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当年柳传志与倪光南之争?


1994年,联想公司的两大核心人物柳传志和倪光南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总工程师倪光南主张走技术路线,选择芯片为主攻方向;而总裁柳传志主张发挥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加大自主品牌产品的打造。柳倪之争后来被认为是代表了中国企业“贸工技”和“技工贸”两条路线的争斗。

如果联想当年坚持走倪光南的“技工贸”路线,选择自主研发处理器芯片、操作系统等核心的技术,同时不断积累知识产权,那么联想的体量不仅有可能会比今天大得多,而且还有可能是家既大又强的企业,并且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应该不会逊色于今天的华为。联想当年如果走倪光南的技工贸路线结果会是怎样?会不会比联想的现状要好?

如果联想当年坚持走倪光南的“技工贸”路线,选择自主研发处理器芯片、操作系统等核心的技术,同时不断积累知识产权,那么联想的体量不仅有可能会比今天大得多,而且还有可能是家既大又强的企业,并且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应该不会逊色于今天的华为。


1984年,柳传志、王树和、张祖祥等11人在北京创立联想。联想成立之初,柳传志等人对于联想的出路在哪里,都曾一筹莫展。其间,柳传志、王树和、张祖祥三人绞尽脑汁,苦想联想的出路,最终三人都想到了同一个人,那就是倪光南。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身为计算所研究员的倪光南,已经是位一流的计算机专家,在中科院和电子界的呼声甚高。多少的名牌企业以高薪诚聘倪光南,均被倪光南一一谢绝。但偏偏让很多的人想不到的是,柳传志、王树和、张祖祥三人专程亲往倪光南的住处,并诚请倪光南出山,倪光南则一口允诺自己担任联想的总工程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