一份工作去實現價值,找一個對的人相戀到老,不急,慢慢學會尋找,總有一天能找到快樂的自己。不似外界那般焦急,悠然獨坐釣魚臺。

夢裡夢外,人來人往,花開花謝,一年一年過。寒來暑往,春去秋來,緣起緣落,一事一事了。一直不是一個做什麼事都特別有條理的人,衣服會留在明天洗,早飯會合著中午吃,禮物會忘記當天送,如果可以躺著絕對不會坐著,如果可以不用去做的事情堅決不做,就這樣過了十年,過了自己以往的27個春秋。就此刻,我借用村上的那句話,我難以自已地懷念你,懷念那個自己,懷念。。。

我眼中的成都,那是一段無所事事卻金光閃閃的日子

就像所有的小清新電影的開頭都會說,我們猜到了開始,卻想不到結局,我們經得起挫折,卻磨不過時間。所以關於二十來歲的故事大概都是這樣,迷茫,掙扎,痛苦,解脫,救贖。我們就像茫茫苦海漂泊的靈魂,等待自己的擺渡人,但是佛說苦海無涯,我們都是彼此的過客,誰來渡你,又有誰來渡我,要想渡人先要渡己。

回頭想想大概也對,從家到成都,在這條看似漫長遙遠的路途,改變太多太多,但是不變的只有自己。人們總是說,凡情瑣碎,人情勞累,扯不清的是人來人往,撇不掉的是彼此虧欠。唯有家和成都,還都在那裡。

十年之後,又十年。

你是我回不去的春天,回不去的唐宋詞譜籤。

你是我欲言又止的一個瞬間。

是埋下頭畫也畫不出來的此間少年。

是低迴婉轉,煙盒裡躺著的決定戒掉的最後一支菸。

我眼中的成都,那是一段無所事事卻金光閃閃的日子

成都,是一座詩歌與光明湧現的城池。

從李白 、杜甫、陸游,到余光中、舒婷、翟永明,成都的精神氣質在這些詩人的筆墨之下散發出迷人的芳香,也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詩人對成都的淺唱低吟。

成都適合生活;適合聽雨;適合醞釀,詩人的情緒。君不見,美酒成都堪送老;君不見,一日如千年的雨聲裡;落著杜甫的一聲嘆息。

如何閱讀這座城,當歷史在這裡;我在這裡沉思,沉思。五老七賢身上那個儒雅的中國,成都先生的私學,在這裡斷層。背對大半個中國,腳踏一個近代

一轉身,就變成趙雷的一首歌。

我眼中的成都,那是一段無所事事卻金光閃閃的日子

成都的雨,落在人類的歷史上,落在通往死亡和自由的路上。兩千年的家國,兩千年的復活。童子背誦十三經,髫齡少女在襦裙上刺了字。

路過一個城市,終究是與這個城市有那麼一點情緣。不是註定,不是巧合,自然而然的走進一個城市,發生純屬非虛構的故事。

從成都離開的時候,我帶了一隻假面。我幻想著它能變成我未來咧嘴微笑的生活。

我眼中的成都,那是一段無所事事卻金光閃閃的日子

我穿行在成都的街頭,一切都顯得熟悉又陌生,急衝衝穿行的人流和前年的時候似乎沒什麼差別。排隊的地鐵,被小販和推車香氣包圍的大學城,每到傍晚就美到醉人的晚霞,一下雨就到處是落葉,還有夜晚被瘋跑著穿過的銀杏林...

這世界就這麼默默運轉著,不多一個蹲在樹下抽菸的九月,也不少一個在人行天橋上駐足的九月。

行走在這世間,孤單方是常態。從成都離開的時候,我帶著一隻向日葵。我希望單帶著它走南闖北,回來的時候還帶著它。

人沒法改變潮水的方向。但至少要不時躍出水面,看看前路。我開始相信餘生是撿來的,結局總會到來,是一場慶典,或者是一曲輓歌,我們反倒並不關心。

我眼中的成都,那是一段無所事事卻金光閃閃的日子

下次愛人之前,弄明白自己是誰。沒準微笑的假面就會變成綻開的嘴角。

那段段無所事事卻金光閃閃的日子,我每天都都會笑的很開心,好像向日葵隱身於成都的每一粒空氣中。

無他,成都於我而言是最適宜的安身立命之所,是一生魂牽夢縈的故土,只是因為有一份安逸和自在。人於茫茫世間掙扎也不過為尋一份自由,成都彌散在空氣中的就是一份篤定的自由自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