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任性!縣長辦公室大門設門禁,這是要「禁」誰?

近日,坊叔在陝西延安吳起縣調研時發現,縣政府領導辦公室大門均設有門禁系統,這給前來辦事的幹部和群眾帶來極大不便。

太任性!縣長辦公室大門設門禁,這是要“禁”誰?

吳起縣政府縣長、常委副縣長辦公室大門均設置了門禁系統。笑笑生 攝

走進吳起縣政府辦公大樓,6樓和7樓均為縣政府縣長、常委副縣長、副縣長等領導幹部的辦公區域,而在這些辦公室門口都設有門禁系統。

太任性!縣長辦公室大門設門禁,這是要“禁”誰?

吳起縣政府副縣長、助理調研員辦公室大門均設置了門禁系統。笑笑生 攝

不想見、不願見的可以不開?

9月19日下午14時40分左右,坊叔在吳起縣政府辦公大樓裡看到,陸續有幹部群眾多次按響吳起縣縣長辦公室大門上的門禁系統,大門卻始終沒有打開。有群眾告訴坊叔,門禁系統上有攝像頭,領導可以在辦公室看到敲門的人,不想見、不願見的可以不開。

對此,坊叔不禁要問,政府領導辦公室大門裝門禁,這是要堤防誰?服務型政府僅僅是寫在材料裡、掛在嘴邊的套路嗎?作為延安革命老區,你們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哪裡去了?這種政府主要領導帶頭的、典型的“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官僚作風必須得到遏制!

太任性!縣長辦公室大門設門禁,這是要“禁”誰?

所謂門禁,顧名思義,指門的禁止權限,意思就是誰能進,誰不能進。縣政府作為為群眾服務的窗口單位,在政府大門口已經設置了安保進行查驗登記,縣級領導又在辦公室門上又裝了門禁,設了第二道“關卡”。坊叔認為,這個“關卡”就是為自己設置的“保護傘”,給自己設置的“護官符”。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各級領導幹部要堅決反對“四風”,各級領導幹部要帶頭轉變作風,身體力行,以上率下,形成“頭雁效應”。近年來,“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衙門作風在全國也得到扼制,然而在延安吳起縣,政府大門看似好進,領導大門卻設了門禁,領導幹部方便了,群眾卻十分不滿意。這些在當地幹部看來,這些已經司空見慣,領導都這樣,誰又敢言?

“只要光明磊落怕什麼?躲什麼?”

坊叔在延安調研期間,在延安某區政府大樓,區委書記辦公室大門敞開,前來辦事的群眾、幹部都可以隨時和書記溝通。在與該區委書記聊天的過程中,一個細節引起坊叔的注意,區委書記的電話響了,來電顯示“上訪老張”。接通電話後,那頭傳來的是老張的聲音,顯然老張和書記很熟,“沒啥事,就是打電話問候問候,這不快過節了嘛!”電話那頭的聲音很大。

書記掛完電話告訴坊叔,“現在很多領導怕上訪戶,怕人找事,我認為只要光明磊落怕什麼?躲什麼?幫群眾解決問題不就是領導幹部的天職嘛!這不,這個上訪戶都跟我成了老朋友了!”書記一番話,坊叔感觸頗深。這和吳起縣政府領導的作風截然不同。

太任性!縣長辦公室大門設門禁,這是要“禁”誰?

是啊,光明磊落的怕什麼?躲什麼?設門禁,把群眾“禁”在門外,自己躲在裡面。這樣的領導幹部但當何在?

設門禁不是小事,這些“看似新表現,實則老問題”的毛病折射出當地幹部對於作風建設的漠視,對於糾正“四風”問題出現了行動少、落實差的現象,這些主要表現在吳起縣主要領導的思想認識和行動上出了偏差。坊叔認為,對於設門禁這件事必須要零容忍,相關部門要拿出整治的態度和行動來。從副縣長到常委副縣長、再到縣長,縣級領導層面如果對於作風認識有偏差,那麼全縣領導幹部的作風也就會受影響。

抓住關鍵少數, 從源頭上杜絕官僚主義

日前,中央紀委辦公廳印發《關於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集中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工作意見》,全面啟動集中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工作。

《工作意見》要求,把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作為正風肅紀、反對“四風”的首要任務、長期任務,擺在更加突出位置。以糾正整改推進,以監督問責攻堅,以領導機關、領導幹部為主要對象,抓好“關鍵少數”,帶動大多數黨員幹部。在聯繫群眾、服務群眾方面,重點整治群眾身邊特別是群眾反映強烈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問題。比如,漠視群眾利益和疾苦,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無動於衷、消極應付,對群眾合理訴求推諉扯皮、冷硬橫推,對群眾態度簡單粗暴、頤指氣使等問題。

按照中紀委的文件,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已經成為時下正風肅紀的一項重要抓手,就看誰撞槍口了。

太任性!縣長辦公室大門設門禁,這是要“禁”誰?

備受爭議的吳起縣政府大樓。 笑笑生 攝

如果說領導辦公室大門設門禁是小事,那麼一些細節就能看出當地的一些大問題。坊叔檢索發現,近年來,吳起縣因“吳起縣國土局斥資1800萬建豪華辦公樓”、“吳起縣政府投數億建豪華辦公樓上百房間空置”等問題多次被媒體曝光,然而針對媒體的對於項目建設資金和立項問題,吳起縣始終並未得到正面回應。這些蛛絲馬跡能看出當地對於諸多問題的不屑一顧和置若罔聞。那麼,底氣何來?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該衙門作風不僅損害政府形象,更損害我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黨員幹部的工作崗位就是黨和政府的“窗口”,身處窗口的黨員幹部一言一行都代表著黨和政府的形象。在“窗口”設置的門禁就猶如在黨和群眾面前設置了一道屏障,割裂了黨和群眾的血肉關係,不僅損害了廣大黨員幹部的形象,更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

值得深思的是,這些年來,我們一直在糾正“四風”,糾正作風,但官僚作風在某些地方卻一直得不到根治,甚至毫無動搖,問題出在哪裡?細思極恐,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為何就刮不進陝北一些縣機關?吳起作為革命老區,當地的主要領導幹部怎能忘本?怎能忘了初心?說到底還是骨子裡缺乏公僕意識,內心深處淡忘了宗旨,不願意為人民群眾服務。拒辦事群眾於門外,讓群眾知難而退,最終割裂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損害黨執政的社會基礎。此衙門作風當剎,該歪風不可長。

太任性!縣長辦公室大門設門禁,這是要“禁”誰?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如何把規矩立起來,把制度籠子紮起來,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坊叔認為,對於該問題首先要把好脈,把病根找出來。如果該問題是官僚作風,那麼相關部門就該曝光問責,通過組織處理、紀律處分等手段進行嚴厲問責,形成有力震懾。特別是要抓住關鍵少數,選好人、用對人,發揮好領導幹部的“頭雁效應”, 從源頭上杜絕官僚主義的滋生蔓延。

糾正“四風”不能止步,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時下,全黨的作風建設正在深入推進,相關部門能否拿出過硬措施,紮紮實實地改,認認真真地做,我們拭目以待!

人民傳媒通訊社由陝西仁和萬國律師事務所餘偉安律師團隊提供法律服務,如有侵權行為,必將追究法律責任。轉載請聯繫人民傳媒通訊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