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歷時最長的人類發展研究結論:出生貧窮很難逆襲

作者:Helen Pearson(《自然》(Nature)特刊總編)

編譯:七君

來源:把科學帶回家(ID:steamforkids)

史上历时最长的人类发展研究结论:出生贫穷很难逆袭
史上历时最长的人类发展研究结论:出生贫穷很难逆袭

看過著名的紀錄片《人生七年》(7up)嗎?這部紀錄片從1964年開始追蹤記錄14個7歲英國兒童的人生軌跡。

在這部紀錄片裡,7歲時上了私立學校的幾個來自上層階級的孩子最終上了牛津大學,成為律師,在56歲時收穫了令人羨慕的社會地位,他們的子女也沿著他們的老路前進。而幾個來自底層的孩子在56歲時從事的是修理工、保安一類的工作。

史上历时最长的人类发展研究结论:出生贫穷很难逆袭

紀錄片《人生七年》(7up)

這不禁讓人發出這樣的疑問,這些人的命運具有代表性嗎?他們是真實的社會的縮影嗎?階級固化真的如此難以破除嗎?

實際上,科學界在這部紀錄片拍攝前就已經開始研究這個問題,而且,他們已經有了不那麼動聽但卻不絕望的答案。

史上历时最长的人类发展研究结论:出生贫穷很难逆袭

1950年的倫敦街頭

@ Haywood Magee

1946年3月6日是一個星期三。那一天,David Ward 出生在倫敦附近的一家猶太醫院裡。在那一週,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共出生了16 695名嬰兒。

在1946年3月的這一週裡,一些科學家把這些新生兒都做了記錄,並像紀錄片《人生七年》那樣持續跟蹤著他們的人生。這項到目前為止尚未結束的研究是人類歷史上歷時最久的人類發展研究。這些被研究的對象現在已經70有餘,他們是這個地球上被研究得最透徹的人類。

這個系列的縱貫研究叫做英國出生隊列研究(National Birth Cohort Study),研究的初衷是為了找到19世紀以來英國出生率下降的原因。因為對這批40後的研究獲得了豐厚的成果,後來英國政府又資助了對出生於1958年、1970年、1990年,以及2000-2001年的新生兒的類似長期跟蹤研究。

每個人的人生都會經歷起起伏伏,但隨著一個人的逝去,這些痕跡往往就徹底消失了,有誰的人生是在一群科學家的嚴密關注下展開的呢?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7萬人是“幸運”的。

史上历时最长的人类发展研究结论:出生贫穷很难逆袭

他們的智商、學歷、結婚日期、頭髮的顏色、DNA、指甲、乳牙,甚至臍帶都被記錄和保存了下來。他們的父母也接受了細緻的調查。比如1946年時,所有英國新生兒的母親被問了這樣一些問題:你是不是每天都喝政府配給的1品脫牛奶?當你照顧孩子的時候誰照顧你的丈夫?你在日常服飾還有孩子的衣服上的花費是多少?

這批包含著整整5代英國人的7萬人的數據成為了醫學、流行病學、社會學、教育學和心理學研究的寶庫。這些人的數據產生了超過6000篇學術論文和書籍,並且推動了在婦產、幼教、基礎教育、經濟學、社會流動性、醫療等方面的政策的制定,其意義可謂深遠。

世界上沒有任何其他國家像英國這樣做過類似的研究。可以想像,別的國家的學者一定非常嫉妒英國人的前瞻性和實踐力。但可惜的是,除了相關的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以外,很少有人聽說過這些研究。這背後的原因,可能和這項研究得到的結論有關。

先說結論。這些研究揭露了70年來英國社會的陰暗面——社會的不平等一直存在,階層的流動緩慢而粘滯。

另外,在整整5代人中都發現了一個普遍存在的令人心碎的現象:出生在貧困家庭的孩子的學習更差,也更不可能找到工作,他們的健康問題也更多。

輸在起跑線上

史上历时最长的人类发展研究结论:出生贫穷很难逆袭

20世紀60年代早期的英國童工

@ Jane Bown

20世紀60年代,科學家們開始研究出生於1946年的那批孩子的教育問題。

由於1944年,英國通過了《1944教育法令》(1944 Education Act)。該法令的目的是,不論階級出身按照資質將孩子分成3類,並給予相應的教育培養:最聰明的孩子上文法中學,中等孩子進入現代中學,資質平庸的孩子進入技術中學。

而決定一個人是否能夠進入文法中學學習的主要因素是一個名為 11-plus 的考試,該測試對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一視同仁,只看分數而不看階級。這為檢驗家庭背景對教育的影響提供了完美的平臺。

那麼,如果只看天資就可以被錄取,階級的影響真的就消失了嗎?

答案是令人痛心的。相關研究顯示,即使和中產階級以及上層階級的孩子一樣聰慧,來自工人階級的兒童更不可能通過11 plus考試。這個現象被稱為“天資的浪費”,並且被寫入所有英國教師的必讀書目——《家庭與學校》(The Home and the School )中。

史上历时最长的人类发展研究结论:出生贫穷很难逆袭

《家庭與學校》(The Home and the School )

再如,2012年,倫敦大學教育學院的人類發展和政策教授 Ingrid Schoon 和同事調查了出生於1989/90年的近1萬人(the Longitudinal Study of Young People in England )和出生於1970年的近1.3萬人(British Cohort Study)在18歲時的就業和受教育情況。

結果發現,來自最貧困家庭的孩子在18歲時更可能處於三無狀態——沒有工作、沒有上學、也沒有在接受培訓。

史上历时最长的人类发展研究结论:出生贫穷很难逆袭

在社會流動性方面,這些研究得到的結論也是血淋淋的。從5代人的數據來看,英國社會的階層流動性正在變得越來越低。

和1958年出生的那代人相比,70年出生的人的收入和父母收入的相關性更高。這說明社會流動性變低了,一個人的經濟狀況愈發取決於他的父母,改變一個人的階層變得更難了。

參與和領導這些研究超過30年的倫敦大學學院公共衛生學教授 Michael Wadsworth 表示,“總而言之,你成年時的經濟和受教育狀況受到你的家庭背景的強烈影響。”

貧窮和肥胖

史上历时最长的人类发展研究结论:出生贫穷很难逆袭

在研究開始的40年代,戰爭剛剛結束,英國的食物供應還是配給制,那時幾乎找不到肥胖的孩子。但是到了80年代,隨著經濟的騰飛,許多人可以開車去餐廳吃飯,而人口中胖子的比例也隨之激增。

這些研究的數據顯示,肥胖的兒童更有可能長成肥胖的成年人。在千禧年左右出生的肥胖或體重超標人群中,23%的人在3歲時就已經肥胖了。

雖然不同階級的人都隨著社會發展而變胖,但是貧困人口的肥胖速度卻超過了其他階層。出生在社會經濟狀況優良的家庭的孩子罹患心臟病的可能性也更低,也更不容易肥胖。

而肥胖也會影響一個人的就業面,尤其是女孩。2005年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The BMJ)上的對70年出生的16 567個嬰兒的縱貫研究發現,從小到大(10-30歲)一直肥胖的女孩更不可能找到高收入的工作。

依然有希望

從這5代英國的數據來看,生於貧困對一個人的一生都有消極的影響,貧困限制了一個人在社會階梯上能爬多高。但令人寬慰的是,每一代“輸在起跑線上”的孩子中都有飛出雞窩變為鳳凰的案例。

那麼,這些孩子是如何擺脫貧困的魔咒的呢?

這些研究也提供了一些解答。父母在孩子的幼年給他們更多的關注,以及父母的某些世界觀和價值觀可以抵消一部分貧困的影響。

先來看看幼年教育。

2006年,一項叫做 Bucking the Trend (逆勢而行)的報告研究了那些出生在1970年、來自貧困家庭,但是後來獲得了很高的教育水平並擺脫貧困的“鳳凰男女”。這項研究的結論是,父母在孩子出生後的頭幾年的教育投入對孩子擺脫貧困來說最為關鍵。

什麼是對孩子的教育投入?

多和孩子說話、多傾聽孩子、關注孩子的行為、對孩子表現出愛意的家長養育出的子女更有可能獲得更好的在校成績,成年後在工作上也更可能取得成功。在5歲時父母給自己讀書、在10歲時自己的教育被父母關注的孩子在30歲時更不可能陷入貧困。

史上历时最长的人类发展研究结论:出生贫穷很难逆袭

另外一個能夠反制貧困的因素就是父母的“三觀”,父母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對兒女日後的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

2012年時,英國國家經濟社會研究院(NIESR)的首席宏觀經濟學科學家 Angus Armstrong 對1958年出生的那些孩子以及他們的父母進行了調查。該研究發現,相較於家庭收入,父母是否相信“世界是公正的”這個指標能更好地預測孩子的在校成績。

也就是說,如果父母相信世界是正義的,相信一個人通過努力能夠取得成功,那麼他們的孩子就更可能擺脫貧困的桎梏,提高自己的階級。

史上历时最长的人类发展研究结论:出生贫穷很难逆袭

1947年的嬰兒態的 Ward (上)以及1976年時的 Ward 和2個孩子(下)

@ David Ward

現在,被追蹤的參與者中已經有13%的人死去。不管這些人生前過得是好是壞,他們的一生都已經載入科學的史冊。生於1946年的 Ward 說,“我把這些研究叫做另一種傳記。在科學記錄裡的是另一個版本的你。”

值得欣慰的是,不管這7萬人的人生最終證明了階級固化還是提供了反例,他們在某種意義上已經獲得了永生。這7萬人和他們的研究者已經成就了一次偉大的社會實驗。

史上历时最长的人类发展研究结论:出生贫穷很难逆袭

長按二維碼關注 魯稚的陽臺(ID:luzhi6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